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穆万敏 《党课》2006,(6):22-29
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谈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6,(5):42-4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思想宣传战线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6,(5):23-24
1.《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986年9月26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决议》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决议》提出,要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其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荣辱观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八荣八耻”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也为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对党员、职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要与开展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中小学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武强 《求贤》2006,(9):11-1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方略,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践行,做“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表率,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理论创新。解读其丰富深刻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曾胤 《揭阳论丛》2006,(4):35-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9.
杨立忠 《新长征》2006,(6):22-2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不仅是我国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也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用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是对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的现代弘扬,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作出的精辟概括和新的理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南,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3月4日,胡锦涛同志看望政协委员时,提出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艾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历史事实表明,每当社会面临重大转型的时期,精神支柱的力量尤其不可或缺,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这一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建设怎样的文化和怎样建设文化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体现了辩证性视角、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性方法的有机统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光辉前景,对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赵和龙 《求贤》2006,(10):8-8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概括凝炼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集中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对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人事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精辟地概括和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鲜明导向,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广大中小学应结合实际,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成为最强音,在广大中小学生心中扎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它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素丽 《新长征》2006,(7):48-4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其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7.
黄中平 《新湘评论》2014,(22):20-2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着眼全局长远,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科学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蓝图,凝聚了全党智慧,体现了人民意志,展现了我们党在法治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在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时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决定》精神,抓住机遇,应时挑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扎实工作,努力奋斗,做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它有助于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和谐,有助于实现干群和谐,有助于培育和谐文化与和谐精神,因此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实现。当前,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体制和机制建设为依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抓手,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