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盛明 《湖湘论坛》2004,17(1):83-83,90
尽管这几年永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 ,也具备了建设小康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但是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较发达的汉族地区。要在这一片较为偏僻而又贫困的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 ,任务十分艰巨。永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小康面临的困难永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与问题 ,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 )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步拉大。从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1990年与全市相比 ,分别少 4 14元、3.…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3,(3):1-1
刚刚闭幕的云南省民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努力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全省民委系统贯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广大民族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切企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以上,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省来说举足轻重,没有各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经过长期的艰…  相似文献   

3.
温达勤 《传承》2013,(1):32-3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和玉林市也明确提出,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博白县来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博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一个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和"两个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民族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内容和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和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尤其不发达。2001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3元,比2000年增加了53元,但和全国同一时期的平均水平2366元相比少683元。昆明市辖14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有74.9万人,其中分布在三个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占43.5%,  相似文献   

5.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6.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7.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8.
民族乡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民族乡是党和国家为保障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权利而建立的基层政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云南在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的同时,还先后建立了197个民族乡,到2000年,有8个民族乡先后撤乡建镇。民族乡根据法定程序撤乡建镇的,继续享受民族乡待遇。民族乡的发展情况,可基本代表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云南省民族工作分类指导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一个情况复杂、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也是全省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在全省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如何?有一些什么样的经验和问题?需要采取一些什么样的对策和措施?为此,我们特别推荐一组来自几个典型的民族乡的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0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88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一新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的低收入群体。从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看,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51元,增长13.6%,已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超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南阳市属于典型的散杂居民族地区,全市共有43个少数民族,24.6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五分之一强。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杨升华 《群众》2006,(11):12-13
打开常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统计报告,最吸引眼球的是一组民生数字:过去五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和11%,2005年分别达到17203元、8418元。至2005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780亿元,全市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3万辆,均居全省县(市)之首。今年前三季度,常熟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9亿元,同比增长17.0%,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在銮 《江苏政协》2012,(11):22-23
省委、省政府规划到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倍增,这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任务。近期,扬州市政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组织了专项视察调研。委员们了解到,过去5年,扬州市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人均"超万元、超省均"的历史性突破,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4.
杨保平 《政策》2003,(1):24-24
当阳市2003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扎实推进"一主三化",做好富市富民大文章,努力使当阳成为全省工作业绩实在、经济效益好、财政实力强的县域经济"领头羊"。全市财政收入力争达到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0元左右。在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下,全市重点围绕"四个坚持",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抓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性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拉大.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有80个,其中在民族自治地方有56个,占全省的70%,民族地区贫困面大、发展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据统计,在2008年全省贫困人口550万人中,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312.9万人,占全省的56.89%.2008年民族自治地方人均GDP 9 534元,比全省低3 053元.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1 629元,比全省少1473元,景颇、佤、拉祜、傈僳等4个特因民族基本上处于整体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16.
曲靖地处滇东北红土高原,全市有彝、回、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40.33万人,仅占全市总人口的7.2%,主要分布在个民族乡,个民族聚居村委895会,619个民族村民小组,属典型的民族散杂居地区。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曲靖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针对“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散,人口比例小,民族工作容易被忽视;有些地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文化发展差异不大,少数民族特点容易被忽视;民族地方多年来较稳定,民族团结工作容易被忽视”的“三个容易被忽视”问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探索民族散杂居工作新路,积累了新的经验。—加强党委、政府对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华坪县委、政府结合实际,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华坪作为一个山区小县,改革开放以来,利用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但全县8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华坪仍然是一个农业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华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要实现华坪经济跨越式创新发展,要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抓农业农村工作。用“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  相似文献   

18.
重庆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如何抓住21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一、没有区县小康,就没有重庆的全面小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中,重庆许多经济指标已经接近、达到或者超过基本小康的标准。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971亿元,按3100万人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3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重庆目前小康“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百如 《创造》2003,(10):4-5
边沿少数民族特困地方如何通过扶贫思路创新,我认为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少数民族聚居的特困地区迪庆州而论,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是地州离省城较远的地方,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差,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到2000年底,全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45美元,只占全国人均GDP的43%,占全省人均GDP的65%,农民人均纯收入700余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财政自给率仅9%,工业化水平只有20%多一点,城镇化水平只达14%,贫困人口占总人口45%多。像这样的地区如何跟上全国全省同步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出路只有…  相似文献   

20.
余扬举 《创造》2003,(12):22-23
(一)巧家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还有18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面。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我们通过认真调研,反复讨论,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扶贫攻坚打基础。到2007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第二步,摆脱贫困奔小康。到2012年,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第三步,跨入门槛搞建设。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2002年全国的水平,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门槛。力争把巧家建成昭通市的热区资源开发基地、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