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时政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恶化,放大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轴心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为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国际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3.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8,(22):4-4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11月l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在会上表示,中国主张重点实施以下改革举措。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相似文献   

4.
沈文辉 《求索》2010,(7):14-16
美元霸权就是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有特权地位,这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也是它的内在缺陷,它使得金融危发轫于美国,蔓延至全球,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的创伤。正因如此,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刻不容缓。然而,完全消除美元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因此,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目标只能是构建以多个主权国家货币为核心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由于国际核心货币是一国综合实力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体现,是大国博弈的结果,在现有的国际格局下,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当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决不当头"的原则指导下,做一个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冷静参与者。  相似文献   

5.
徐晓亮 《人民论坛》2013,(10):90-9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康的金融体系需要健全和完善的金融监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监管的状况及其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分析与探讨当前全球金融风险基本态势、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以及构建中国银行业监管新体系等问题,对于完善金融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全球化在促进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新的风险。各国金融法制选择的利己性不利于市场风险的有效降低,监督缺失和信息失真等问题也妨碍了国际金融法的实施。近年来国际金融法治,尤其在金融危机之后,有了较大的改革与发展,分别反映在国际货币体系领域、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和国际金融机构及组织领域。这些新的发展体现出国际金融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利义务规则化和法的价值取向稳定化的特征。展望未来,国际金融法治将更加注重公平与发展,国际金融监管趋于集中化,国际金融法的硬效力也将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现行国际金融体制的弊端更显突出,其对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各国关于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以法国总统萨科齐为首的欧盟尤为积极,提出了完整的重塑国际金融体系方案,美国、新兴市场及相关主要国际组织也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行动计划。11月15日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达成了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但改革之路仍旧漫长。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实现自身正当利益和诉求,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评估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但是,尘埃尚未落定,这场危机仍在进一步演变之中.对此,笔者有如下四个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2009,(7):10-1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均受到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各方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日益增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加入到这一讨论当中。3月23日,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一个稳定和有效运作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但是金融动荡、危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政治困境是导致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结构中的权力和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政治困境产生的根源,国际金融中的权力突出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这两种权力又塑造了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因此,在对国际金融困境的治理中如何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改革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