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区域发展战略是针对区域发展的高层次谋划,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自建国以来,我国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力在区域间合理布局,极大地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理念致力于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发展失衡问题,并为"十三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指出了生态环境的生产力属性,分析了"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价值目标和实现路径等问题,揭示出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克服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力的片面认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研究历史发展,特别是东方社会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对于东方后发国家在探索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及由此设想而引导的诸多实践等问题上,一直颇有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将"演进"与"跨越"完全对立起来.本文认为,"演进"与"跨越"并不能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弄清楚跨越什么,其次是弄清楚如何跨越.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来发展生产力,来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内涵于马克思上述设想中的诸多观点,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盲目性生产所导致的国民经济不均衡发展,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提出了产业部门分工、地域分工、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生产力平衡布局等区域经济思想,并坚信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而且可以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遇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管辖范围过大且人口过多,因此,在我国推行"省直管县"要求对现行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改革。基于对我国国情的现实考量,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遵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尊重历史与文化传统、管辖范围与人口相适宜以及不违背民族区域自治等原则。同时,改革要循序渐进,逐步增设直辖市和缩小省(区),不可盲目激进地"一刀切"。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过程中还要妥善处理行政成本增加、区域政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1961年毛泽东倡导和亲身实践的调查研究,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人民公社的实质问题,即两个平均主义.在制定、修改"六十条"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社队规模、停办食堂、取消分配供给与工资制、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办法,有成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这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当时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力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失误的是这次调查研究没有解决生产队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农村社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包产到户"、"责任田"不仅没有被毛泽东在制定、修改"六十条"时吸纳,反而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严厉批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才充分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迟缓了将近20年.  相似文献   

7.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运行状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冲突不断,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不完全,国内区际开放程度不高,在这样的基础上建造全国统一市场是不可能的,为此,完善区域市场应当成为现阶段建设市场经济的重点之一。 区域市场的特征 区域市场是市场发育在空间上的一个表现形式,它是依据各经济区域的自然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商品交换的普及程度、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交易活动在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文化生产力有了突破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没有完整区分其概念中的现代和后现代因素,没有切入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内涵,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理念不足;对"科技"的解释还是单向度的,缺乏对人文社会层面的足够关注,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模式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注重"文化的经济化",忽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文化化",偏重文化产业链条的制造环节。文化生产力发展需要全新的理念设计、模式选择和战术突破。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3,(4)
一个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文化和谐。和谐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通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和谐文化具有的"和谐"思维与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定位,开辟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全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潘学良 《探索》2016,(4):181-18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正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悬殊,权利、机会和规则不公平,司法不公正等问题十分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凸显,既有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也有所有制结构发生"公"降"私"升变化、公有制主体地位有所削弱的缘故,还有具体制度不完善、一些制度建构不合理,以及公共权力局部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推动生产力进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强化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推进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等措施,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的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建 《实事求是》2004,37(4):23-25
1992年初,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冲破了人们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的禁锢,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新观点,解决了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以及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等基本问题。这些观点适应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指导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政府各项职能的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但是,我国区域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制约着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进一步推进,主要原因是我国区域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配置不足和标准不均等问题.因此,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同时从上述三方面着手实现我国的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4.
几种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评介与比较(一)“梯度推移”理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始于50年代的生产力布局学,主要探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力的均衡布局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和宏观政策上实施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对经济效率的日趋重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转向非均衡发展的理论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和政策力的是“梯度推移”理论。这是一种以工业生产生命循环理论为科学基础,以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以客观存在的地区发展差异为依据,通过资源在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的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思想,和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样,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正确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的方向、与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与加快先进生产力发展等关系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20,(1)
正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中,现有区域政策哪些要坚持、哪些应调整。要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些战略性考虑。一、正确认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经历过几次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确立几个认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我们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寻找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客观依据所有制问题,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究竟采用怎样的结构和什么样的实现形式、要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国后,我们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因为它适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一定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这一伟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劳动群众高昂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但是,我们在取得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成功之后,头脑发热,忽视了我国的国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20多年里,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犯了"急性病"和"穷过渡":在农村,急于将互助合作性质的高级社拔高为"一大二会"的人民公社;在城镇,急于将集体经济提升为国有经济或者成为事实上的"全民",排斥、限制、甚至企图消灭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连"炸油条"和"磨豆腐"这种小规模的零散经营也必须  相似文献   

18.
一、生产力与管理关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在现代,研究生产力避而不谈管理问题,这是一种理论失误;注意发展生产力,却忽视加强管理,这是一种行为错误。我国从60年代以来,对生产力内涵、外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例如,提出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信息也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等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生产力与管理关系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远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与把握。在理论认识上,人们通常的提法是“管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管理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则干脆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正一、人口问题事关贵州省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要上"三个大台阶"目标。解决人口问题对于贵州省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大局具有重要意义,抓人口就是抓发展。第一,人口问题是发展问题。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贵州省在"十二五"期间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人口问题至关  相似文献   

20.
效率与公平是我国经济领域分配关系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否有效地处理公平与效率二者的关系,并使二者之间保持最佳的均衡,不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如何评价一种分配体制的好与坏、优与劣,从宏观上说,就是看这种分配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促进的作用,还是产生了阻滞的作用。在这里,效率问题固然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公平问题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