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 1日 俄罗斯总统助理亚斯特任布斯基说,俄罗斯关于国际调解车臣问题的立场没有改变,在寻求摆脱车臣危机过程中莫斯科不需要国际调解者。 俄罗斯总统普京离开莫斯科前往布鲁塞尔,对比利时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并出席第八次俄罗斯-欧盟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2.
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政治未来的发展前景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代遭遇了严重的政治衰退,陷入了危险的民主化陷阱。普京就任总统之后,以务实的精神确立了团结、稳定和"主权民主"等具有特色的发展理念,探索俄罗斯式的国家发展道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从外部而言,普京将面对西方国家在民主模式、发展道路等问题上施加的巨大压力。在俄罗斯国内,自由派的挑战和官僚体系都会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形成制约。发展目标与实施手段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未来俄罗斯很可能在维护稳定与竞争性改革的选择过程中不断摇摆,发展道路曲折而漫长。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宣布进行“全面改革”的10周年,俄罗斯许多报刊刊登文章、专访,组织政界人士、学者、文化活动家等对这10年进行讨论评述。各方人士主要围绕戈氏改革的失败,苏联、苏共的垮台以及俄罗斯现状等问题发表了种种不同的看法。这里我们翻译了传媒对戈尔巴乔夫的一次采访、前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圆桌会议上的发言、前最高苏维埃主席卢基扬诺夫为《真理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以及《莫斯科新闻》综合报道由该报《真理报》和《莫斯科共青团报》三报联合组织的圆桌会议发言摘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4月 1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1日在此间会见里约集团3国外长时表示,俄罗斯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正在加强,俄愿意进一步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2日 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俄罗斯2日向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抗议书,指责美英联军的炸弹落在了俄罗斯驻巴格达使馆附近。 3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他不希望伊拉克战争破坏俄美关系,两国还将在反恐和其它重要领域进行合作。 正在吉尔吉斯斯坦访问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谢尔盖·米罗诺夫说,俄罗斯重视与吉尔吉斯斯  相似文献   

5.
7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说,目前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问题正变得更加迫切,俄罗斯和美国应就这个问题积极进行对话。俄总统普京再次签署命令,解除了六大联邦区调查局局长的职务。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新的反恐法修正案,批准总统动用武装部队和特工人员到境外从事反恐行动。6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文章称,根据俄罗斯统计部门的最新数据,从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莫斯科居民人均年工资比上一年度增长21%。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俄罗斯政坛风起云涌,波澜迭起。一系列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而且大大地出乎人们的意料。普里马科夫出任总理以后正当俄罗斯社会稳定,经济形势渐趋好转之际,突然被名不见经传的普京取代。接着车臣战火又起,俄罗斯投入了反恐怖行动,普京因此大得人心。随后是紧锣密鼓的议会大选,本以为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与普里马科夫联手可在杜马中名列榜首,结果被普京支持的绍伊古的“团结联盟”甩在后面,“卢普”的“祖国——全俄罗斯运动”只得了第三。千年之交还有不到半年即将卸任的叶利钦又突然提前辞职。然后是普里马科夫退而求其次,打算谋个议长职位,估计不成问题,谁料表决结果谢列兹尼奥夫又获连任,据说这是当局和右翼联盟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1990—1995俄罗斯对摩尔多瓦政策变化的内在动因,我们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这一划分的根据不是摩尔多瓦军事冲突的升级或它与罗马尼亚合并的趋向,而是俄罗斯政府内主要外交精英集团的变化。 第一阶段,可称为“苏维埃”时期,开始于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到反戈尔巴乔夫政变为止。第二阶段,从8.19政变到1992年春,是“大西洋主义者”的统治时期。第三阶段,从1992年晚春到盖达尔内阁辞职。第四阶段,从盖达尔辞职到现在。  相似文献   

8.
叶利钦给普京留下什么政治遗产?普京对这份遗产采取什么态度和方针?这是涉及如何评价叶利钦执政年代,研究普京将会把俄国带向何方两个密切相关问题的重要方面。 我们先来看叶利钦留下什么政治遗产。叶利钦的8年执政,是俄罗斯社会转轨的初始阶段,当然还不是起点。起点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的中后期。那时,苏联已开始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 俄国社会政治转轨,也就是政治的多元化、民主化,社会思想自由化。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是社会政治剧烈动荡、分化、冲突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10月 艺日 日日 叹心一‘ 11日 14「1 15日 16日 18口 221」 26「1 27[1 28日 3()日 31卜钾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日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55周年.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二日晚在此间会见了俄罗斯最高法院院长列别杰夫一行。 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当选总统阿尔哈诺夫5日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宣誓就职,他表示将继续执行车臣前总统 卡德罗夫的车臣和平建设方针。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雅科文科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俄总统普京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将 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人新的动力。 即将访华的俄罗斯总统普…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初,俄罗斯《独立报》公布了一篇民意调查的资料。资料表明,民众对叶利钦执政时期普遍评价不高,对社会危机的诸多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在另一份调查资料中,从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和叶利钦时期的肯定方面最少,否定方面则最多。这些民意调查资料,虽不能认为十分精确和全面,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期望。在新世纪到来,普京上台伊始之际,俄罗斯民众的期望能否实现呢?  相似文献   

11.
10月1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格罗莫夫1日宣布,俄总统普京当天指示国防部,尽管目前与格鲁吉亚关系紧张,但俄罗斯仍将根据双方达成的撤除俄军事基地的协议继续从格鲁吉亚撤军.2日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欧盟在经济、政治和能源问题上与俄罗斯建立“亲密伙伴关系”.6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莫斯科说,尽管格鲁吉亚当局释放了被扣押的俄军人,但此举并不能消除俄格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当日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批准了有关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撤除军事基地和设施的协议.10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开始访问德国,举行为期两天的“彼得堡对话”。加强能源、经济联系、扩展航空制造业合作成为了普京此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命运取决于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文化。自由和物质丰裕的两难论题贯穿俄罗斯的全部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了自由,但是夺走了俄罗斯人的面包,俄罗斯也就不需要改革带来的自由。离开这个两难论题,不能理解俄罗斯发生的事。"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个词组是弗罗洛夫想出来的。他提出来,戈尔巴乔夫同意了。改革的反对者是教条主义者,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背离了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是一个非常善变的人,最大的缺点是懦弱,容忍权力的丧失。戈尔巴乔夫把精力集中在做总统上,把党扔给了其他人,党的发展失去控制。党就像一个原子反应堆,它在工作,而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戈尔巴乔夫等为反应堆服务的人跑掉了。没有人调节、控制,反应堆发生了爆炸。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9月) 7月 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政府大厦会见了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同他重点就进一步扩大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以及应采取的具体落实措施交换了看法。 5日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副部长安德烈·沙罗诺夫对媒体表示,俄罗斯计划在2006年建立4-10个经济特区。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适逢西方世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圣诞节,因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居民,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都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但是,在远离欧陆中心地带的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战许并没有心情庆祝这个为了耶稣诞生而设立的节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大多信仰东正教而非天主教的俄罗斯人更习惯于把1月6日当作圣涎节。更深层次的原因,恐...  相似文献   

15.
杨成 《俄罗斯研究》2012,(2):166-190
"普京主义"是由普京及其侧近政治精英倡导并开创的俄罗斯所特有的"克里斯玛"型政权组织形态的变种,其特征包括但又不限于高度集权的总统制及领袖崇拜、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和主权民主意识形态的交织与融合,而且仍在持续的演化。2012年俄罗斯总统选举的结果标志着俄罗斯梅普组合"双头政治"格局的结束以及始于2000年并可能持续至2024年的"长普京时代"新阶段的开始。以强国、威权为主要特征的"普京主义"或将继续左右俄罗斯的政治生态。"普京主义"不同于经典意义上的"全能主义"和"威权主义",而是俄罗斯转型时期的产物。普京通过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制度安排,克服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转型的"制度陷阱",摆脱了国家治理危机,满足了俄罗斯民众对于秩序、稳定和发展的期许,从而在俄罗斯形成了特殊的"普京多数"现象,构成了"普京主义"的社会基础。然而,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发展催生了新中产阶级的兴起,选民结构的代际变化,以及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勃兴,逐渐消解了"普京主义"的正当性。随着一个与"普京多数"针锋相对的"去普京多数"群体的崛起,普京政权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可能出现五种不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政治领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领袖是苏联和俄罗斯政治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政治文化一直偏爱强势而有个性的政治领袖,从1917年以来的苏联领袖大多都秉持了这一特点。改革派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而丧失了对于改革乃至国家的控制,而与其个人风格和成长经历迥异的叶利钦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成为了新生的俄罗斯联邦的领袖。他推动俄罗斯进行了激进的市场化改革,希望使俄罗斯走上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文明之路",但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政策方面的失误,这一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他是俄罗斯第一任民选总统,但叶利钦自相矛盾的执政风格、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诸多生活上的不良习惯都令人诟病,他虽然赢得了竞选连任,但由于身体原因和杜马掣肘,很难有所作为。在经历了复杂的甄选之后,他选择了普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帮助普京顺利当选。有克格勃背景的普京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无比坚韧的性格的领导人。在接任总理之后,很快凭借自己的超群才能,解决了车臣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社会福利,从而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执政之后,普京很快推动了俄罗斯政治制度新的"转型",他通过除了暴力之外的一切手段强化国家权力,打击"寡头",取消地方选举,限制独立媒体,通过"西罗维基"掌控权力,最终使整个政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形成了被称为"可控民主"或"主权民主"的普京体制。在八年任期结束后,普京拒绝了第三个总统任期,而选择了一项略显复杂的政治安排。将总统职务交给自己的亲信梅德韦杰夫,本人则以总理和统一俄罗斯党主席的身份继续参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头制"政权,直到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普京的重新执政对于俄罗斯未来的改革可能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因为他拥有足够的权力推动改革的进行。虽然面对诸多不确定的挑战,但仍然有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普京是在俄罗斯处于转型的复杂历史环境中出现的领导人物。正是在普京的领导之下,俄罗斯人开始一步步艰难地扭转社会转型的困境,期盼着民族的复兴。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普京的领导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普京所处的环境是如何影响他的领导行为;普京在其独特经历中所形成的个性心理定势是如何支配他的决策选择;从同样属于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其他政治领导人的比较中,来勾画出决策环境与个性心理定势相互作用之下的普京领导行为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正>展望此次国事访问,国际社会有机会见到中俄之友谊、合作最新的展现,也有人对和平有更多期待……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刚刚抵达莫斯科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热情握手与合影之后,两位元首就中俄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10月 1日 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四个独联体国家内务部长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共同采取措施稳定北高加索局势的议定书。 2日 普京邀请两位南联盟总统候选人赴俄,并声明说:“作为南真正的友邦,俄不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同日,欧盟主席发言人乔纳森·福尔称,欧盟主席普罗迪建议欧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俄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称,俄反对外国干涉南联盟大选。 3日 俄印(度)首脑在新德里缔结战略伙伴关系。 同日,南联盟总统候选人科什图尼察称,在得到普京正式邀请的前提下,愿意访问莫斯科。 4日 国家杜马一致通过“关于南联盟大选”声明,指出此次选举“总的来说符合南联盟的法律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20.
普京时期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中央集权,这让美国感到不安,促使美国对普京时期的俄罗斯政治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干预。在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内,美国对古辛斯基和别列佐夫斯基事件的评论意在干预俄罗斯的新闻自由问题。对霍多尔科夫斯基事件的积极影响则反映了美国对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渗透。在普京总统第二任期内,别斯兰事件后,为了应对美国政府的指责和渗透,俄罗斯政府确立“主权民主”概念,力争意识形态主动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政权稳固。当前,美国影响俄罗斯政治的热点是非政府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