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比较欧美和东亚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变迁,是认识政党制度的一个有效视角.宪政架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大众传媒状况构成了政党制度特色及其运作的基本的外部条件,而从以忠诚为价值取向的群众型政党向以忠诚和"问题"为纽带的全方位政党的转化是建立稳定而民主的政党制度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欧美和东亚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其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民主化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原因.无论欧美还是东亚,都要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以及发展阶段在各自的政党或政党制度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或者说在竞争性与合作性政党关系之间达成一种妥协,这是政党制度高效运作和提高自己的制度化与民主化水平的一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制度"从广义上看其实是制度规则、制度结构和制度化结构的集合体.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不仅要关注制度规则,而且更要关注制度结构和制度化结构,更加关注社会"基础秩序"问题.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始终面临"基础秩序"不匹配问题.因此,需要重构与社会认同密切相关的意义系统和福利渗透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民主条件下,制度化整合是政治整合的基础,也是为政治冲突制定运行轨道的政治机制。制度化整合的精髓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对社会进行规范和管理,但其前提是尊重民众意志和选择。在制度化整合的诸方式中,议会整合是制度化整合的基础,官僚制整合是政治稳定的核心机制,政党整合是政治动员的有效力量,减压阀整合是释放社会压力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革和制度变迁。中国农民的基层民主伟大创造——村民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制度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体制变迁、利益重组、观念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而在转型期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基层“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建设的错位。  相似文献   

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引入社会多元竞争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由此带动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变革和制度变迁。中国农民的基层民主伟大创造——村民自治制度的诞生及其制度化就是社会转型期体制变迁、利益重组、观念转变催生下的产物。而转型期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基层“价值民主”与“程序民主”建设的错位。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非制度化生存是传统社会中旧式人际关系、传统文化陋俗、封建思想残余、社会转型中的制度真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制度化生存的蔓延,破坏着正常的社会风气、正常的人际关系、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着社会和谐、制度认同和党的权威。治理非制度化生存,要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消除非制度化生存的土壤;要完善新型制度规范,堵塞非制度化生存的作用渠道;要维护基本人权,减少非制度化生存的人文环境;要协调利益关系,压缩非制度化行为的生长空间;要完善诉求表达机制,降低非制度化生存主体的欲望指数。  相似文献   

8.
伦理贯穿于公共政策运行的整个过程,其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内核,任何公共政策都深深打着伦理价值的烙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伦理问题缺常常在公共政策分析中被忽视,其使得公共政策背离了其产生的基本伦理,而整个社会为此承受了巨大的成本.本文系统阐述了伦理问题与公共政策的本质联系以及伦理问题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和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诚信建设是党中央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诚信建设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规范性不足、持久性不够等问题,应当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的正义追求助力诚信道德规范的建设,制度的公共伦理关怀契合诚信建设的社会属性,制度化的内在特性破解诚信建设的现实困境。诚信建设制度化不仅要建立在诚信文化基础之上,体现诚信道德的价值和原则,而且要以强化过程性为价值引领,探索实现诚信建设效果持久化和最大化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既往历史上的监督,主要对象是公共权力及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主要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监督,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现代意义的社会监督,其内涵、方式、方法、规制都因人类社会的理性发展更加丰富和完善。超越范围的监督是无效的监督,必须立足现实社会的时空维度,寓于社会生活的价值向度,止于社会规制的制度边界。超出底线的监督也会行为失范、作用失效,甚至导致社会失序。社会监督必须坚守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底线,遵循社会公德的道德底线,服从国家意志的法律底线。加强社会监督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实现社会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特点。实现社会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首先要确立社会监督原则,重点是完善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关键在于健全社会监督法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