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15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1月4日,环保部又公布了五项细则:《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新环保法生效当天,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案。该案之所以能成功立案,除了证据充分外,也缘于当地法院、检察院、林业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就在新环保法生效当天’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福建南平生态破坏案"获得立1月1日,由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福建绿家园"作为共同原告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请求法院责令4被告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被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这也使得该案成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例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7日向媒体通报了一组数据:有13个省份来依法向同级人大或常委会作关于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其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然而,本年度即将结束,全国竞还有三分之一的省级政府未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作此报告.  相似文献   

4.
王珂 《政府法制》2014,(31):25-25
明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将实施。为了让新《环保法》确立的新规能得以实施,环保部启动了54项配套文件、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近日,“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新规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已出台,而“行政追责”“行政拘留”等其他50项配套文件将陆续出台。  相似文献   

5.
梅长胜 《行政与法》2014,(1):125-128,F0003
习惯环保法作为习惯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和习惯法相同的特性.习惯环保法在一个社会共同体内具有一定的确定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习惯环保法多数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是因其特殊的环境或生活习惯所形成的.本文阐述了习惯环保法产生的民族渊源、社会学基础及对其今后的引导方向,认为习惯环保法的变迁决定于当地族群文化的变迁,而后者又决定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习惯环保法的变迁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4月24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法修订案。在20个月中,草案经历4次审议,最终定稿。这部法律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专家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4月2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7.
这真是个毁词不倦的时代.历史垃圾堆里的“土豪”,被扒出来成为大家热衷攀交的朋友;纯洁欢乐的“小伙伴们”,则变成了男人的生殖器.而“偶遇”的浪漫邂逅,也被糟践成了刻意为之的逢场作戏.  相似文献   

8.
按照十八大精神,新近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新环保法规定了多种措施、制度设计保护、改善环境,但是面对新情势下的新问题,我国环保法制建设仍显不足.本文在学习日本、欧盟成熟环保法律、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环保法律的弊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国多地又陷入重度雾霾.蓝天碧水的希冀,法治生威的呼吁,总是在这样的对比时刻更显强烈.依法治理环境,是摆在各级政府,尤其是环保部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然而,有的地方作答认真,有的地方却开着小差.以环保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为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然而,这一法条的落实不尽如人意.目前仍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区市政府“按兵不动”.  相似文献   

10.
傍大牌、傍名人,这种现象在我国商标领域一点儿都不新鲜,甚至已成一种常态.比如,林书豪一扬名,大家就惊奇的发现,林书豪三个字早已被注册为商标.早在2010年7月无锡锡山区东港镇东升工业园内一家体育用品企业的老板虞敏洁就将“Jeremy S.H.L林书豪”申请为注册商标,用于第25类服装、鞋、帽等和第28类商品运动球类、游戏机和玩具等.大家为什么会在林书豪名冠NBA的时候,发现他的名字成了商标?其实想要注册的人又何止一个虞敏洁.而林书豪商标被抢注之后,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虞敏洁过人的商业眼光,却很少谈及这一形式是否有违商业道德,当然也甚少谈及这一行为对于企业长远发展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相似文献   

11.
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这一名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再度增高. 广东省社会组织提起的首宗环境公益诉讼案开庭审理;湖北省跨行政区域受理的首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达成和解;湖南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达成和解;为破除地方保护,云南省高院将试点环境公益诉讼跨区域管辖……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出台意见,要求各地法院要依法及时受理符合法定条件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探索构建有利于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的程序和配套机制. 这一系列的新动向足够令人振奋并对未来抱有期待.那么,在过去的近一年半时间里,环保法赋予社会组织的这项权利,在各地的落地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正目次一、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三、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都与环境质量有着直接关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能否有效地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主要看一个国家是否具备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中,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各个主体之间相互博弈,影响着环保法  相似文献   

13.
幽默大王     
“防火模范”某林场连续多年被评为“防火先进单位”,场长A君也因此获得了“防火模范”等荣誉。一日,A君大醉,他乘着醉意向前来检查的领导泄露了护林的秘密:“大家到咱林场一看便知。”即日,大家来到林场一看,只见远近大小山头被砍得光秃秃的。  相似文献   

14.
法政新知     
《江淮法治》2015,(2):5
2015年1月1日起,一批法规规章正式施行。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对企业惩治力度大大加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新环保法"按日计罚"加大违法成本2015年1月1日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环保法施行。新环保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专列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其中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公益诉讼这三个部分用了六个法条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成为了此次环保法修订的亮点.环境资源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是人类由原来的为了生存、经济发展而不断地破坏环境到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的阶段提升;环境资源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已经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公众参与制度的作用.在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地扩大公众参与的主体,使得参与主体多元化、参与的方式便捷化、途径多样化,利用公众参与制度更好地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3月15日在北京表示,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长期以来,在我国有着这么一种观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是两难的选择.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污染,注重环保则必然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在这样的思维主导之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环境污染业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环境保护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陈宝成案以“不起诉”的方式结案后,金沟子村的征地拆迁僵局也被打破. 曾经剑拔弩张的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谈判的结果,就是陈宝成家和邻居家“每一户村民的利益诉求均得到了满足”. 2014年11月24日这天,对方的承诺“全部到位”后,陈宝成家的房子被拆掉.第二天,他踏上了返回北京的旅途.途中,陈宝成通过一条微信与过去告别:“我们感谢大家,感谢对手,感谢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检察官》2006,(7):F0003-F0004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以其持久的魅力而令世人瞩目。同样,特区检察机关也倍受大家关注。去年换届以来,深圳市检察院新一届党组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响亮提出了全力打造“特别敢创新、特别能办案、特别会监督”特区检察机关的目标,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服务特区经济建设,从严治检、加强队伍和基层建设,积极探索检察改革创新,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2005年,深圳市院被高检院授予“全国基层院建设组织奖”;宝安区院、龙岗区院被评为…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巩义市建行原行长王永平受贿1021万元被判死刑,临刑前说了一段意味深长、令人深思的话:“假如我第一次走错路时,有人提醒我,我陷入其中不悟时,有人骂我,甚至组织上给我一个处分,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啊!”王永平的死罪有应得,但他死前说的这番话,不能不说是在生命结束前发出的一个沉重的惊叹号,以此表示他对“提醒”、“骂”、“处分”的理解,也是他对于管他的上司一种尖锐的批评.多年的管理工作实践,使我们党形成很多提醒的方法,如领导个别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对违纪者执行纪律,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作为上级领导者,如果忽视乃是丢掉这些爱护干部的做法,干部出了问题,也不去“提醒”,给下级干部造成一个舒舒服服贪婪犯罪的环境,直至步入泥潭,身陷囹囵,甚至判处死刑,那么他的上级领导者该当何罪,何辞其咎!“提醒”本来是一种正确做法,是对干部的爱护,可有时也被一些  相似文献   

20.
重霾频袭、跨界污染、源头告急……一系列环保难题久治不愈。在百姓的期待中,时隔25年后,修订后的环保法终于“出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