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助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中国矿产开发与环境破坏现状,分析了完善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速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补偿、生态修复的配套政策及法规,研究生态环境补偿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生态环境补偿筹资体系,建立生态修复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科技创新平台,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科学转型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徐州矿区矿产开发与环境破坏现状徐州矿区是我国开采历史最为悠久的矿区之一,也是我省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全市有大、中、小型矿山企业34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年矿业  相似文献   

3.
政策信息     
《政策》2008,(1):61-63
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环保总局将在四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部分矿产不再允许外商投资开采;九部门联手构筑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严防开发商囤积土地搞垄断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生态保育的基石,如何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减缓保护区设立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促进自然保护区健康和谐发展是限制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生态补偿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各博弈方策略的演化方向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并与博弈双方支付矩阵的参数相关,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金额、降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本、提高自然保护区因保护而获得的综合效益、加大社区居民不保护及管理部门不补偿的监管力度,有助于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政策,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各利益主体参与和合作,有利于实现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三江并流地区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上游地带,是属于全国仅存的几处天然林资源地区之一.近20年来,当地的天然林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根据云南大学唤青社2000年7~8月对该地区的徒步考察,针对这一地区存在的薪柴消耗、畜牧业发展、矿产开发、旅游开发、森工企业对天然林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形式,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教育投资、实行矿产开发中的生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提高群众环保意识等天然林保护对策,以促进西部环境保护和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矿产开采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及众多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制度。对当前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萱 《人大研究》2007,(8):44-44
国土整治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当前,伴随着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此,有关国土整治的地方性立法也应纳入视野。众所周知,在西部,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产的开采加工不仅要以土地为载体,土地的用量需求大,而且还表现在,矿产开发对资源的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深,矿产资源开采后废弃地多,土地生态恢  相似文献   

8.
黄金矿产是国家极其宝贵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当前大量的个体采矿者涌入黄金矿山和勘查矿区乱采滥挖,严重影响、干扰了金矿企业的生产和勘查矿区的正常工作,不仅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和生态平衡,而且扰乱社会秩序,助长走私和倒卖黄金等非法行为,有的酿成了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为了加强对开采黄金矿产的管理,保护国家的宝贵资源,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最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生态补偿机制科学与否.不仅事关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且事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把一江清水送下游,  相似文献   

10.
刘桂梅 《辽宁人大》2008,(11):35-35
抚顺县铁矿石储量丰富,全县共有33家铁资源开采企业,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中的10个乡镇,共有38个铁矿石选场。截至2007年年底,全县矿产开发业实现产值35亿万,实现增加值17.2亿万,占全县税收总额的70.9%。矿产资源开发业已经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调节和配置利益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生态补偿机制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财政补贴为核心、以市场运作和社会捐助为补充的传统村落生态补偿机制,但仍面临产权制度、法律体系、价值评估和补偿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困境。我国应建立以完善的法律保障为前提,涵盖前置定位机制、补偿运行机制、保障反馈机制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12.
煤矿资源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煤矿产权制度不科学会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煤企之间、煤企之间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造成官商一体的政治生态和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煤矿开采的不当行为又会产生危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灾害、贫富分化、社会冲突等资源诅咒,导致资源型地区陷入难以自拔的治理困境,需要通过产权改革为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提供动力。本文运用博弈论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企之间的相互博弈及其策略选择空间,探索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3.
胡挺  周敏坚 《求索》2007,(10):4-7
如何协调不同房地产产业生态中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将是房地产产业生态的价值创造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视角通过构造房地产产业生态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产业内部动态决策过程;通过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模型讨论其价值创造过程,并分析影响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的因素;最后提出能力均衡机制和规制机制以优化房地产产业生态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14.
为规范矿产资源开采,充分发挥自治区的矿产资源优势,维护生态安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以规范矿产开采,确保资源开发可持续为主题的2011年天山环保行活动。6月20日至7月3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吉甫率领执法检查组,赴吐鲁番、哈密、阿勒泰、塔城四地,就自治区人民政府执行矿产资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活动期间,检查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8,(5):7-8
通过强化“生态补偿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补偿能够及时得以落实,起到削减官员的”数字政绩”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形成与”环保影响经济论”进行抗衡的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陕政办发[2017]7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6]31号)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我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经省政府同意,制订以下实施意见。一、主要目标到2020年,实现森林、水流、耕地、湿地、荒漠、矿区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因此有必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其理论基础。笔者从生态学、经济学及法学这几个学科领域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地租论、耗竭补偿论、外部性理论及环境公平理论,从而探寻这一制度获得社会认可的理论根源,为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相关政策工具和具体制度的建立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日前.招远市人大组织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对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人员深人到玲珑金矿等矿区,对矿区生产经营、安全监管、矿山体制及是否存在乱采滥挖、越界开采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  相似文献   

19.
傅晓华  赵运林 《求索》2013,(6):5-7,18
流域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流域农业系统中,社会、经济与生态因子之间以及这些因子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流域农业系统要素与结构分析,要达到流域农业系统的功能耦合。就必然要进行生态补偿。流域农业补偿是多元化的补偿。补偿的核心是水资源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即流域农业水资源的受益方要支付相应成本,受损方要得到合理的补偿。以湘江流域为例。分析生态补偿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究湘江流域农业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渝国土房管规发[2017]4号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各分局,机关有关处室:为汲取永川区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0.3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深刻教训,及时发现、查处矿山越界开采行为,有序规范矿山复产程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及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现对存在超越批准矿区范围行为的矿山提出以下处置意见。一、对超越批准矿区范围行为的处置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是指超越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划定的可供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井巷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