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健 《广东法学》2002,(1):7-13
透视现已查处的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案件,“家庭型”共同犯罪已经成为当前受贿犯罪的一个新动向,特别是在高级国家干部受贿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如成克杰、张德元等案件。“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由于犯罪主体关系的特殊性,它比普通的共同受贿犯罪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在实践中对刑法有关条款的理解和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具体应用尚存争议,如何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与其家属具有共同受贿行为和共同受贿故意,已成为当前困惑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对“家庭型”共同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求有裨于司法实务。  相似文献   

2.
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 ,共同受贿犯罪问题错综复杂、歧义甚多 ,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首先 ,共同受贿犯罪问题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有创新的理论成果也较为鲜见。其次 ,司法实践中的共同受贿犯罪问题亟待解决。第三 ,处理共同受贿案件时执法不统一。认识上的分歧和法律规定的不明确 ,造成司法机关处理共同受贿案件执法的不统一。因此 ,只有深入研究受贿犯罪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深刻理解受贿罪的立法原意 ,才能取得新的理论成果 ,对司法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拟就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依据、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和处罚等问题进行探讨 ,…  相似文献   

3.
随着贿赂案件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比例逐渐增高,为有效惩治犯罪,两高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并明确列举和阐述了受贿犯罪的十种新类型,但却并未全部囊括常见的新型受贿犯罪。对国家工作人员出资的新型合作投资型受贿犯罪,需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并就犯罪数额的计算设定行之有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公诉原山西省委副书记侯伍杰受贿案的回顾,探讨了新时期认定受贿犯罪的若干难点问题,如怎样认定行为人的受贿故意、如何认定人事任免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如何对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认罪态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及如何认定职务犯罪的自首问题。这对此后办理同类案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两高"发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交易型受贿案件在刑法适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从房产交易受贿案件市场价格的认定、"明显"标准的确定、犯罪数额计算的基准时间、优惠购买与交易型受贿的界限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对交易型受贿能作出符合罪刑法定的解释,以期对司法实践部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受贿犯罪的特点呈现出受贿主体外延扩大.具有很强的牵连效应、犯罪手段多样化、隐蔽化等特点,这其中既有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国家工作人员管理缺乏严格规制以及现行法律的漏洞使刑法效能不能有效发挥等外在因素,又有对犯罪丰厚的收益需求以及个人性格缺陷的内在因素。对受贿犯罪需要建立从社会预防到个体预防的综合体系,进行有效预控。  相似文献   

7.
虽然法律规定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但在目前受贿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等司法环节中,还是无供不录案,故突破口供显得相当重要。口供的录取离不开审讯,审讯突破的成败关系到办案的质量与效率。然而,检察机关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合法的方法来获取有价值的口供,体现司法规律,这需要从思维模式、科技手段、初查准备、审讯的谋略与技巧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作考量与配合,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受贿犯罪的特点,试从不同角度对受贿案件的审讯突破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世锋 《法制与社会》2010,(14):265-266
本文从赌博型受贿犯罪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赌博型受贿犯罪的特点,结合司法实践中赌博型受贿犯罪预防、查处所面临的形势与困境,分析了赌博型受贿犯罪丛生的原因和危害,最后从多个方面提出对策,对赌博型受贿犯罪等新型受贿犯罪的研究与治理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洪涛  田欢忠 《犯罪研究》2009,(3):49-54,62
受贿犯罪腐蚀了国家肌体,动摇了社会的根基,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是反腐败斗争中重点打击的对象。然而,就目前而言,受贿犯罪仍呈现高发态势,其在贪污贿赂犯罪中的比例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受贿案件取证难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司法实践中对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把握存在困难,以至在现实中,逐渐形成了惩处受贿犯罪“宁纵勿错”的思想,给了受贿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探讨受贿罪证据标准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受贿罪证据标准,从而加大对受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本文试从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概念、含义,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受贿罪证据标准的现实基点以及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构想四个方面,对受贿罪证据标准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元静  武岳 《天津检察》2008,(5):47-48
随着金融支付手段的不断翻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行受贿犯罪都以银行卡为媒介,笔者在司法实践中就遇到过多例。查办这类行受贿案件有几个难点,在办案中经常困扰我们。笔者试就以下几种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云峰 《内蒙古检察》2007,(4):25-26,20
1999年“两高”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查处行贿案件力度。在打击行贿犯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加强对行贿案件侦查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受贿且渎职犯罪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相互出现,对其并罚还是单罚,却一直没有定论,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查办该类案件。在理论上各种学者的观点和认识也并不一致,在司法实务中,各地的判例也存在不同,如何解决受贿型渎职犯罪,已成为当前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刑法相关原则,法益保护以及"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该类犯罪中的定位三方面法理分析,对受贿型渎职犯罪应当认定为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犯罪发生的频率逐年升高,导致贪污贿赂犯罪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管理层面上形成的漏洞,在贪污贿赂犯罪中,受贿案件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可见查处受贿案件已经成为打击贪污贿赂犯罪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邢文艳 《法制与社会》2013,(19):125-126
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受贿犯罪是指当前中国刑事立法规制下(主要是刑法典)所有涉及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受贿行为的犯罪总称。受贿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社会危害性极大。司法部门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消极影响更是极为严重。本文从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受贿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以及侦查人员应采取的侦查方法和运用的侦查策略,还有受贿犯罪的侦查难点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以期打开侦查局面,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斡旋受贿犯罪主体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辉 《法制与社会》2010,(22):257-258
本文依据我国《刑法》及《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规定,对斡旋受贿犯罪主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更好的打击犯罪,有必要将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等人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纳入斡旋受贿犯罪主体之中。  相似文献   

16.
“缩水”原因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战斗在反贪一线的检察官感到:罪证“缩水”很平常。当前,办理受贿案件从检察机关侦查阶段到法院审判阶段,认定的j巳罪数额往往在递减缩水,这种现象在地方基层表现得尤为突出。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提起公诉的受贿案件,法院审判后,其犯罪数额缘何减少?有知情人士对记者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贪官,浙江省交通厅原厅长赵詹奇的贪财之道另辟蹊径——不直接收取贿赂款,而是让情人拿业务提成,让儿子以咨询费、年薪、借款的名义捞钱。用这种手法,在他任职的12年间贪了600多万元。赵詹奇的贪财之道是当前高官受贿的一种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李少葵 《中国监察》2013,(20):37-37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向媒体透露,在该院反贪局近两年办理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很大一部分出现了“行受贿代理人”,这种犯罪新模式正悄然滋生。  相似文献   

19.
羊春乔 《检察风云》2011,(23):14-15
“行贿笔记”及“行贿清单”的大量存在,暴露了行贿受贿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贿赂犯罪与贪污、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都是反腐败的重点,行贿与受贿是相伴而生的一对,在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也应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查处力度。要双管齐下,严加惩治,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检察机关管辖的贿赂犯罪主要包括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和单位行贿罪,其中最常见和多发的是受贿罪和行贿罪。在侦查过程中,由于行受贿行为是"一对一"进行的,隐蔽性非常强,而且行受贿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容易形成攻守同盟,不容易收集证据。因此,对行受贿犯罪的侦查,往往依赖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而一旦突破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获取口供后,如何及时将口供转化为一份高质量的讯问笔录,固定犯罪嫌疑人口供,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