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TPP的目标和内容,梳理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参考我国的学者观点和官方立场,经过综合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TPP与我国多边和区域一体化战略的目标并不矛盾,它们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而TPP的有些内容,在我国的战略中虽然没有专门提及,但是在其他重要政策中都有明确计划;我国应积极加入TPP,其对我国战略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借鉴作用.我国应开展对TPP的全面研究,逐项对照我国经济现状与战略目标,制订可行的加入谈判方案.作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内容,我国应通过加入TPP与美国一道承担起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具体而言,中国应该将自贸区、“一带一路”和TPP规则进行研究和总结,在WTO提出“多边化”的建议,为WTO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各成员经济体的共识。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强的国家,日本对促进东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日本的这种作用有其内在局限性,在克服日本的这种局限性上中国具有天然的潜在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崛起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并存,而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走出一条与世界其它地区不同的独特发展道路。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深入,三地的经济一体化需要法律上的合作,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呼唤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2,(2):111-112
在全球经济一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时期,我国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成为其中一枝独秀,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来的,粤、港、澳三地之问的法律冲突问题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的羁绊.延承“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遵循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原则,努力构建完备的冲突法、实体法以及相应的法制协调机构,为粤、港、澳区域的法律冲突问题提供一套长效解决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丰明 《现代法学》2006,28(1):138-142
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在国内达成并执行区域性经贸安排,既有法律上的适当性,又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CEPA的模式作为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具有经济层面的重要意义。借鉴国际上FTA的经验,将会对两岸四地经济贸易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渐进式的经济一体化路径,必将有助于促进祖国的统一和强盛。  相似文献   

6.
曾炜 《时代法学》2004,2(5):52-59,115
目前 ,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如火似荼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以区域一体化为最。经济一体化必然会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应变革也是保障经济一体化成果并促进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适应和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各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 ,国际法不断地国内化 ,反过来国内法也不断地国际化 ,这种互动使得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界限不再清晰 ,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不断朝着日益趋同甚至统一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李仁真  庞永三 《法学论坛》2006,21(2):133-138
GATT/WTO的制度缺陷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形式和内容的发展更加明显,由于缺少权威的组织机构、无条件和自动适用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以及受谈判方数目的影响,两者出现了此消彼长的趋势;GATT/WTO在规范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实体上、程序上和规范经济事物中的附加困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国际经济法的贡献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各主权国家中继续强化了国际经济法的普遍原则,扩展了国际经济法调整的领域,改进了调整的方式和效果,同时也为国际经济法整合区域经济组织与多边贸易体系产生了结构性动力。  相似文献   

8.
吕品 《行政与法》2013,(11):64-67
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已成为相关各国的一项基本共识.本文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各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因素,并对中国应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涌起,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也在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本文试就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和法律保障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崇利 《法律科学》2002,(5):116-127
经济一体化必然推动各领域国际经济法律规则的内部整合及其与有关社会领域国际法律规则的外部连结。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助于形成内外联系紧密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然而,究其实质,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发达国家利益驱动的结果,因而,发展中国家应力争对该一体化进程实行适当的控制。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也要求对国际经济法律问题采取综合研究的方法,并更为广泛、更为密切地涉及国际环境法、国际人权法及国际劳工法等其他相关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1.
邱润根 《河北法学》2005,23(3):142-146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加入WTO标志着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在经济全 球化背景下,中国现有的银行业经营体制必将面临根本变革。这种变革既是对其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其 经济透视、法律分析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合作再度呈现出活跃迹象,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区域自由化进程大大加快。对当今世界而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并存的重要趋势。在区域合作的动机、方式、内容、范围等方面均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必然对我国经济产生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正在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和格局,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内在矛盾,因而迫使东亚国家致力于不断加以探索和创新.从其发展趋向来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从目前以对话协商为主走向制度化和一体化道路,逐步实现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乃至经济共同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China’s economic rise on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ncludes that the emergence of China a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conomic power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mainly through four channels: being a main importer and FDI destination country for most Asian countries under the processing export pattern; the renminbi’s more active image in the regional currency cooperation and its potential role as one of the core regional currencies in the future;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political affairs and having an increasing potential to be part of the political core power (together with Japan); the demonstration and stimulative effects made by the motion of the FTA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Liqing ZhangEmail:
  相似文献   

15.
The economic crisis challenges the integration polic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reduces its soft power. Developing from a discussion on cultural values, cultural diplomacy is proposed as a way for the EU and its member states to addres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crisis on their soft power and integration process. Cultural values, identity issues, top-down and bottom-up stakeholders, policies, and prospects for cultural diplomacy are explored with a focus on Greece. A proposal based on the balancing of sociocultural with economic principles is presented as a conclusion that would address soft power deficits and further EU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estion whether and in which respect agreement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ffect th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by individual countries. We focus our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n the agreement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 We find that these agreements primarily restrict a country's choice among possible instruments to achieve a certain environmental level or target, but do, in principle, not restrict its choice with regard to the environmental target or level itself. We also show that this type of restriction is likely to benefit the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as a whole because it tends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e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Switzerland illustrates this point.  相似文献   

17.
孙宝洪 《行政与法》2014,(12):121-125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主的体制、较低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农村产业不合理结构、差距明显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制度的缺陷影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应以促进城乡农业经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建设与管理一体化为路径,加快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