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大消费需求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消费需求不足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关消费不足的思想和理论早在古典经济学阶段就已经有所论述。时至今日.对当前我国扩大消费的长期战略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及启示。在梳理古典时期经典理论对消费的阐述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对扩大消费有着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消费与人生     
刘明文 《前沿》2010,(23):138-141
本文探讨了在物的消费中体验和校准人生的航标。从凯恩斯的扩大有效需求出发,并不能满足人生的需求,相反,却把人生引向毁灭。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消费思想?笔者选择了马克思的消费观。从生产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出发,马克思认为消费具有社会性和文明性,批判了对商品所具有的拜物教的心态。本着为市场找到良心的目标,笔者认为:消费是对人生的目的和方向的设计,需要我们在传统的呵护与体验中获得一份超越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疲软的情况 ,国家采取了多种扩大内需的措施和对策 ,促进消费需求。当前 ,研究消费热点形成的障碍及消费热点产生的形式和特点 ,把握城镇居民消费热点的形成 ,对启动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09,(3):93-94
姜作培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大量事实表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与公共消费需求、远期消费需求与即期消费需求、消费数量需求与消费质量需求、潜在消费需求与现实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与节约消费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同一性"命题。该命题包含了消费和生产的转化、依存和渗透三层内涵。该命题既是马克思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理论的前提,也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理论前提。深刻认识该命题,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重视用消费引领生产的作用,注重将GDP与消费相结合,以消费趋势引领产业创新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消费环境改善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外相关消费理论主要关注消费水平、消费政策、消费行为等孤立的现象,而忽略了消费环境对消费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实践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的现实,使研究和改善消费环境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消费环境可分为基础环境和成长环境,两者的改善,对于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适应消费的发展趋势,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经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调控模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扩大消费需求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思路。大量事实表明,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处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城市消费需求与农村消费需求、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与公共消费需求、远期消费需求与即期消费需求、消费数量需求与消费质量需求、潜在消费需求与现实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与节约消费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问题与扩大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宝华 《前沿》2011,(5):127-130
收入分配不公造成高中低三个不同收入层次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的行为和差异化的影响成为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和一直难以有效扩大的重要原因。只有从宏、微观角度深入分析收入分配问题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才能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努力方向和有效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起,我国经济出现总体上的生产过剩。为此,我国政府实行了以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然而扩大需求政策的目的在于减少过剩供给,但事实上对剩供给基本上等于无效供给,是难以通过扩大需求政策来消除的。因为,过剩的原因不是需求不旺,而是生产结构的不合理,生产缺乏创新。因此,一方面继续实行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应是生产创新,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
张乃芳  张冬生 《前沿》2009,(6):18-20
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消费社会,它与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一样强调了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二者在理论批判对象、批判角度、理论立足点和理论走向等方面都有较大分歧。鲍德里亚消费理论对当代中国新型消费理念的建构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实证分析表明,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其拉动系数呈明显的迅速增长之势。目前,我国保险消费的空间还十分巨大,如何扩大保险消费,使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十二五"期间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在技术进步与发展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与调整的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与资源节约之间必然产生碰撞。文章认为,资源问题既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也与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有关,仅靠我国民众的节约难以解决资源问题,也容易导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与幸福感的降低。科技进步虽然可以带来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但仍然无法解决资源总消耗增加的问题。文章提出通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变我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大力开发新能源与替代能源,从生产领域降低资源消耗是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核心手段,消费领域应该抑制的是过度消费与奢侈消费,对其他的消费需求则应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代性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社会特征之一,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内在逻辑要求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国资本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主义正在对我国形成强大的影响辐射力。以现代性视角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消费理论观点,并对消费主义社会形成原因和种种弊端进行分析,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建构合理的消费理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庐进 《前沿》2010,(13):98-10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中产阶层消费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其与国内消费问题有机关联,因此提升中产阶层消费能力有利于解决国内消费不足问题。和谐社会语境下促进中产阶层消费的政策设计,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只有扩大整个中产阶层群体,增加消费主体,中产阶层的整体消费才能显著增长;其次,从个人角度而言,可以通过政策设计增加中产阶层个人的消费支出,优化他们的消费结构,提升他们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异化消费:异化劳动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异化劳动成为异化消费的根源。异化消费被认为是对异化劳动中人的不自由的补偿,而消费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自由”补偿。必须扬弃异化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走合乎正义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7.
雷雪芹 《传承》2010,(24):38-3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认为异化消费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因此主张应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消费观念,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解决异化消费和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辩证看待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代中期起我国在告别短缺经济的同时出现了过剩和内需不足的问题,在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并且实现了高速增长,而消费一直处于启而不动的困境之中。启动我国消费的措施包括: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整体消费能力;逐步理顺分配关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稳定居民消费倾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近年来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消费需求不足。为此,应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等措施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许进杰 《前沿》2015,(3):20-24
围绕资源环境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公共消费和经济增长,以及公平、社会公平和消费公平等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观点和对策建议。在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现代社会,为解决我国消费不足与消费不公平这两个同时并存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扩大消费与资源节约、生产消费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促进消费、增长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确立消费者责任和社会义务制度,以及加快构建绿色公共消费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消费公平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