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和欧盟通过对话与合作,使双方关系步入了稳定、务实、全面发展的健康轨道,成为大国关系中,相对稳定、上升的一组关系。 有人说,发展中欧关系双方都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其一,双方有共同的战略利益。在当前“一超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欧中关系协会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与欧洲合作关系报告会。这次会议是去年九月在雅典举行的欧洲与中国关系国际会议的继续。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们再一次集会,讨论中国与欧洲关系,这不仅是为了谋求双方的利益,而且也是为了对全世界的美好未来表达祝  相似文献   

3.
与世界各国一样,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其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严重的贫困问题。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国和欧洲国家反贫困政策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比较分析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反贫困模式.借鉴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于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美两国不仅存在相同的政治制度,而且有着共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采取了一致行动,两者的关系一直到战后都非常密切。但是,双方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一战后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变化,引起英国的不安。早在二战中,英国就抛出了“三环外交”政策,第一环就是建立英美特殊关系,把美国看成是重建英国国际地位的得力救星,企图借美国的力量来提高自己的身份,从而凌驾于衰败的欧洲之上。丘吉尔认为,英国只有依靠美国才有可能克服战后经济和政治上的困难,呼吁要保持“英美的特殊关系”,并提出重建欧洲大家庭,以增强…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中欧关系的"大年",双方安排了一系列高层会晤活动。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中美经贸摩擦成为影响中欧关系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为中欧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欧之间相互援助和支持,在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擘画疫情后双方合作的蓝图。美国因素的干扰也让中欧关系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欧在对华问题上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未来,中欧合作的机遇和潜力仍然巨大,欧洲寻求对华务实合作的动力依然强劲。  相似文献   

6.
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可追溯到古代,那时双方沟通交流还存在着很大障碍。然而,早在3000年以前,非洲和中国就开始了交流和贸易往来;公元6世纪,中国与非洲已经通过海路建立了直接联系。公元15世纪,当时中国著名的外交家、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舰队4次到访东部非洲,并访问了非洲的偏远地区,到达现在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早在欧洲人宣称他们"发现"非洲大陆100年前,中国就与非洲建立了联系。自此,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联系不断得到加强。事实证明,早在20世纪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的初期,中国就对非洲给予了不断的支持与帮助。在非洲独立运动初期,中国主要…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过商谈,已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达成协议。双方在今天同时发表了联合公报。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是关系到中国主权的问题,早在一九七八年中美两国谈判建交期间,中国政府就明确表示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由于这个问题当时没有能够解决,中国方面提出双方在建交后继续进行商谈。事情很明显,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势必严重损害两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2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与来访的台湾方面陆委会负责人王郁琦在南京举行正式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成立20多年来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笔者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并进行了充分报道。事后,每被问及"张王会"究竟取得哪些成果,笔者总是脱口而出:"见面即成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后,人们对大国关系的变化有这样一种评论,即美国与前对手——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拉近了,但同时与其传统盟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关系疏远了。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暴露了欧美之间的巨大分歧和矛盾,双方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冰点”。大西洋联盟的发展趋势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问:你如何评价朱总理访美成果?答:朱镕基总理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中美两国元首成功实现互访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访问期间,朱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及美国其他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台湾问题上,朱总理阐明了中方的一贯立场,克林顿总统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有关承诺。朱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 WTO 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方承诺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 WTO。朱总理还阐明了中方在科索沃  相似文献   

11.
七八年前,在一次关于中国"和平崛起"问题的研讨会上,笔者就当时欧洲和美国间的争端,提出欧洲对美国说"不",缘由在于欧洲经历20世纪下半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整合后,如今正在复活其历史意志。会议主办者、某学术机构的负责人却对欧洲的前景不怎么看好:欧洲无论对自身还是对世界,谈不上还有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中欧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原因在于中欧双方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存在共识、经济上互补以及双方没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冲突。但是,当前中欧关系面临的一些障碍仍然是我们必须正视并认真思考的问题,比如人权问题、欧盟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来自美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3.
谈世界经济衰长必离不开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因为实力是最具说服力的。以美国为龙头老大的世界经济,就像一张晴雨表,美国阴天,世界就有可能下雨。但今天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经济的增长。世界越来越不能忽视中国的发展。无论是中国“崩溃论”还是“依赖论”,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正在发展强大,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第九次中欧领导人会晤于2006年9月9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中国出席了会晤。欧洲理事会主席芬兰总理马蒂·万哈宁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代表欧盟出席了会晤。2.双方领导人认为,中国和欧盟在过去10年中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欧关系也逐渐深化并发展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认为,加强中国和欧盟关系对中欧长远利益、亚欧合作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双方领导人强调了高级别政治对话和各级别磋商对增进理解与信任、扩大共识和提升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双方领导人欢迎新近建立的定期战略对话机制。这一机制已被证明是双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坦率深入交换意见的有益渠道。  相似文献   

15.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进行了三次,第四次时话将于2008年6月在华盛顿进行。通过对美国发起对话的经济背景和意图进行分析,对当前出现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解析。利用蒙代尔-佛莱名模型为工具,通过对双边贸易趋势等分析,得出中美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的结论,并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美国问题的解决之道进行讨论,从而得出双方应该对话而不应对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西方国家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的关系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同盟模式、准同盟模式和临时同盟模式,而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是这三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欧洲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组织的紧密结盟关系出现了松动,而且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明显的再结盟和解盟的情况。这种再结盟和解盟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简言之,传统上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的密切联系可能会完全成为过去。就未来而言,双方可能会发展一种较为松散的协作或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部分结婚”是时下流行于欧洲情侣间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通常被称为PACS。它规定,如果双方登记为伴侣,短期内必须居住在一起,拥有共同的财产权,如果双方的这种关系能够保持三年以上,那么官方将给予这对情侣已婚夫妇的税率。当然,中止这种关系从法律上来讲就更简单,只要在三个月前告知有关机构就行了。虽然在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但像欧洲情侣一样享受“部分结婚”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同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生活方式对以后的婚姻究竟是利还是弊呢?  相似文献   

18.
问:你对近日举行的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有何评论?答:根据中美两国元首互访时就人权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1月11日至12日,王光亚部长助理与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高洪柱在华盛顿举行了中美政府间人权对话。这是95年以来中美两国首次恢复人权对话。双方就人权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看法,增进了相互了解。双方都认为,中美两国由于国情不同,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对话才是处理和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双  相似文献   

19.
人权问题—直被美国一些人当成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有异,中美双方在人权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摩擦,这很正常。中国欢迎善意的提醒和建议,但坚决反对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一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这就使中美关系的发展首先在两个国家的经贸关系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日益发展,两国的贸易额已由1979年的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97年的428.4亿美元,增长了近18倍,目前,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成为了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与此同时,双方相互投资也在迅速发展,至今我国已批准美国在中国投资项目累计达23250多项,实际投资金额达156.7亿美元,美国的500多家最大企业中已有200多家与中国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美国现已成为对华第二大投资国。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和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对美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合作领域也更加广泛。可以说,中美双方在经贸方面的互补优势是其他任何双边关系都不能相提并论的,而由此给双方带来的巨大利益则举不胜举了。展望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