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1989年9月,苏州市某中学为宣传第十一届亚运会,在校内推销亚运会奖券。25日中午12时许,初(三)二班学生李某、王某等人去购奖券,李说:“我没有钱。”王说:“我有,借给你一元。”随即王借给了李某一元钱,并叫李代买了一张,两人到了购券处,李买了一二张奖券,一张交给王,一张自己拆看,王拆看的一张未中奖,李拆看的一张中奖一元,李当场兑现后即将所借一元钱归还了王某。此时另一同学向王某借钱。王说“借是不借,要么你替我去买。”站在一边的李某即从王某手中抢过钱,并说:“还是我替你去买吧。”随即挤到窗口买了两张奖  相似文献   

2.
一元钱路费     
李春润 《中国监察》2010,(24):59-59
读高一那年春天,因要来菏泽参加空军招飞行员体检,父亲给了我一元钱路费。中午,我买了一碗胡辣汤,两个烧饼,共花去3毛钱。其余,又如数交还给父亲。 一元钱,现在看已不算什么,可是,在当时却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这一元钱,成全了我童年的第一次梦想,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准普遍比较低。尽管父亲每月能领到40多元的工资,但由于家庭负担沉重,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所以,那次父亲能给我一元钱做路费,我就心满意足了,更没什么奢望。  相似文献   

3.
“一元钱诉讼”与纠纷解决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一元钱诉讼” 本文的分析将从一个个案开始,这就是发生在1998年的“一元钱诉讼”,案件基本情况如下: 1998年,家住山西省的消费者A在北京旅游期间在B书店购买了一本图书,回到住所后发现该书缺页,遂乘坐公共汽车返回B书店,要求换书并赔偿因此支出的一元钱路费。B书店同意换书,但拒绝支付一元钱路费,理由是无此法律规定和行业规定,无法下帐。A遂到该区消费者协会投诉,区消费者协  相似文献   

4.
假如马路上有一元钱,你会低头弯腰拾起吗?可能许多人不屑一顾。但是,有这样一对原、被告,却为了这也许无足轻重的一元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把官司从一审法院打到二审法院,一个坚决要赔,一个就是不赔,所花的精力和财力(诉讼费),大大地超过了一元钱本身。然而,这对原、被告把官司打到了底。1997年11月21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此案盖棺定论。12月4日,原告终于从当地法官手中接过被告赔偿的一元钱。  相似文献   

5.
幽默大王     
匿名举报女儿:妈妈,我给你省了一元钱!妈妈:怎么省的告诉妈妈!女儿:你给我买邮票的钱,我没花!妈妈:怎么没花?女儿:我把你给领导写的匿名信直接送到领导家里了,没用邮票。  相似文献   

6.
"钱就好像是天上掉下来一样,每天无数的人排队往账户里面打钱,多到我都有点怕了."说这话的,叫冯庚辉,他办的游戏网站自从和赌博沾边后,不到一年就像蚂蟥一样,从数千玩家身上吸走6600多万元巨资. "坐在电脑前面玩的时候,真就以为那些游戏金币只是一串数字而已,好像不是用钱买来似的,输掉根本不心疼了."  相似文献   

7.
“一元钱”官司的冲击波令人始料不及,概因其大有争议之处。大部分人认为因一元钱而大动干戈,不仅原告高河垣本人失去职业、劳神破财很不值得,而且给本已负重的法院审判工作增加了负担……因一元钱而使对方损失1300元是人为增加诉讼成本。 而有消费者维权英雄之称的韩成刚先生则持另一种看法——  相似文献   

8.
假如马路上有一元钱,你会低头弯腰拾起吗?可能许多人不屑一顾,但是,有这样一对原、被告,为了区区一元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把官司从一审法院打到二审法院,一个坚决要赔,一个就是不赔,所花的精力和财力(诉讼费),大大地超过了一元钱本身。这对原、被告把官司打到了底。1997年11月21日,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为此案盖棺定论。  相似文献   

9.
《政府法制》1998年第3期《一元钱官司庭审纪实》很有嚼头。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元钱官司值不值得打”的问题,介绍了常州日报开辟专栏讨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破财的官司不值得打;一是认为打官司的目的并非都是为了钱,而是要辩个黑与白,是与非,能输钱财,不输气。就案说案,笔者认为这场官司值得打,但既不是为“钱”,也不是为“气”,而  相似文献   

10.
方菲 《方圆》2020,(7):50-53
杨小军说国庆期间快递太多,忙不过来,只能放在优速快递代收点。桑阿文知道每次放快递点需要自己花费一元钱存放费,非常不情愿下午3点左右,杨小军再次打电话通知李美娟:"我到朱岗子村了,东西可以放在义乌小商品店,但是快递丢了的话,跟我没有关系。"桑阿文在一旁听着,穿着衣服就出了门。  相似文献   

11.
小额诉讼程序之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问题的提出 家住山西省的消费者A在北京旅游期间在B书店购买了一本图书,回到住所后发现该书缺页,遂乘坐公共汽车返回B书店,要求换书并赔偿因此支出的一元钱路费上书店同意换书,但拒绝支付一元钱路费,理由是无此法律规定和行业规定,无法下账。A遂到当地区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通  相似文献   

12.
梁路峰 《检察风云》2014,(11):44-46
罗建在外打工时,曾因抢劫他人一元钱坐牢三年半。出狱后,恶习不改,抢劫钱财,因一元钱车费记恨女拐的司机,并将其骗至一片竹林强奸,杀人灭口。案发后,遂川警方顺藤摸瓜,跟踪追击,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罗建抓获归案。2014年1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由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罪犯罗建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3.
声音·花絮     
声音"中国环境不好,灰尘过大。"——苹果公司对使用不到3个月、价值万元的苹果电脑iMac屏幕就出现了"灰斑"的原因的解释。"我有的是钱,我打死你们,我把钱给你们……"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的许多骗局之所以成功,并非由于行骗者的骗术多么高明,而是受骗者麻痹轻信所致。笔者5月17日在北京海淀区北太平庄300路公共汽车站亲眼所见的猜扑克牌的游戏,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骗局。现将骗局的过程曝光给读者,以作前车之鉴。 谁猜谁准赢 猜扑克牌的游戏很简单:做游戏者拿出五张扑克牌,其中有一张是红桃A,然后一张张扣码在地上。之后,做游戏者双手快速变换码放在地上的扑克牌的位置,观众若能猜出哪一张是红桃A,那么你押多少钱,就能赢多少钱。当然,如果你看走了眼,猜错了,所押的钱就归做游戏者了。 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围观者看来,是最简单不过了。似乎  相似文献   

15.
周鑫  李利军  王铭辉 《法治与社会》2006,(11):80-80,F0003
某地一大饭店刊出优惠大酬宾的广告;澳洲大龙虾1元钱一只,洋酒1元钱一瓶,令众食客闻之大喜,蜂拥而至。待吃饱澳洲大龙虾,喝足洋酒买单时才发现,店家并未按一元钱结账。找来经理论理,经理笑答,1元钱一只澳洲龙虾,一元钱一瓶洋酒都没错,  相似文献   

16.
医院奇闻     
清高的中国人觉得钱有股子臭气, 称之为"铜臭"。俗气熏天的美国人觉 得钱香得很。三岁小孩就会说"我爱 钱",大人们更是常常兴高采烈地将肮 脏的票子贴在情人专用的双唇上亲吻, 啧啧有声,狂呼:"噢,噢,我爱钱!" 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是天下为公。美 国人的毕生追求是弄满钵满罐的钱。所以 中国号称礼义之邦,美国自诩金元帝国。 美国人讹钱的法子,中国人一辈子 也想不出。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一元钱的官司”刚刚落下帷幕,在四川,因列车服务质量低劣,以王奇为代表的52名消费者向铁路有关部门索赔“半分钱”。  相似文献   

18.
两年“潜伏”某游戏网站,利用网络漏洞修改消费点数牟利四百余万元。近日,南京玄武警方经过缜密侦查,终于挖出了这名异常狡猾的顶级黑客——徐放,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大学,在读博士,从事能源研究。徐放落网后交代,他入侵游戏网站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钱,而是将其视作对自己计算机水平的一种检验,“我就想看看,以我的水平,要多久才会被人发现,我认为警察永远找不到我”。  相似文献   

19.
黄莎  乔等一 《方圆》2023,(7):42-45
<正>这名男子问陈思娅平常在游戏中玩什么位置、战绩如何等,她一一回答了。说到包月,男子也放出“支付宝余额有多少就给多少”这样的狠话,还信誓旦旦地说,只要陈思娅每天能空出固定的游戏时间,钱都是小事“我玩游戏找陪玩,可不想今天一个明天换一个,我就想找个靠谱的,要玩就玩一个月。钱,你放心好了,都是小事……”年轻的陈思娅是一名游戏陪玩,那天她碰上的这个玩家出手相当阔绰,不仅开价比市场价高,还少见地提出要“包月”。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的法治观念有所增强,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手段获取救济。但有些人打官司的目的只在讨个“说法”,“出口气”,“争个理”,而不在乎索赔多少物质利益。有的人想表明自己告状旨在维护个人的权利与人格尊严,而不是为了钱,因而申明只象征性地“索赔一元”以避嫌。这种“一元钱”的官司,所在多有,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新闻。有的论者对这类“索赔一元”的官司提出质疑,认为这虽然也维护了个人的权利,却不足以给侵权者应有的惩罚和教训,客观上反会削弱法律的惩戒作用。这一论点是有见地的。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