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业与保障》2006,(3):53-53
春回大地,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人体阳气也顺应春阳之气向外疏发。根据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凉的特点,要科学、合理地调节人们的精神、起居、衣着、饮食、运动等,才能达到养生健身,预防疾病的目的。在精神上,因春季属肝木之令,只有保持精神情志的舒畅,才能促进肝气的疏泄,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与春阳的升发相统一,从而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春季养生法     
<正>从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为春季。春季与五脏肝相应,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春季人类的养生在起居、精神、饮食等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的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去调摄,更要特别注意保护肝脏的生发之气。春季养生要注意起居运动。春季包含有六个节气,是阳气一步步生长、壮大的阶段。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认为立春后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防止进入养生误区。一、不要过多吃酸性食物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  相似文献   

5.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三月,是指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春归大地,阳气生发,冰雪消融,蛰虫苏醒,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春季养生在精神、饮食、起居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的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春季养生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6.
《人大建设》2014,(7):49-49
<正>夏日炎炎,人人都想着法儿地防暑降温,却容易忽略寒邪的侵袭。殊不知,这夏日的寒邪比冬天更伤人。外界的寒凉之气,都属于风寒邪气。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  相似文献   

7.
草长莺飞二月天。养生的最佳时间随着春天的脚步到来。春季养生要注意四点:睡眠一定要充足。熬夜就是慢性自杀。许多人知道熬夜对身体危害大却并不重视。尤其是在春天这样一个需要通过休息来升发阳气的季节,如果长时间熬夜或者睡眠质量差,那么身体里的阳气将会被抑制,长此以往将引发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8.
虚证辨     
应证者乃正气受损也。实春乃邪气盛也。(索问·评热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体正气而言,气自阳。(索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明·张景岳日:“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获.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索问·生气通无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论述:人得气则生,气损刚伤,气绝则亡。正气乃享受于先天之真气,又得后天之精气滋养和补充化生而成。又(灵枢·刺书真邪篇)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正气就…  相似文献   

9.
春春捂有度少酸宜甘动静适宜心态乐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寓意春天的开始。民间有啃萝卜的“咬春”习俗。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陈涤平教授看来,春季是人体阳气升发的季节,应多吃一些辛甘发散性质的食物,萝卜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萝卜具有消食宽中化积,健脾润肺化痰等功效,对预防春节期间食用油荤过多、运动不足导致的消化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清明一到,春意盎然,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清明又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常在清明之日扫墓行孝、踏青赏春。清明时节是一年中养生的重要时期。关于清明养生,《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四气调神大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中医学还认为,机体生长在于春季,吐纳调息、饮食调理得法,有利于滋养人体阳气,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对健康有益。因此,在清明时节应常到郊外、公园踏青赏春,吐故纳新,呼吸新鲜空气,观赏桃红柳绿的大自然美景。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舒展身体,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放风筝等。  相似文献   

11.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日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日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日稼穑”,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日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日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五行的每一行都各有自己的作用。如木气有疏泄作用,火气又煊通作用,土气有运化作用,金气有收敛作用,水气有封藏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子》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段中,对于“三生万物”的“三”究是什么,一直没有确解。我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两个“三”字,都是“气”字之误,即应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气,气生万物。”本文拟就此加以论证。 1、首先,“气”字被误为“三”字,属字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人大》2014,(3):47-48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但是,也是各种疾病复发的季节,中医称“百草回芽,百病发作”。因此,在春季时节,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无论你是正值青年、壮年,还是老人、孩子、孕妇及产妇,都应当跟随我们一起学习春季养生全攻略,为自己的健康“买单”。  相似文献   

15.
冬天,就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进入“冬眠”的时候,人虽然没有冬眠之说,但在寒冷的冬天,人也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调节饮食,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要遵循冬藏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政协公报》2011,(4):57-58
<正>春季,人们外出时往往会感到眼前一亮,眼睛看得更远更清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眼科主任医师陶晓雁教授解释,这种现象是春季阳气上升,人体脏腑的精气上注于目,使人的视力得到加强所致。陶晓雁教授说,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认识到眼睛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灵枢》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就是指眼睛有神彩、明亮清晰,是人体脏腑精气充盛的缘故。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根据眼睛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发展成为著名的"五轮学说",认为眼睛的各个部位及功能分属于五脏。50岁以上人的脏腑气血渐衰,脏腑精气不能很好地上注于目,因此眼  相似文献   

17.
春季万物萌生,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肝,是四肢的根本,藏魂之所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肝是人体中的最大腺体,犹如一个化工厂,具有代谢、肝汁分泌、解毒、凝血、免疫、热量产生  相似文献   

18.
《人大建设》2012,(8):25-25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敷贴的时节。肺气肿、慢阻肺、哮喘发病多在冬季,夏季提前养肺也可减少冬季疾病的发作。夏季养肺,可以从以下五点做起。保暖避寒,少食冷饮。酷暑难耐,有些人整天不离电风扇或空调。这样,寒凉之气就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还有人喜欢喝冰镇冷饮、吃冰镇瓜果,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  相似文献   

19.
绿色走廊     
《新疆人大》2010,(4):47-48
四种习惯解"春困"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每到春天,人们总是容易犯"困",感到疲劳、昏昏欲睡,早晨不易睡醒,即使醒后也好似没有睡足。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韩振萍说,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阳气升发,气血趋向于表,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及汗腺分泌增多,各组织器官负荷加  相似文献   

20.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中医养生认为,亚健康状态都可通过养护阳气、祛除湿邪来防治。因此,培养阳气可有效增强抵抗力。说到夏季要养阳,很多人不理解,总觉得夏季天气已经这么热了,还要养阳吗?其实,按照人的生理,夏季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这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腠理开泄,通过排汗以使人的体温达到平衡,但是汗为心之液,汗液外泄,气随汗也泄掉,夏季以五脏来说是对应于心,中医上有汗血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