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脊梁     
《学习导报》2012,(24):63-63
他不是“国学大师”却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他不是“学界泰斗”,却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他不是“国宝”却备受尊崇、无人比肩。生前,他在《病榻杂记》中著文力辞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不少的人认为“中国再无国学大师”。但季老生前却不承认自己是“大师”,而称赞饶宗颐为“大师”。他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是饶宗颐。”季老与饶宗颐相识数十年,两人在语言学、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颇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饶”成为学界佳话。  相似文献   

3.
徐恒足 《世纪风采》2007,(10):26-27
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昭告天下,请求摘下他头上“国学大师”、“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读来令人唏嘘感慨。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师钱基博其人其事顾育豹钱基博先生(1887-1958年),江苏无锡人,是闻名海内外的近代国学大师,系著名学者钱钟书之父。他一生著作甚丰,著名的如《经学通志》、《版本通义》、《古籍举要》、《中国文学史》、《明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等。南通实业...  相似文献   

5.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6.
王瑞军 《当代贵州》2011,(31):64-64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看一幅书法作品:“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问词话》中的一段论述,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和最终的顿悟,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一本与百本     
欧阳娜 《奋斗》2006,(12):43-43
文化大师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是由梁启超推荐的。据传,梁永超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时,曹问:“陈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学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有些生气地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他不是纪检干部,却一辈子在反腐;他不是专职教师,却有很多地方党政机关排着队等他去讲党课;他没有“通天”渠道,却数十次上书中央,很多都得到高层批示;他虽已退休,却比退休前、比很多在职官员还要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是官至厅级、从湖南省人大退休多年的73岁“官场”奇人傅学俭。他的党课不同凡响,不但能够经常博得阵阵掌声与笑声,而且能使听众或多或少产生类似于被武林高手“点穴”而震惊,或被高僧“点化”而大悟的强烈感觉。  相似文献   

9.
年1月 18 日《南方周末》“阅读”版“是非”专栏发表了王蒙的《大师小议》,文章煞尾的一段说:“是匍匐地、神谕地仰望大师、大奖等等好,还是民主地、人间性地平视好?”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大奖”云云不过是行文的陪衬,“大师”则以鲁迅为例,其实全文都是在说鲁迅,论证不应神化鲁迅。作者是否在进一步申说他几年前提出的那段名言(幸亏中国只有一个鲁迅,要是出50个鲁迅,非闹政治地震不可)且不必管它;他,王朔以及高举“断裂”大旗的文坛新锐们所深恶痛绝的“神化”鲁迅问题,似乎不能不讨论一下:真有此事?鲁迅果真被神化…  相似文献   

10.
他不是诗人,却写出了传诵至今的青春诗行;他不是画家,却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经典画面;他不是哲学家,却无比透彻地阐释了什么叫做“有限”与“无限”。60多年前,当他驾驶拖拉机犁开团山湖农场的肥沃土地时,也许不会想到,他开垦的不是一方土地,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当他为保护公家财产抱出棉被、脱下棉袄时,也许不会想到,他温暖的不是一堆水泥,而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相似文献   

11.
止损哲学     
叶特生 《廉政瞭望》2009,(11):65-65
国学大师张中行在《婚姻》一文中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等级,婚姻也是这样。以当事者满意的程度为标准,我多年阅世加内省,认为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  相似文献   

12.
感受吃文化     
凡夫唐 《廉政瞭望》2010,(19):62-62
听到人们鼓吹国学,我总不以为意,觉得哪怕是再博学的大师也只得到些皮毛和末节,并未深谙国学之精妙,窃以为,国学的所有精髓都凝结在一个“吃”字里。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7,(3)
辞“国学大师”现在在某些比较正式的文件中,在我头顶上也出现“国学大师”这一灿烂辉煌的光环。这并非无中生有,其中有一段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李娟娟 《党建》2014,(3):52-53
正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儒藏》的编纂不仅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而且是为了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北京大学未名湖后湖之滨的朗润园,我国著名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在这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汤一介先生家有两间书房,虽然不是很大,却四壁环书。其中整齐排列的《儒藏》"精华编"格外悦目。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对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品公司总经理刘能风而言,是丰收的一年:2月,他的石刻作品《媚态观音》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收藏;7月,石刻《玉印观音头像》在迎奥运民间艺术展上获得全国精品奖,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11月,石刻《日月观音》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12月,获得“全国农村实用优秀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16.
他身高1米5.视力仅0.01,写作时,眼睛几乎贴在稿纸上.有人戏说他不是在写字.而是在“闻”字。可是,他却成了一名记者,数十次冒险“卧底”.揭发不法分子的勾当……他就是北京《民政之声报》记者张骥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24日,我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中行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张中行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等被尊为“未名四老”。也有人把他与季羡林、钱钟书、施蜇存并列,称之为当今中国的四位“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8.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盛产各种各样的“大师”.从特异功能大师到气功大师.从国学大师到养生大师.昨天的大师倒下.明天的大师突起。制造大师。迷信大师,消费大师或者被大师消费.最后再“毁灭”大师.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鲁迅生前知交密友,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国民政府考选官员的主要考官,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岛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甘地”……他怎么会在胜利声中死于非命?他的继任者又怎么会“白日见鬼”?  相似文献   

20.
孙宝国 《新长征》2012,(3):58-60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瞧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