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屈威  贾诚先 《奋斗》2008,(5):27-29
东京城林业局隶属于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始建于1948年2月。建局60年来。林业局由一个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企业。发展成为了集木材生产、营林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森林旅游以及集公检法司文教卫生为一体的综合性森工企业,现有施业区面积41.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3726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86.3%,  相似文献   

2.
轩政  黄强 《奋斗》2001,(12):45-45,48
绥棱林业局位于小兴安岭南麓,始建于1948年。建局以来,已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木材1490万立方米,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5亿元,上缴利税1.5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铸炼林业之魂塑造企业精神──满归林业局企业文化建设扫描红叶满归林业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根河市满归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开发的最北部林业局。全局经营总面积39.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500万立方米,现有林业人口1.9万人,企业职工7568人。建局3...  相似文献   

4.
黎湘  王芳  吴铮 《奋斗》2006,(12):16-18
位于大兴安岭腹地新林区(局)曾是全国最大的森工企业,全区(局)总面积87万公顷,人口53万人。开发建设4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458万立方米,上交利税13.28亿元。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可采资源逐年减少,木材产量锐减,林区经济社会各种矛盾凸显。面对这种局面,新林区(局)提出“生态建设固本、工业经济强区、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全力打造林木产品精深加工、绿色食品、特色种养、生态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五大接续产业。  相似文献   

5.
柏广深  贾诚先 《奋斗》2014,(9):35-36
新林区(局)位于大兴安岭中部,伊勒呼里山脉北麓,1965年建局,1981年建区,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最早的区(局)之一,是政企合一体制单位。开发建设近50年来,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713万立方米,占大兴安岭地区的23%,上缴林价和利税27.88亿元,历史最高木材产量达107万立方米。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林产工业、绿色食品(林下经济)、兴安北药、矿业开发、境外采伐五大板块为主的替代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5,(Z1)
我局是1946年建局的老森工企业,经营总面积171549公顷,是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所属国有大型一档企业,现有52个基层单位,固定资产原值4.77亿元,林区总人口5.6万人。自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我局的木材产量锐减,由过去的平均年产30多万立方米,减到目前的10多万立方米。由于木材产量的减少,山里林场生产严重不足,一线工人一年只有三四个月的工作量;山外的木材加工业机制不活,对市场反应迟钝,效益不好,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我局党委从实际出发,把党建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和服务经济工作上,努力抓好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  相似文献   

7.
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我们湾沟林业局通过实施“三个一”自救发展工程,促进了天然林保护工作,收到显著效果。湾沟林业局是吉林省经营面积较小的一个森工企业,1958年建局,总人口1.9万人。由于建局早、经营面积小、社会负担重,...  相似文献   

8.
观念变下岗有法干边志新郑晓红黑龙江省伊春林区过去长期过量采伐,木材产量已由700多万立方米下降到230万立方米,17个国有林业局有一多半可采资源濒临枯竭。生产任务少了,森工企业职工富余10多万。怎么办呢?去年,市委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讲发展才是解...  相似文献   

9.
《奋斗》2009,(3):41-42
盛夏时节.走进绥棱林业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绿树成荫、街道整洁、楼房林立、靓丽秀美的繁华小镇。来到绥棱林业局调研,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沧海桑田,林区巨变。在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的九年间,绥棱林业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由天保工程实施前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的落后局,一跃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繁荣的先进局,活立木总蓄积量由1997年的1179万立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457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大兴安岭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边,“鸡冠”的顶尖上,有着林海雪原的塞北风光。这里曾有着丰富的木材资源,但经过数十年的高强度采伐,让大兴安岭到了几乎无林可采的地步。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的机遇始于1998年国家在大兴安岭林区试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该工程要求,大兴安岭地区的木材年产量从350.4万立方米调减到214.4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甄真 《奋斗》2009,(4):39-41
位于我国东北边陲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华北乃至东北亚的天然生态屏障。这一区域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1%,拥有林地面积1231万公顷,人口370.5万人。林中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和中草药材2400多种,野生动物400余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60多种,其中铜的保有储量375万吨,居全国第5位。作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该区累计向国家提供木材3.6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超过百亿元。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07,(11):54-55
2003年以来.省森工总局把搞好木材经销工作摆上中心位置.锐意改革创新,大刀阔斧、铁腕整治木材流通环境.强化经营管理.全力做好木材销售文章,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4至2006年,在年均减少木材产量30多万立方米的条件下.每米木材售价提高了313元.3年共增加销售收入9.7亿元。今年前5个月每立方米木材平均售价同比又提高118元.木材销售收入达到23.4亿元.同比增收5.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3.
肖伯冬  刘金祥 《奋斗》2012,(10):49-5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能源大省、生态大省和科技大省,在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黑龙江省低碳资源禀赋巨大。理论和实践证明,森林、耕地和湿地在吸纳、固定二氧化碳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黑龙江省拥有森林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6%,耕地面积1151.6万公顷,水资源总量727.9亿立方米,湿地面积434万公顷,  相似文献   

14.
吴非 《奋斗》2007,(4):18-19
阿木尔,在中国的版图上不过小米粒大小,1987年5·6森林大火,让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地处漠河境内的弹丸之地。施业区林地三分之二过火,木材产量由45万立方米锐减到12万立方米。谁来接这个摊子?刚过不惑之年的王涛,告别大兴安岭行署所在地加格达奇,毅然出任这个林业局的党委书记。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来抓。2003年到2009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由28.8万人增加到103.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企业技能劳动者的比重从不足6%提高到24.6%,  相似文献   

16.
世界和中国的淡水资源到底有多少?地球上的总水量是有限的,其中98%为咸水,(包括海水和地下咸水),另有1.7%为冰川,实际上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大约0.26%,共0.417亿亿立方米,即大约40多万亿立方米。按全球人口分,每年人均淡水水资源量低于9000立方米。而这些淡水还有一些是以暴雨和洪水的形式出现,因此,据科学家计算,只有大约1/3的淡水资源才是稳定可靠的水源,全球大约为15万亿立方米,人均大约3000立方米。中国的淡水资源量并不少.每年约为2.7万亿立方米。其…  相似文献   

17.
李洪信 《新长征》2008,(1):38-39
桦甸市地处长白山余脉、松花江上游,是全省乃至全国不多见的资源型城市。作为东北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木材生产基地,水电、矿产、林木以及长白山绿色特产业已经成为桦甸市四大支柱产业。2006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黄金年产量3000公斤,铁精粉年产量150万吨,木材年采伐量25万立方米,林蛙油年加工交易量达60吨。资源开发为桦甸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张松林  贾诚先 《奋斗》2005,(6):33-35
东京城林业局建局57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940万立方米,造林保存面积137万亩,上缴利税总额4亿多元,属国家大型一档森工企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和21世纪之交有过两次辉煌的历史,曾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  相似文献   

19.
乌拉特中旗农电局1972年正式建局,1992年实行了行业统管。目前,拥有110KV变电站1座,35KV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25750KVA,有35KV输电线路191.4KM,10KV配电线路1621.56KM。98年售电量5443万千瓦时,总销售收入1114万元,上交税金110.8万元。全局共有3个职能部门,9个生产单位,1个多经公司,职工248人,其中党员50人,团员34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66人。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文明单位为载体,以培养“四有职工”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长期开展槽神文明建设1992年以来,连续六年被评为…  相似文献   

20.
邓建华 《当代贵州》2008,(10):64-64
十年,弹指一挥间。但十年,也足以磨一剑。1998-2008年,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地方税务局走过了建局十周年辉煌历程。10年来.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地方税务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扬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团结奋战、开拓创新的顶效地税精神;按照地税事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了“10年磨一剑,一朝铸辉煌”的工作业绩。十年间,税收任务从290万元增加到65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