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台声》2016,(10)
正梅葆玖生前,我们经常能在一些场合碰见,这个消息非常突然。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感到十分悲痛。梅葆玖先生为人非常和善,每次见到他,总是笑呵呵的。他是"温良恭俭让"的代表,我一直非常敬重他的为人。不仅在生活中我们有过交往,在工作上,我们还在纪念梅兰芳先生的活动中同台演出过《凤还巢》。梅先生和梅夫人非常鼓励、支持我,希望我可以学习梅派。我自己的恩师华慧麟先生就是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我也非常崇拜梅兰芳先生,一直在向  相似文献   

2.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5月9日第一次登上成都舞台,以一曲《霸王别姬》,赢得成都观众大声喝彩。 梅葆玖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小儿子,排行老九。他10岁随父学艺,60年代初主演梅派剧目,是现在唯一能演梅派各种剧目,表演正宗梅派戏的人。尽管梅兰芳生前曾培养了不少京剧人才,但真正的弟子却是凤毛麟角。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京剧艺术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0)
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之子、京剧梅派艺术掌门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北京市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梅兰芳纪念馆名誉馆长、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葆玖先生,因支气管痉挛,深度昏迷,经多方抢救无效,于2016年4月25日11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梅葆玖,祖籍江苏泰州,国家一级演员。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9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梅派艺术传人。代表作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洛神》《西施》等。声声《梨花颂》作别梅葆玖5月3日上午,梅葆玖先生遗体  相似文献   

4.
《台声》2020,(17)
正8月11日下午,2020"梅派传承·经典分享"泰台京剧票友线上交流会在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举行。以梅派京剧为纽带,来自泰州梅乡京剧票友联谊会的票友与台湾中磊文化交流公司、台湾京昆剧团的近百位票友相聚在线上,交流中华国粹技艺。泰州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乡。梅兰芳一生登台50多年,将诸多艺术领域的创作思想融入京剧艺术舞台表演之中,创作了《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经典名作,使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臻于完美的境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艺术。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27日傍晚,山东电视台有线综艺台演播厅侧一间演员化妆室,经友人引介,我拜会了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季子、梅派正宗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梅先生见到我后,很礼貌地站起身,同我握手。梅先生虽然60来岁,但一点不显老,好像40来岁,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和气慈祥,一派大家风范。这天,梅先生抵济后,下午休息,养好精神应付晚上演出,不接见客人。我的任务是将有关梅兰芳大师的一本书赠送给先生,并再赠一册托转北京梅兰芳纪念馆。我的书名叫《人生舞台》,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全书40万字,首篇即写的是“梅兰芳与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0)
正梅葆玖对梅兰芳的唱腔艺术和声腔艺术的发展做了哪些事?首先,梅先生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捍卫了梅派演唱风格的纯洁性。10多年前在麦田唱片公司录制的全本《太真外传》和全本《贵妃醉酒》这两张金唱片,是梅派演唱水平的标志性的事,它全面概括了梅派演唱在梅葆玖时代达到的新的水平。运气、使腔、咬字、口型确确实实捍卫了梅派的纯洁性,实实在在体现出了"平稳之中蕴藏着深厚的功力,简洁之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情",捍卫了"使人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先生(1894—1961)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的戏剧艺术大师。在长达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精心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舞台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他还是我国最早将京、昆传统艺术推向世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0)
正初春时节,一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翩然谢幕,走完了自己精彩纷呈的82年人生历程。从此,世间再无梅葆玖,梅郎世家成往昔。这对于京剧,对于男旦,对于梅派艺术,无疑都是巨大的损失。生在上海思南路57号"梅宅"的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第9个孩子。纹丝不乱的头发、白皙的面容、眼角深厚的轮廓、挺直的鼻梁、微薄的"梅家嘴",让见过他的人感叹:很像梅兰芳,真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葆玖接过了父亲的大旗,"梅家"的标签成为梅葆玖最重要的人生切面。10岁学艺,13岁登台,18岁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从此,梅葆玖的一生再没离开京剧。而生活中,梅葆玖爱好甚广,他痴迷于一切与机械有关的东西,不仅开得一手好车,还能驾驶私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0)
正作为戏曲演员,能拜到大师门下,是每个人的心愿,我也不例外。从18岁入了旦角这行当,我就一心想拜梅葆玖为师,直到29岁那年,才得以列入门墙。当接到山西省京剧院的邀请时,我第一时间拨通了师父的电话,师父鼓励我来山西,说这里的京剧氛围很好,而且他也希望我能接过师姐的接力棒,继续振兴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其实,当初我只是梅派艺术的追随者,曾经为了青年京剧大赛,买来师姐李胜素的碟片,照着学,硬生生地闯入到了复赛。当时,评委老师很"纠结",因为我是唱梅派的好苗子,可是师出无门。随后,不少业界老师纷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2)
<正>1月12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梅派在当代"暨纪念梅葆玖先生周年梅派曲集研讨沙龙上,著名台湾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的大弟子魏海敏表示,自己将于4月领衔演出《在梅边·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希望梅派戏能在这个时代得到更多的知音。《在梅边·九歌——魏海敏梅派曲集》是魏海敏在梅葆玖逝世一周年之际向老师的缅怀和致敬,也是她将自己20余年学"梅"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0)
正我最亲爱的玖弟走了,寄爹(梅兰芳博士)和香妈(福芝芳,母亲的金兰之交)最小的孩子,梅派艺术的传人。他走的太突然,甚至没有留下一句话,遽然作别,留下亲人们无限的哀思。此刻的我,独居在洛杉矶的家中,偌大的空荡荡的屋子,母亲的相片端放在几案上,她的眼神温暖慈祥,我们互相凝望,仿佛回到了70年前的那个夏天。在上海的吴淞口码头,我和母亲将赴美投奔我的姐姐,梅家的亲人们  相似文献   

12.
1930年初,梅兰芳应邀到美国演出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梅剧团赴美前,在齐如山的鼎力运作下,对剧本精心筛选,在剧目编排、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精心策划与设计,为梅兰芳赴美演出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由于齐如山的戏剧改革过度的迎合外国观众,使得梅兰芳的表演呈现碎片化,丧失了国粹的传统神韵,成为被误读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08,(7):62-63
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部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构建合理演出市场供应体系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财政要适当增加对到城市社区、农村、工矿企业等基层进行公益性演出的补贴,支持举办针对青少年的低票价或免费的爱国主义教育专场演出,支持“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普及类演出。鼓励国有文艺表演团体创作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小成本演出剧目,  相似文献   

14.
<正>梨园故物韵味悠长看图说故事以戏单证剧史《梅兰芳老戏单图鉴》收录梅兰芳及梅派传人珍稀老戏单200余张,以民国时期为主,配有10余万字的解读文字,从戏单、节目册等乏人关注的冷僻文献史料研究梅兰芳一生的舞台生活。编者将梅兰芳的舞台生涯划分为六个阶段加以概述,同时在每个阶段里挑选若干张既有代表性、典型性,又富研讨价值和意义的老戏单,解读分析,阐幽发微,以期从一个新视角对梅兰芳的舞台生活进行鲜活的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文化厅(局),扬州培训中心,长春税务学院:为了加强演出市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和文化部制定了《演出市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国家税务总局和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文化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相似文献   

16.
为弘扬中华国粹艺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在国台办、文化部的鼎力支持下,宁夏京剧团应台湾唐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邀请,带着大型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于1月27日至2月9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14日的交流与演出。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就带着京剧名作去美国巡演了。第一站是世界繁华大城市纽约。纽约观众见多识广,眼光高,除却巫山不是云。但他们不熟悉梅兰芳,不知京剧为何物,媒体报道也吞吞吐吐。可当梅兰芳第一场演出落幕时,观众沸腾了,逼着梅兰芳一次又一次谢幕。几乎一夜之间,梅兰芳热遍全城。梅兰芳和他的京剧,包括他的"手式"  相似文献   

18.
<正>梅兰芳研究基本文献史料首次系统整理出版《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萃选民国时期梅兰芳珍稀史料20余种,共200余万字,内容包括梅兰芳家世的梳理、从艺经历、艺术的探讨、交游酬酢、宣传推广等,涵盖梅兰芳的演剧生涯、艺术追求和生活历程,再现了立体、丰富、多姿多彩的梅兰芳。纵观收录文献,视野开阔、内容全面,有以"梅党"中人为代表的捧梅者的视角,有对梅兰芳无好感的  相似文献   

19.
马连良与梅兰芳齐名,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之一。他开创的马派艺术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京剧的界限。从上世纪初马连良首次登台算起,2009年,这位艺术大师从艺正好100周年。一本纪念画册、一张老唱片全集光盘、一场研讨会、三台名家京剧演出,是近日为纪念这位“四大须生”之首的一系列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剧目献礼演出将于8月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献礼演出为期两个月,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以及中直产业系统的77个剧院(团)参加这次献礼演出,共演出戏曲、话剧、儿童剧、音乐剧、歌剧、舞剧、交响乐、歌舞、曲艺、杂技、木偶等艺术门类的剧(节)目77台。这些剧(节)目题材、内容、形式、风格、流派丰富多样,在艺术风格上既表现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时代个性,又较多地体现了题材内容和艺术追求的地立特色和地域风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这种艺术个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