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信(临河)羊绒实业有限公司,是香港维信贸易公司在内蒙古临河市投资创办的第一家港商独资企业,始建于1993年。1995年,香港维信贸易公司与日本国深喜毛织(株)、日商岩井(株)合资建成维信深喜(;临河)绒毛纺织有限公司,两公司(简称VLC),设一套组织机构,在国际羊绒界享有极高声望的港籍华人郝继宽先生任董事长,疲续宽先生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郝水宽先生任董事。VLC总资产3.2亿元人民币,现已形成固定资产2.2亿元人民币,员工1100人,其中大专以上220人,中专、中技680人。VLC坚持“精诚以维,信誉至上”的质量方针,…  相似文献   

2.
杨克平先生,江苏常州人,出生于1931年9月22日。五十年代在无锡江南大学就读,1962年正式定居香港。六十年代在港创办南联化工有限公司。七十年代在港创办昌兴制衣有限公司。1978年成立环宇企业公司,1992年改组为环宇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一千万美元。现任环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克平先生是著名爱国人士,旗帜鲜明地主张早日实  相似文献   

3.
在八百里河套平原,人们经常关注、谈论的是中国主要生产和经营羊绒制品及羊剪绒制品的大型企业———维信集团。这个年轻企业,在短短的10年间,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现在,已是下属16家贸易公司、12家生产企业,并在香港、日本、蒙古、新西兰建立了全资子公司的跨国企业集团。它拥有总资产10.2亿元人民币,年实现产值10亿元人民币,累计创汇3.8亿美元,纳税1亿元,解决了近4000人的就业问题,捐资、投资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达1.2亿元人民币。“维信现象”成了许多人百思不解的谜”,而它的谜底,就在维信的创办者之,被誉为“中国羊绒业骄…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有一家著名的纺织集团的领导者,他们是兄弟俩,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分家,公司里两支笔签字却没引发过任何矛盾;他们努力在全世界开拓市场,自己每天过的是普通平民的简单生活,却多次慷慨捐资数百万港元帮助家乡兴办教育……他们就是香港亚非纺织集团副董事长、香港毛纺出口商会主席香港湖州同乡会会长陆增镛,香港亚非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陆增祺兄弟。从当年的白手起家到今天的成为一个拥有多个海外分公司,在香港和世界的纺织品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跨国集团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27日,内蒙古天宇创新投资集团成立了。对于乌海人来说,天宇集团还是比较陌生的。伴随着集团成立庆典的喧天锣鼓,齐鸣礼炮,人们知道了天宇的成长历程,也看到了天宇集团的辉煌。短短十年,弹指一挥间,天宇成长的奇迹夺人耳目,天宇的发展的确让人感觉沧海桑田。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2日,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的日子。巴彦淖尔盟迎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维信羊绒实业有限公司的奠基。让人更感欣慰和骄傲的是,这外商是土生土长的河套汉子,他的名字叫郝续宽。十年来,郝续宽和他的维信集团恪守着“精诚以惟,信实发展”的企业文化个性,怀揣着一颗拳拳回报乡土的赤子之情,奋发进取,创造出一个接一个新的起点和精彩。维信带来牧民致富的春天巴盟二狼山的白山羊绒是羊绒中的极品,她除了获得“纤维之王”的美誉外,还三次获得了意大利柴格那国际山羊绒奖。正是看中了这件能使企业致富、群众发家、地…  相似文献   

7.
《小康》2005,(3):34-35
中国最早的猎头公司是1992年由新加坡维信集团与沈阳东北大学合资创建的“沈阳维用”,但时隔不久便销声匿迹了。目前仍旧“健在”的最早的猎头公司是北京泰来猎头咨询事务所。泰来猎头公司创办在1993年,创办者纪云常被冠以“中国猎头第一人”。从海淀区被误以为是修车铺的平房,到现在30多人规模、入住高档写字楼的公司,泰来见证了中国十数年来猎头业的进步。就在纪云还在北京城里为泰来成立东颠西跑的时候,这座城市里面的一批官员已经决定下海。其时,袁岳在司法部已是第4个年头,他不想再“混”下去了,决定下海。目前,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私…  相似文献   

8.
从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的一刻起,至今香港特区已成立十周年了。回想香港的这十年,是非常不平凡的十年,香港刚回归,就  相似文献   

9.
<正>在九三学社成立70周年前夕,由王世铎先生编著的《九三学社史话》(以下简称《史话》)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本轻松读懂九三学社的书,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一本好看的书。"九三学社从建社到今天……如果将她放在中华5千年历史长河中考量,短暂如白驹过隙。不过,她的发起者,却大多经历了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这段百年沧桑,几乎浓缩了中国有史以来的一切悲喜剧,其战争之惨烈,社会之动荡,人民之困苦,  相似文献   

10.
《同舟共进》2012,(4):85
昌盛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7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系综合型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涵盖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高级住宅社区、国际品牌星级酒店等。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集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商业物业运营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集团员工逾2000人,旗下共有15间子公司,分设于香港、北京、广州、深圳、太原、梅州等地。  相似文献   

11.
一位年逾古稀、满头白发的老人,不愿在香港颐养天年,却三天两头在香港与福建漳州两地之间奔忙。这个人是谁?他就是香港漳州同乡总会常务会董事、香港环球天然有机肥(漳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生先生,一个平平实实的中国人。让中国产品成为外国人面前的“洋货”王金生先生祖籍南靖县,192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他五岁回中国,一年后,父亲便与世长辞。由于家里穷,所以他念过小学,便停学在家。几十年来,他靠勤奋自学,一步一步地走上成材的道路。他当过小学教师和校长,还当过卫生院见习生、钟表修理匠。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钟…  相似文献   

12.
《春秋》2010,(1)
澳门名嘉集团有限公司由谢硕文先生1984年创办成立,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名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境内的控股总集团公司及管理中心。是一家以商业服务业、住宅地产开发为支柱产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在国内共有数十家下属企业,员工80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陈振东先生是香港预发集团执行主席、四川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头衔:美国南加州大学荣誉哲学(工商管理)博士、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研究课程委员会顾问、香港青年工业企业家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经贸商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协常委……祖籍广东汕头的陈振东,1952年生于香港。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香港西环磨岭海边的小木屋,木屋里随风一跳一闪的煤油灯,海边上嘈杂的装卸声,以及多年的贫寒生活。上中学时,他上午到学校上课,下午去工厂打工,挣钱帮补家计。中学毕业后,为了减轻父母负担,能让5个弟妹继…  相似文献   

14.
《春秋》2010,(1):F0002-F0002,I0001
澳门名嘉集团有限公司由谢硕文先生1984年创办成立,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名嘉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境内的控股总集团公司及管理中心。是一家以商业服务业、住宅地产开发为支柱产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在国内共有数十家下属企业,员工80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徐和平 《世纪行》2007,(6):27-27
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 回眸香港回归十年来鄂港两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不难发现:香港回归祖国的十年,是香港历史发展进程的辉煌十年,也是鄂港经贸交流与合作突飞猛进的十年。  相似文献   

16.
百年沧桑换来一朝梦圆,十年之路铸就今日辉煌。弹指间,香港已回归祖国十周年。十年来,美丽动人的维多利亚港湾向世界证明,香港依旧是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十年来,静静流淌的香江之水向东方宣示,祖国越发展,香港越美好;十年来,经历风雨的700万人民向世人传诵,“一国两制”方针是多么正确和明智。十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瞬间。而连接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瞬间,将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华章。跨入新纪元的香港翻开了新的一页,明天的紫荆花将更加绚烂。  相似文献   

17.
15年来,神龙公司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和推进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富康:中国家用轿车的经典车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东风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成立于1969年的东风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三大集团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东风人把发展轿车事业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26日,香港行政学会举行了成立15周年纪念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许仕仁先生发来贺辞,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女士出席会议并担任演讲嘉宾,香港行政学会会长方国荣博士主持了会议。香港行政学会的宗旨是提升香港公共行政教学与实践的素质、提供研究和讨论香港公共行政与政策的论坛, 提高公众对公共行政和相关政策的兴趣并鼓励其积极参与讨论。自1990年9月学会成立以来,他们主要是通过学术性和实务性的活动对政府的公共行政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提高行政效率,并为公共行政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微笑与信心     
初夏的阳光使摩天大楼发出炫目的光泽,市井的喧嚣和忙碌的脚步凸显着城市的脉动。仍然是那个繁华与繁忙的香港,熟悉中仿佛又多了些许陌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问到访的记者:这次对香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认真地想了想,蓦然感悟:是香港人的信心和香港人的微笑。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10,(6):62-65
1995年5月8日,一代歌后邓丽君于泰国清迈的湄宾饭店香销玉陨.15年后再回首,数十年岁月不过浮生掠影般短暂,但她的歌声,却仍然萦萦入耳。因为她的歌声,两岸歌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多少人听着她的歌声长大,多少人以传唱她的歌曲而闻名,多少人从她的歌声中得到慰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