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12月,我成为了北京市团结湖街道一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从此,我与社区的残疾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从小爱好书画,跟随著名画家学画至今已有20年。我想何不利用自身的这些优势办一个残疾人书画班呢?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我被临江市残联招为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的岗位对我是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新的工作和如何做残疾人的工作还是个门外汉,熟悉的是,我本身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残疾人,觉得和残疾人好沟通.  相似文献   

3.
我本身是一名低视力残疾人,2006年9月,我参加南岗区残联公开招选,成为了芦家办事处北极村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至今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我与社区内的残  相似文献   

4.
正来了,胡总书记来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什刹海温馨家园视察社区残疾人工作。我有幸见到了总书记,向他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还握了总书记的手。总书记鼓励我:"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需要你们这些有知识的年轻人,希望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社区的残疾人服务,也由衷地希望你能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秦主任,我又来'残疾人之家'做手工了,上次的阅读分享会我也参加了,这里真好,像家一样."残疾人余华(化名)说.2020年,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五福家园社区的余华突发脑梗,康复训练后仍行走不便.今年他通过社区残协的助残联络微信群表达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诉求.不久后,社区残协便每天安排志愿者接送他到残疾人之家,与其他...  相似文献   

6.
子云 《中国残疾人》2006,(10):51-51
精明强干的刘翔理事长领我到惠华社区康复训练室的时候,那里的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向我介绍了当地社区康复的情况。惠华社区属无锡市北塘区山北街道,有残疾人95名。为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社区对残疾人进行了全面康复需求调查,社区医生进家入户帮助残疾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康复训练,社区内70%的残疾人得到各种形式的康复服务。我看见大约50平米的康复训练室里有几名残疾人正在训练,这里不仅有相应的训练设备,还建有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专用洗手间,训练室里还陈列着一些可以出租或出借给残疾人带回家训练的简单设备及辅助用具。社区内有30名…  相似文献   

7.
我干了10年残疾人专职委员,一直工作在哈尔滨南岗区大成办事处中和社区残协.这10年里,我发现光靠我们个人能给残疾人的帮助实在有限,于是便与社区残协携手创建“阳光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号召大家人人争当志愿者,为辖区内的残疾人服务,用我们的力量支撑起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热土     
21世纪的热点问题:社区 中国有2000万残疾人生活在城市社区 2000年11月19日,中办、国办发文:加强城市社区建设 2000年8月29日,民政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 2000年12月24日,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 我在这里看见一片——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位肢体残疾人,身高只有1.43米,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不与橡树、松树争高大,不与百花争艳丽.我只是尽力地开好自己的花朵,快乐地做好自己. 清楚地记得九年前的夏天,社区招考残疾人专职委员.我积极报名应聘,并以优异的成绩战胜了其他报考者,当时我心里特别自豪.9年了,社区残协工作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最美好的同忆.这份工作使我充实,使我上进.  相似文献   

10.
我是2007年8月成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中山社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从此,社区里的58名各类残疾人变成了我的服务对象。他们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面对他们,如何面对陌生的工作岗位,这让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还好社区要求我们做到“三必到、五必访”。于是,通过一个月的走访,我摸清了这些残疾人的家底,心里总算塌实多了。我们社区原来有位重度肢体残疾人叫王青甫。  相似文献   

11.
我是2006年4月份担任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康藏路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的,一上任,我就详细研读了《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职责》,并立即着手,在社区内采集了198份信息资料,建立116份康复档案,对社区68名有证残疾人进行了重点调查摸底,基本掌握了他们的残疾程  相似文献   

12.
我叫张天荣,于2006年年初通过竞聘当选为群策巷社区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工作千头万绪,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帮扶、维权等各项工作缺一不可,怎样才能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呢?通过三年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我清楚认识到,只有做到手勤、嘴勤、腿勤三勤,把为残疾人服务记在心中,才能切实为残疾人服好务。  相似文献   

13.
这两天有件高兴事,《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记者竟然来到了我工作的社区,还和我一起走进了残疾人朋友家里,了解她的故事. 说起来这就叫缘分,作为芜湖市刑家山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近两年没少给这本杂志投稿,也发表了好几篇呢.可平时都是通过QQ和电子邮件与他们联系,这回不一样,见到真人了,我这心里特别激动,赶紧拿起相机,把这一幕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4.
我叫李鸣亮,肢残三级,“民心”岗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出现,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通过努力,我成为了2006年第一批竞聘上岗的咸宁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一名听力障碍患者,2007年成为一名社区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刚来社区,我对残疾人情况不了解,于是我决定先把所有残疾人家庭走访一遍。黄姐是重度肢体残疾人,离婚后独居,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她的家,我跑了十几趟,才见到她。第一次看见她躺在床上,我惊呆了——这是我在档案上看到的那个人吗?照片上漂亮的笑脸怎么变得这么愁苦?屋里因为长期不打扫,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相似文献   

16.
我在2008年初来到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社区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上任之初,我对残疾人工作一无所知,面对工作不知从何下手。在社区阎书记、同事们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我逐渐地熟悉了残疾人的各项工作。从残疾人的档案入手一项一项的熟悉,然后通过走访社区残疾人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17.
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残疾人就业和创业服务、社区康复等相关工作.在这里,我介绍一个指导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帮助多名残疾人实现集中安置就业的成功案例. 小段,男,38岁,是一位肢体残疾人,曾多年在外打工.打工过程中,他边学边干,掌握了编织袋制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经济基础.返回家...  相似文献   

18.
一个报警器     
我叫辛宗玲,是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燕山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自从上岗后,就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我本身就是一个残疾人,能为残疾人服务,感到无比的开心和快乐.在我们社区里有47名残疾人,其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残疾人家庭:妻子刘国新,50多岁,自小患脊髓灰质炎,肢体一级残  相似文献   

19.
我叫汪亮,是一名光荣的残疾人专职委员。在短短的一年"专职"工作中,我的感受一点不亚于其他"老专职"。我们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里社区地处拆迁区域,特点是残疾人多,重度残疾人多,老残一体多,一户多残多的"四多"社区。  相似文献   

20.
坚守的幸福     
掐指一算,自2007年考上费城街道残疾人专职干事以来,我已经足足"坚守"了近六个年头,这个岗位在别人眼里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得看得起自己,要有作为。6年了,我累并快乐着!6年多来,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一个参与者、一个建设者,我走遍了全街道所有的村(社区),走访残疾人及其亲属3000多人次,为了方便联系,我每到一户残疾人家中,都把印有我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