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28日,原广州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曹云屏在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周言久等人的陪同下,到安徽省黄埔同学会参观并与部分黄埔同学子女晤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敏看望了曹云屏一行及在座的黄埔亲属们。曹云屏的父亲曹渊,是黄埔一期生,安徽寿县人。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营长,于1926年9月攻打武昌时牺牲,年仅24岁。曹云屏对黄埔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随同他来皖的曾庆榴教授(原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搜集黄埔同学的资料。聚谈中,黄埔亲属共同缅怀了曹渊烈士的功绩,表达了对革命前辈的由衷敬意。表示今后…  相似文献   

2.
《台声》2020,(2)
正1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有关国家高官祝贺台湾地区选举事答记者问。有记者问: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后,美、英、日本等一些中国建交国的高级官员向蔡英文表示祝贺,中方对此持何态度?耿爽说,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一个地方事务。有关国家的做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他说,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反对中  相似文献   

3.
温天鹏 《统一论坛》2020,(1):78-80,F0003
2019年8月,九州出版社出版了陈星教授、吴宜副研究员的新著《民进党政治生态研究》。本书是在陈星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进党政治生态及趋势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2020年1月,在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连任成功,与此同时,民进党在立法机构民意代表选举中取得胜利,民进党再次实现全面"执政"。从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其就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致使两岸关系不断恶化,台海局势日趋复杂,对于祖国大陆的反"独"促统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较大优势战胜得票率为45.63%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的胜选连任,正如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代表处处长包道格在选前所言,岛内外各界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5.
2012年伊始,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吸引了包括大陆媒体在内的众多媒体。1月14日,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再次当选。回首近二十多年走过的路,尽管不无曲折,但台湾经济社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探讨台湾的进步是个太过宏大的命题,在选举尘埃落定后重读《野火集》时,我对此又有了些新的感  相似文献   

6.
远声  廖加强 《黄埔》2006,(2):64-64
《黄埔》杂志编辑:新的一年刚开始,读到2006年《黄埔》第1期,使人十分高兴与喜悦。在编辑部全体同志辛勤劳动努力下,有着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和广大读者的支持,杂志页数增多,内容更加丰富,绚丽多姿,封面和版式设计更显大方。编辑部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实现,争取提供更多稿件,让编辑部选用,实现共同的理想,使《黄埔》杂志成为一朵精神文明之花。新春伊始,对编辑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浓浓的敬意。深深地热爱我们的《黄埔》。麦成坤(十八期同学)河南省88岁的十四期同学郭宗昌1月19日给本刊寄来贺年片,他在贺年片上写道:我收到了2006年第1期《黄埔…  相似文献   

7.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32-35
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同胞选择继续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揭晓,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赢得台湾民意机构过半席次。选举结果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台情扫描     
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果揭晓1月11日,2020年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结束。民进党延续此前“全面执政”的态势,国民党重返执政功亏一篑,“第三势力”有所壮大发展,形成“一大一中多小”的政治格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部分,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得817万186票,得票率为57.1%。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3)
正蔡英文在1月16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大胜,民进党同时赢得"立委"选举,获得"立法院"的多数席位。台湾新的政党轮替成为现实,国民党将再次成为在野党。自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后,民进党再次上台就已经成为台湾普遍的政治预期。为确保平稳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一年多来蔡英文说话谨  相似文献   

10.
<正>巴拉圭是当前台湾地区在南美洲唯一的“邦交国”,也是台湾地区仅剩的13个“邦交国”之中面积最大的国家。2023年总统选举中,反对党(蓝党)候选人、阿莱格雷(Efrain Alegr)提出如果他赢得选举将考虑与中国建交;与之相反,执政的保守派政党(红党)候选人培尼亚(Santiago Pena)则声称,若他赢得选举,与台湾地区的“邦交”将不受影响。4月30日培尼亚当选,这显示短期内巴拉圭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不会改变;但从长期看,巴台关系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培尼亚在红党党内初选前亦有过与中国建交的考量,这显示其涉台政策并非一成不变。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3)
正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1月16日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全文如下:我们注意到台湾地区选举结果。近8年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与两岸同胞携手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建构两岸交流合作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2.
埔编 《黄埔》2011,(1):65
近日,台湾的九旬黄埔老兵王柏性给本刊寄来了他亲笔书写的对联:"统一论坛真善美黄埔杂志满庭芳",以表示自己对《黄埔》《统一论坛》两刊同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机构选举1月12日揭晓,结果以“蓝营大胜”、“绿营惨败”而落幕。3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接踵而至,这场选举不仅关系到岛内蓝绿两大阵营诸多政治人物的命运与前程,更关系到弊案缠身、执政无能的陈水扁的身家性命,因此,从现在开始是陈水扁做最后疯狂的机会。一位美国官员将其归结为三句话:绑架“新总统”及台湾选后的“政局”;搅乱政局为其贪腐官司脱困,挑衅大陆害台湾。  相似文献   

14.
回顾与展望     
《黄埔》2008,(3):1-1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日。 20年前,在《黄埔》杂志的创刊词中,编辑部开宗明义地宣示了本刊肩负的重任,这就是“如黄埔军校初期曾经创刊的《黄埔日刊》、《黄埔潮》、《革命军》、《中国军人》一样,《黄埔》将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黄埔军校精神,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今日,《黄埔》肩负的重任是什么呢?黄埔军校一期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为本刊创刊题词昭示了《黄埔》的任务:‘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7日,国民党、民众党同日确定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国民党征召新北市长侯友宜,民众党提名党主席柯文哲。此前,4月12日民进党已早早确定提名赖清德,从民调数据看,三人支持度接近,不同以往蓝绿对峙格局,台2024选举初步呈现“侯、赖、柯”三人混战态势。主要政治势力完成候选人提名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于明年1月13日举行。此次选举是中美博弈日趋激烈、台湾政治发展演变进入关键阶段的一次重要选举,其结果广受关注。随着,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等主要政党候选人提名完成,选举竞争态势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6.
3月22日,台湾地区举行了选举,马英九和萧万长以压倒优势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地区的选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选举的结果是国民党的候选人获胜,民进党候选人大败;“入联公投”、“返联公投”都没有获得通过。上述现象是发人深思的。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8,(3):46-47
3月22日,台湾地区进行四年一度的领导人大选,结果是国民党推举的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当选。同时举行的所谓“入联公投”及“返联公投”因投票人数未过半而未获通过。这次岛内的大选引起全国各地黄埔同学的密切关注,选举结束后,不少地方的黄埔同学会举行了座谈会、研讨会,同学们对选举结果和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戴澄东 《黄埔》2012,(2):11-12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争取领导人的选举,在熙熙攘攘的声浪中,以马英九先生赢了,获得连任而结束。这次选举国民党之所以能够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岸政策获得大多数台湾民众认同。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7,(2)
正一位热情好客的长者2015年我曾在《黄埔》杂志上发表《殷显政的黄埔人生》一文,不久之后,收到杂志社转来的一封信件。来信者是《黄埔》杂志忠实读者、黄埔21期毕业生、现任四川凉山州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的刘志祯(刘中心)老先生,因我文章中记述了殷老在鲁干班的一段经历,与他颇有相似之处,引起了他的共鸣。此后一年之中,我一直与刘老先生保持着书信往来,大致了解了他非同寻常的黄埔经  相似文献   

20.
1月19日,龙年春节将至,北京街头充满着回家过年的节日气氛。而此时,几位黄埔老人却冒着严寒来到了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热烈讨论刚刚过去不到一周的“1·14”岛内选举以及今后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