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便民勿骗民     
近年来,各行各业争相出台了不少方便人民群众的规章制度——政府机关有便民承诺,服务行业有便民措施,各大商家又各有各的方便顾客的诸种条款……承诺也好,条款也罢,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要一点不走样地落到实处。不落实或落实不全面,便民必有骗民之嫌。  相似文献   

2.
雒小平自信心很强。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多年,他有丰富的阅历,凡事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他不循规蹈矩,不步人后尘,不受世俗羁绊并且时常妙招奇出,变化多端,让人一日寸摸不着头脑。一句话,他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人。  相似文献   

3.
人贵自然     
人贵自然,贵在真诚不作秀。《菜根谭》中说,“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真诚做入,就是始终保持一种简单宙然、坦率的态度,在生活工作中不伪装、不表演,不精于算计、不心为形役,不拐弯抹角、不藏头掖尾,说话直截了当、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敢讲真话,与人沟通、交往简单而自然。  相似文献   

4.
赵星 《江淮法治》2013,(22):58-58
其实走出去,不一定是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说要有勇气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比如在自己的家乡多么压抑,不甘心一生就这样度过: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多么不满意,不知道是该离开还是该继续努力。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你作决定,因为没人能保证你未来的路就能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5.
苗勇 《江淮法治》2009,(12):28-28
在执法和守法的过程中,不殉私情,有大义灭亲之品质;不畏强权,有宁愿不做官也要严格依法办案的气概;不贪财物,有刚正不阿的风骨;坚持操守,有杀身成仁的理念。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作“法呆子”。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8,(12):23-23
明确告诉受处分的同志,你有权力,就得承担责任;你有行政管理的责任,行政不负责就要被追究责任;若不严格执行行政问题制,类似的情况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社区某楼层邻里之间发生了一起不愉快的纠纷,不大点事闹得相互责骂,邻里反目。 有位女主人犯懒,把满满一袋垃圾放在公共楼道上,由于不小心还撒了一地,邻居们出门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哪有这么懒的人,自家垃圾不处理好还扔在人家门口,你家干净了别人家呢?!于是有位男子照着垃圾就是一脚,弄得瓜子香蕉皮、剩饭剩菜遍地开花,然后气呼呼地下了楼。  相似文献   

8.
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他们是一群社会上所说的“三门干部”。80后、90后的身份、4年至7年的系统法学教育、较强的可塑性和思维活跃度,是他们的共性。他们虽然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有激情、有朝气、有能力、有潜力,但却普遍存在缺乏基层锻炼的艰苦磨砺,有的眼界不开阔,宏观思考问题不够:有的工作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思路不宽;  相似文献   

9.
特殊党费     
高洪波 《中国监察》2011,(11):63-63
小时候看过田华主演的一部电影《党的女儿》,其中有把咸菜当党费上交的细节,当时年纪小,感到有几分不理解,其时由于根据地被敌人严密封锁,食盐根本运不进去,所以才有了咸菜党费的故事,这个故事在《闪闪的红星》中也有相类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领袖也幽默     
陈明贵 《政府法制》2013,(21):20-20
我们中国不乏幽默的领袖,邓小平就是一位冷幽默高手。1982年,他第一次访美,美国国务卿说:“中美建交,美国有很多人不支持、不理解,持反对态度,请问阁下,在中国内部有没有反对中美建交的?”邓小平随口回答:“有,台湾省就反对。”  相似文献   

11.
建议取消行贿罪中的“不正当利益”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 《天津检察》2006,(4):26-27
我国刑法第389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纵观司法实践中,受贿打击较多,而行贿受追究的少,仔细分析在行贿罪的规定中有一个必备要件,即“不正当利益”。如何把握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定罪的关键。笔者认为,不正当利益是否必须作为行贿罪成立的必备要件值得商榷。而且学术界对这一规定也有不同观点,建议予以删除,笔者认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2.
l、好人主义,不想追究。前几年,由于党内生活不正常,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气氛减弱,一些庸俗风气上升,“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有意见不提,有问题不揭,有责任不追”,“民不举,官不究”等好人主义、怕得罪人的现象比较普遍。 2、相互推诿,不愿追究。在现实生活中,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人和事,需要调查、核实、追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上下之间推诿,领导之间推倭,部门之间推诿的现象,谁都怕揽事,不愿主动承担追究责任。 3、利己主义,不敢追究。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采取“明哲保…  相似文献   

13.
江湖上的恩仇 孙可欣当然不叫孙可欣,她的真名叫刘璐璐。一个21岁的姑娘,手机里存的照片,竟然有许多自己的裸照,她能是什么人呢?对,她是小姐。虽然她的个子不高,长得也不漂亮,但她胆子足够大,脸皮足够厚,有她在这行当里能存在下去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亦墨 《检察风云》2011,(18):96-96
能刷卡尽量刷卡 一般情况下,笔者不建议境外出游者携带大量现金,这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如一定要携带,可以购置适量外币,考虑到汇率的波动,配置也不宜过多。可提前适当多兑换一些有升值趋势的外币,少换些有贬值预期的外币。  相似文献   

15.
令行禁止     
令行禁止,就是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可时下有些事,却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如群众关心的公款吃喝问题,中央和地方发了多少文件无用。有人说,36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有的发文件,也是例行公事。正像清人王茂荫所感叹的那样:“但将条文一颁,告示一出,即无余事。在各衙门不过多一层案牍,多一番转行。”为什么做不到令行禁止呢?一是下了令,便完事大吉。既不检查,也不督促执行。开始有的执行,有的不执行。对执行的不表扬,不执行的不批评。久而久之,执行的也不执行了。二是对违令者处理不严。有人不遵守命令,即搞“下不为例”。于…  相似文献   

16.
邵志强 《中国监察》2009,(10):61-61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漫长的旅行,不可能一路顺风,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坎坷和风雨泥泞。  相似文献   

17.
证人“有义务出庭作证”已经成为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倾向和普遍共识。但是,究竟有多少证人能够“依法”出庭作证?调查表明,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证人为什么不出庭?不出庭作证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吗?通过对某法院三年案卷的检索调查,以及对我国五省区九家法院159位法官的问卷调查,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分析、论证了证人“为什么不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日,有则“官场新警示”甚是为人所推崇:“开会发言不抽名烟,出席会议不戴名表,基层视察不打雨伞,灾难发生不露笑容,突发事件不当新闻发言人”。对身在官场的人来说,乍看似乎颇有道理,但仔细想想,这些所谓的警示,只是某些心中有鬼之徒的小伎俩而已。要想堂堂正正、心安理得,可别被“官场新警示”闪了腰。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度腐败尸体指纹的提取方法有不少,通常采用尸体指纹捺印器和油炸法居多。但使用尸体指纹捺印器,由于高度腐败尸体皮肤表面有尸油或尸蜡,往往沾墨不均匀,捺印出指纹浓淡不均匀,细节特征反映不准确从而影响鉴定工作;而油炸法,操做比较复杂,对尸体手指的损伤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不起诉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起诉刍议徐益初今年立法机关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提起公诉的规定作了重大修改。引人注目的是扩大了不起诉范围,不再使用免予起诉。如何看待这个变动,主要有两种评说。一种观点认为,免予起诉与不起诉(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有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