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战后五十多年来,日本政界一些要员及右翼势力否认、歪曲和美化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在新世纪里,小泉三次参拜靖国神社、通过“反恐怖三法案”和“有事三法案”,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的重要标志,也是战后日本民族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砖国家”从一个商业概念演变为一个国际机制有着深刻的背景。“金砖国家”的崛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使得西方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金砖国家”应冷静和理性地看待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整体性崛起的疑虑,并对“金砖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公布的扶桑版历史教科书的采用率约为0.38%,这是全日本“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人们良知的胜利、草根民主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历史认识问题是影响日韩关系发展的症结之一,民族主义是影响历史认识问题的重要因素。东亚国家的民族主义有着特殊的性格,即存在本质民族主义与近代化民族主义两个侧面:本质民族主义通过近代化民族主义参加东亚国家间的近代化竞赛,这场竞赛的目标是完成“西方”规定下的近代化。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韩两国的近代化民族主义占据优势,在历史认识问题上采取了务实处理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国的本质民族主义与近代化民族主义完成合流,其历史认识问题走向相互攻讦、问题混一的新模式。本质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与近代化民族主义的合流是日韩历史认识问题解决的两重难关。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战略文化与中国人日本观的深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儒家的战略文化是建立在“仁”、“礼”、“和”三个重要理念之上的。在此理念上体现的古代中国对日本的看法,具有时间早、认识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两个特点。这些理念也体现在被日本误解的中国人的“中华思想”和“民族主义”以及当前对日本的看法之中。  相似文献   

6.
双周     
《南风窗》2007,(8):8-12
傲慢与偏见在我国的历史教科书当中,鲜有对中国对外关系的详细描述,多的是大而无当的一笔带过和粗疏的总结呈辞。一旦涉及中日关系,往往将重点集中在日本的种种侵略行径上,似乎只是一味地告诉读者两国间发生了什么,却没有说明为什么发生。  相似文献   

7.
到目前为止,20世纪的历史具有“战争与革命”、“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或者“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时代的各种特征。在迎来世纪末之际,特别是在“冷战”终结的背景下,有必要再度考察本世纪的整体意义。 本篇论文的中心是讨论20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即西欧霸权的盛衰和与非西欧相关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动向的变化。这是因  相似文献   

8.
崔世广 《当代世界》2015,(12):55-59
<正>2015年适逢日本战后70年。由于这是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战后70年"成了2015年日本的一个热门话题。但遗憾的是,国内学界对日本的"战后"意识似乎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本文拟以战后体制的斗争为主线,结合战后日本的国民舆论调查结果来考察日本"战后"意识的变迁及其特征,以期对理解和把握日本提供某些启示。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后"意识的源流日本的"战后"意识形成于第  相似文献   

9.
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有学者将此次大地震对日本所造成冲击之大,与日本二战战败相提并论,将其看作日本战后历史的一个分水岭,认为日本将"迎来‘灾后'时代"。国际学界热议"灾后"日本走向。本刊特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中国中日国际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冯昭奎与日本旅华知名媒体评论人加藤嘉一围绕上述问题对谈,从中日学者的观点碰撞中探析日本正经历的这一历史转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更是受到境外学者包括日本学者的关注。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教授大木一训发表于日文杂志《经济》2 0 0 4年第1 1期上的《如何看待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评价。现将其主要观点编译如下,以供国内学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形态和类型。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同时世界性的民族主义不断发展,它们都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问题。其中的一大特点是经济民族主义十分突出。本文所说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既指一种最优先考虑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学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视野下的民族问题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因此有必要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比如,如何理解国际政治视野下的民族问题研究的缘起和现状?国内民族问题研究有何特点?有哪些代表人物?已有研究存在哪些局限?如何看待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前景?为此,本刊记者王海媚专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军教授。王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主义与民族冲突管理、网络政治与外交,代表作有《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历史与理论》《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舆论界对中日关系的政治、经贸和文化等层面给予高度关注,而对两国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互信与合作颇有忽视。其实,后者在两国关系框架结构中的重要性绝对不可小视;对中国而言,来自日本的各种威胁认知中,军事无疑是首当其冲,因为所有两国间的历史伤痛都与军事直接关联;对日本来说,其争取“正常国家”、迈入“政治大国”的所有努力中,通过修改和平宪法等方式而在军事上突破战后体制限制,既是其计划步骤的“硬核”部分,又是其多年试探、触碰并亟待最后突破的战略“红线”。  相似文献   

14.
近代西欧民族主义,是对世界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潮之一。弄清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世界(特别是西欧)历史的演变规律,也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在不少国家和国际关系中起着量要作用的民族主义。为此,本文拟对从文艺复兴到德国统一这段历史时期内西欧的民族主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和中国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后现代主义”研究领域中,伊哈布.哈桑是美国最早从事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是参与后现代主义论争中最多产的评论家之一,其专长是对西方现代派、特别是战后先锋派文学的研究,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领域中,他是领先的。哈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西方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并不断努力地界说后现代主义概念,逐渐将其从一个文学概念拓展为一个包容性的文化概念。标新立异的“后现代主义”在上个世纪后半期以极快的速度膨胀、蔓延,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时髦和当今思想界、学术界的显学,…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少年犯罪的现状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少年犯罪现状以及预防对策是众多中国学者关心的领域;本文就2003年度的日本少年犯罪、近几年少年犯罪的变化特征以及代表性形式作了详细的论述;对其原因以及前兆作了独特的探讨;另外说明了少年犯罪前在家庭、学校、社区的“暗示”性表现,最后提出地区性的少年犯罪预防对策和21世纪日本整个国家应然的预防少年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2011,(6):48-48
冯昭奎、林昶著《当代日本报告》已于2011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以技术进步、人口问题、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中日关系等十个问题作为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过去和现在,并通过适当的中日比较阐述值得人们关注的日本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书名中的“当代”主要指战后至今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名1.朱艳圣(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副研究员)“日本社会主义政党的发展困境”2.项佐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历史中的观念与观念中的历史———国外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及其演变研究”三等奖5名1.王宏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的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建构”2.李华锋(聊城大学世界共运研究所讲师)“冷战后社会党国际的和平观析”3.李建中(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以世界科技革命为视角看战后苏联的兴衰”4.熊乐兰(杭州师范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詹真荣(同前,教授)“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5.倪…  相似文献   

19.
日本商界在日本战后政治决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着日本经济态势的发展,而且直接参与了政治过程的运作。本文通过对日本商界的起源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其与日本政治结成的紧密关系,以及这种政商关系所具有的历史传承性。本文认为,日本商界从最初就与政治密不可分,这种政商关系在二战后初期,即盟军占领时期非但没有被消除,反而在战后的几十年中更加发展,并成为维护日本保守政治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多视角的国外当代民族主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冷战的结束 ,2 0世纪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滚滚而来。面对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 ,国外相关研究领域展开了新一轮讨论 ,就民族主义涉及的诸多方面各抒己见 ,对我国民族主义问题研究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