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中共党史研究室出版了十卷本《革命烈士传》。这部书计有807篇,为1000多位先烈写了传记,是目前中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烈士传。 这部书从1979年筹划到今年上半年10卷本全部出齐,历时12个春秋。  相似文献   

2.
我对签名书的收藏,缘起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于1993年10月。1994年,邓榕送给我一本精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书前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一页,留着邓小平同志的亲笔签名,落款时间是1994年。  相似文献   

3.
宏图 《瞭望》1994,(24)
图书出版,一本难念的经。 “贪大求全”之弊,出版家似宜 深戒。 活跃在出版界的“岳麓书 社”,十多年来孜孜矻矻,整理 出版了王船山、曾国藩等湘人的文集,价廉物美的古代文化典籍的普及本,周作人的作品集,还有“旧籍新刊”、“凤凰丛书”等,生气勃勃,口碑颇佳。然而,凡事当量力而行,最近为《四部荟萃》请求支援,恐怕便是有点力不从心了。一些大的工程,其实是可以化整为零的。中华书局在《新编诸子集成》、《中国佛教典籍选刊》、《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等大题之下,点校了一部又一部典藉,年复一年,也规模可观。上海书店的《民国丛书》也化整为零,陆续选印了部分单行本,虽然品种尚欠多,但是  相似文献   

4.
书讯     
《瞭望》1991,(52)
《文坛故旧录》 《文坛故旧录》是赵家璧先生的又一部力作。通过日记、书信、生活照片等第一手资料,生动地记录了这位老编辑、出版家辛勤耕耘的一生。其中“书人书事”与作者的另一部力作《编辑忆旧》所叙紧相关联,写的是在“晨光”时期历尽坎坷的编辑生涯。《编辑生涯忆茅盾》、《老舍和我》、《和靳以  相似文献   

5.
郁斌 《瞭望》1990,(41)
丰子恺先生在《琐记》一文中记了这么一件事:“从前有一书商,欲刊一部《中国文化名人传》,通告一百位文人,请其自写传记,并购买预约书十册,每册十元。文人想藉此出名,皆乐从。” 古往今来。某杂志社拟编一本  相似文献   

6.
承程千帆先生的好意,寄赠给我一部由他整理编录,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汪辟疆文集》。汪辟疆先生,作为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的研究专家,恐怕现在中年以下的学者知道的是极少的了。我第一次读他的书,是五十年代时由他校录的《唐人小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感到这是鲁迅先生《唐宋传奇集》以外研读唐代传奇的最切实用的入门书。书中于每篇作品之后所作的考证,列述作者经历、故事源流和后世演变等等,对于初学者不啻开启进入唐人艺术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未申 《瞭望》1986,(43)
一九八五年,美国卷起“亚科卡热”。在美国,亚科卡其人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亚科卡既非美国的政要、亿万富翁,又非知名的科学家、作家、音乐家.艺术家、宇航员、艺坛或体坛明星这些易于起“热”的人士,他以企业领导人的身份掀起一股“热”,这在国外实属罕见。这股“热”的形成,无疑,《亚科卡传》一书起了重要作用。 《亚科卡传》是美国班坦公司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出版的一本用自传形式讲述企业管理的畅销书。正如美国书商协会主席伯纳德·拉  相似文献   

8.
《民主》2017,(1)
<正>1948年,散文家、藏书家、书话家黄裳先生因为一本书,给著名的出版家,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的张元济先生写了一封求助信,内容是想得到商务版马叙伦先生的《读书小记》卷六、卷七。因此书在抗战初期出版,印数很少,黄裳先生久访未得,故大胆求助于张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开始出现一个生气勃勃的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二年全国共出版古籍二百三十一种,是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同时,还重印了一百多种读者急需的古籍。 去年出版的文、史、哲古籍,学术价值最高的,当数《甲骨文合集》。这是一部自清末发现殷墟甲骨以来划时代的甲骨文汇编,分装十三巨册,由中华书局出版,现已全部出齐。它为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甲骨文资料。《红楼梦》在解放以后曾出过几种版本,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把传世的十种钞本和乾隆、嘉庆、道光的四种印本,  相似文献   

10.
有些情节大体一致的故事,读起来觉得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别。 一、《三国志》的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云:“太祖(指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资本家传》近日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大型传记文学,传主37人,都是中共建政前在大陆资本雄厚的大实业家。全书十卷,分为南张北周卷、荣氏家族卷、永利久大卷、川帮大亨卷、工商大王卷、商界领袖卷、京津大贾卷、洋场巨商卷、实业巨子卷和江南富豪卷。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大资本家传》首发式暨研讨会,笔者见到了这套丛书的主编、著名传记文学作家赵云声先生。赵先生现任中央实验话剧院一级编剧。围绕这套丛书,笔者与他进行了一席谈。  相似文献   

12.
简雍的滑稽     
形式主义地制定政策、处理问题,常常会闹出非常可笑的事情来。《三国志·蜀书》“简雍传”讲了一则故事,颇能发人深思。原文不长,抄录如下: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  相似文献   

13.
下午逛隆福寺街,好不容易挤进了旧书店,书也买了好几种,可就是没有惊心动魄的好书。 宋人邓牧的《伯牙琴》(中华书局1959年版),前有侯外庐介绍邓氏生平思想的序文。全书收文29篇、诗4题、续补2则,还有《洞霄宫图志》中《邓文行先生传》等附录。《自序》甚有味,抄录如下:“余集诗文若干,名《伯牙琴》。伯牙虽善琴者,钟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知琴难也。今世无知  相似文献   

14.
李岩  俞国林 《民主》2011,(1):12-14
2010年12月25日是原民进中央委员、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同时,《顾颉刚全集》也于12月20日由中华书局出版。为此,中华书局与北京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合召开"《顾颉刚全集》出版首发式暨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专门作出批示:"顾先生是令人尊敬的学者,民进以他为荣。此活动也是出版界一盛事。"为纪念顾颉刚先生逝世三十周年和《顾颉刚全集》出版,本刊特发表两篇缅怀顾先生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我对签名书的收藏,缘起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于1993年10月。1994年,邓榕送给我一本精装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书前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一页,留着邓小平同志的亲笔签名,落款时间是1994年。邓小平同志诞生于1904年8月22日,1994年恰  相似文献   

16.
继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了七卷《蔡元培全集》之后,今年夏季,南开大学高平叔教授主编的十四卷注释本《蔡元培文集》又在台北出版.台湾中央研究院陶英惠教授撰文介绍高平叔说:“他这一生,几乎皆为蔡先生奉献,这样执著的‘傻人’,真是举世难找第二人!蔡先生何其有幸,在晚  相似文献   

17.
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这一天,陆费逵先生在上海宣告中华书局创立。75年来,神州大陆风云变幻,物换星移。中华书局作为一个文化出版机构,也历尽沧桑,倍尝艰辛。现在,她又以新的姿态,肩负起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研究著作,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繁荣学术文化的任务。在近代中国,具有如此悠久历史和享有较高信誉、在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中做出不可抹煞贡献的大型综合出版企业,除了商务印书馆之外,就要数中华书局了。 中华书局是1958年3月,根据文化部的规定,确定其为出版古籍和当代文史哲研究著作的专业出版社的。在1958年到1966年这几年时间里,共出版古籍和各类图书760多种。在此之前,即从1912年创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书局主要是出版各级学校的各科教科书,还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书籍,也包括儿童读物、美术作品、辞典、古籍等各类  相似文献   

18.
评说三国     
陈晋 《瞭望》1991,(48)
刘表于汉末割据荊州,为一方霸主。《三国志》卷6《魏书·刘表传》称刘表“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在此批注道:“虚有其表”。接下来,毛泽东把刘表的——些所作所为同曹操相比:当史家叙述刘表使人杀了几十个投降的人时,毛泽东认为:“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当史家记叙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时,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  相似文献   

19.
章士钊(行严)于1973年以92岁高龄逝世,一生跨越19、20世纪,涉足政、学两界,是一位多变而有争议的人物.章氏22岁以主持《苏报》为世人瞩目.46岁因北京女师大风潮遭鲁迅诟骂,“恶名”远播.“文革”期间,近代史研究所卞孝萱助章氏撰写《柳文指要》一书,并于1971年出版.我在拜读白吉庵大作《章士钊传》书稿之前,对章氏所知仅此三事而已.  相似文献   

20.
写长篇章回小说,要推蔡东藩所著的《历朝通俗演义》为最宏大的了。他从两汉写起,直到民国,共十一部。解放前由上海会文堂印行问世,以阅年久,书已绝版,中华书局付诸重印,最后一部标之为《民国通俗演义》,该书前有重印说明,略谓:“民国部分,内容写到一九二○年为止、后四十回的作者许廑父,生平事迹不详”。却附载许氏一短序:“《民国通俗演义》一至三集,吾友蔡子东藩所著。蔡子嗜报纸有恒性,搜集既富,编著乃详,益以文笔之整饬,结构之精密,故成一完善之史学演义,出版后,不胫而走遍天下。会文堂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