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所长李林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它是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治观的有机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的“八荣八耻”,在一定意义和层面上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要求,在另外的意义和层面上,又是社会主义法治观的要求,它们总体上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征文启事     
周长远 《当代广西》2006,(10):43-43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八荣八耻”荣辱观的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文艺工作者要认真领会“八荣八耻”论述的实质,把握好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原则、要求,并联系文艺界的实际,分析新情况、运用新信息、解决新问题,充分发挥文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坚持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鲜明导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是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出问题,都是从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满怀喜悦和期待。但是,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中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无疑将有利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认真学习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临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开展了荣辱观教育活动,密切联系机关思想作风建没实际,走出机关大门,深入农村,深人人大代表中参观学习。从中吸取政治营养,使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更加适应人大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辟概括,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界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最基本的一种伦理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作为完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与实践》2006,(2):1-1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宣传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责任。  相似文献   

11.
许圣元 《前进》2006,(6):30-31
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对社会主义道德观进行了创新、丰富和发展,突出表现为“三个结合”。一、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道德文化传统,讲道德、知荣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最早提出荣辱概念的是孟子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论述,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部队官兵应以“八荣八耻”来区分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及时提出,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明荣知耻提供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将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党员干部更需要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员干部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八荣八耻”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家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构建其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晓明 《今日浙江》2006,(15):42-43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把握其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而“八荣八耻”,有立有破,旗帜鲜明,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它符合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放到…  相似文献   

16.
贠小波 《前沿》2006,3(12):33-36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八荣八耻”提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体现了实践观点、群众观点、联系和发展观点、对立统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强调的是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当代大学生是青少年中优秀、先进的集合体,也是国家未来希望和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是“四有”新人根本要求的体现,所以当代大学生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发表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有幸在“两会”上直接受到了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教育,感触很深。“八荣八耻”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八荣八耻”能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作为…  相似文献   

19.
6月16日,中国残联召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机关(单位)思想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基金会和直属单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理事长汤小泉同志主持,党组书记王新宪同志作了动员讲话。王新宪同志与到会同志共同重温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明确了中国残联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工作责任,并运用大量实例论述了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在中国残联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20.
王斌斌 《今日海南》2006,(11):40-40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全国烟草行业关于“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的提出和实践,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烟草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的有机统一。联系海南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实际,知荣辱,明是非,讲责任,努力践行“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以共同价值观为指针建设企业文化,构建海南烟草的精神平台,既是历史的责任,又是现实的选择。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作支柱,一个企业也要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