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惊呼"狼来了",到拿来我用并逐渐走上媒体融合道路,应该说,多年来,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始终在积极探索应对方式。但是,一些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不但没有带来的1+1>2的发展预期,反而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陷入互拖后腿的尴尬境地,这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冷静思考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2.
周安华 《群众》2014,(11):46-47
<正>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快速壮大、传统媒体不断转型升级的历史情势下,科学弥合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缝隙",加速媒体融合以提升当代媒体自身多元传播力,已是摆在今天媒体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而在主动拥抱新技术中"云"化、"终端化",在交互传播和即时传播过程中,介入内容生成,自主实现内容的持续性生产和增值,对于媒体融合战略中的新旧媒体而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任务、工程和职责。然而,在这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媒体融合是一个大工程,融合可以开阔思路,融合能拓展空  相似文献   

3.
郭慧  黄伟佳  凌华 《新东方》2013,(6):63-66
因网络而兴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力最强的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壮大,给党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提高运用各种媒体的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提高领导力建设的重要部分。笔者对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现状及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始了对大众生活的渗透与改变。时代为"90后"大学生打上了"移动互联"的烙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正从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等多方面建构着新的"微"生活方式。包括手机在内的网络新媒体社会责任已然应当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议题,我们需要肯定新媒介在对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当时刻警惕生活方式变化中的负面效应。政府、移动互联网企业、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均因新媒体的特质而成为社会责任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以求共同营造适宜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良好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工人艺术团"创作出大量表达新工人心声的歌曲,其歌词具有口语化、叙事性特征,演唱方式采用方言和合唱。这种主流文化之外的"刺耳"音乐既来自新工人的自我情感表达的需要,又来自其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呼吁,同时在知识分子、政府、大众媒体、新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协助下,传播逐渐广泛。"新工人艺术团"的产生顺应了当代中国工人在当下的自我表征需求,成为新工人文化发展的典范,推动了新工人文化在全国的传播。"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一方面展示了当下新工人自身艰难的现实处境与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新工人文化实践所表达的时代经验为大众提供了认识当代中国的镜像。"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工人状况,甚至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种症候,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能为我们理解新工人文化及其复杂语境提供了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无疑是很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这需要立足于三种维度进行分析,并把它们统合起来。第一,结合其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具体分析,其理论特质表现为四种统一,即问题导向与问题意识的统一、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互动统一、人类关怀和民生情怀的统一、综合性分析和辩证性思考的统一;第二,结合其理论属性概括分析,其理论特质表现为六"性"合一,即科学性与系统性、实践性与时代性、价值性与革命性融为一体;第三,结合其理论效度概括分析,其理论特质表现为八"度"共存,即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厚度、有亮度、有温度、有风度、有气度。全面准确理解这些特质,有助于相应的形成深化和贯彻它的主要理路。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协公报》2013,(6):11-12
<正>近年来,各类极端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其背后都有一个鲜明特点——网络新媒体成为事件爆发的重要推手。随着手机、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新兴媒体迅猛发展,我们已加速进入新媒体时代。如何顺应新形势,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了党委、政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一、新媒体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的冲击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21,(1)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既有其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统战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新媒体平台投入不足等困境,这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统战工作的"意见领袖"、全面抓好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以及促进新媒体载体创新等,不断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考察共青团的微博微信,论述了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即应用社会化媒体策划主题活动,调动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对青少年群体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回应、有效引导;把握青年呼声、回应青年诉求,建设"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组建共青团"网军"队伍;借助新媒体推出青少年典型等等。然后对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反思,发现其社会化运作不足;共青团利用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时,角色定位错误;共青团主要依靠体制内动员,群众动员不足。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二是以青年需求为本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来,"‘90后’遭遇年龄危机"等类似话语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刷屏"句式,这一表述兼具情绪宣泄与调侃意味,侧面印证了"90后"群体对于年龄的敏感与焦虑态度的真实存在。由此,本文基于16个访谈个案的分析,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年龄焦虑的触发机制、表现形式、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建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年龄焦虑实质上是与生理年龄相关联的角色预期担忧,既受到微观层面的家庭背景与自我期望影响,又有其深刻的社会性根源,包括社会转型、教育年限延长、网络技术革新、生育政策变化、就业经济形势变动等等,经由网络社群的调侃共鸣与媒介呈现,形成了实质性的群体性焦虑心理。研究这一焦虑状况对于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特征,破解社会焦虑现象,提升青年面对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33名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获得途径以及效能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所获文本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诠释。结果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评价中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比较标准;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成功经验和特质归因获得;其在女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归因倾向方面都发挥作用。“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作为其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的。[1]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与行为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行为反应模式以及将知识、技能转…  相似文献   

12.
吴刚 《重庆行政》2014,(3):94-95
正什么叫新媒体?新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也就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也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近年来,我国电脑上网、手机上网、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13.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大学生"宅"现象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其直接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宅"现象、新媒体、大学生群体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新媒体为切入点,综述出新媒体境域下大学生"宅"现象的研究状况,并从概念、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概念,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离不开对"自我主义"的思考。"自我主义"是一种以己为中心、主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原则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思维方式,包括"外推"与"收缩"两个方向:"外推"是由私人性向公共性的扩展,而"收缩"是由公共性向私人性的回归。"自我主义"之"外推"在理想层面表现为儒家的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往往依赖于精英人物的克里斯玛特质,难以在实践层面构成"自我主义"之"收缩"的广泛制衡力量,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社会信息"传播的基本含义,从方位、渠道和载体等方面介绍了"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分类法,以及模式研究的类别特征,并具体说明了新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模式研究的新趋势;最后讨论了传播模式的演变与我国当代媒体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松州》2015,(3)
<正>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人民群众有了新期待,"四个全面"的提出正当其时。自人民日报重磅推出《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度对"四个全面"论断进行全面梳理和权威定义以来,特别是新媒体的助推,"四个全面"一时间飚升为网上高频热词,也迅速成为人们日常交谈的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宿舍"宅"现象急剧增加。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宿舍"宅"是一种后亚文化症候,它的形成是世代效应和时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折射出多元价值观念滋养、独处生活惯习助推、新新人类话语建构、现实生活挫折倒逼和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等多重社会结构性力量对个体行为的形塑,并由此型构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即长时间地待在宿舍之内,以即时性乐趣替代真实的生命体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进行数字化生存。从表面来看,大学生宿舍"宅"是一种具有共性的生活方式,但共享这一生活方式的不同大学生主体却存在多样化的自我体验,既包括舒适感和成就感等积极的自我体验,也包括孤独感、挫败感、焦虑感和负罪感等消极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8.
霍生平 《求索》2012,(1):69-70,6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具有"生态经济人"的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特质,生态农民这种特质的生成,需要构建生态农民的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民的的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需要以生态资产长期经营权、投资增量权、财政金融支持、生态社会效益贡献的精神回报等构建生态农民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与全球化进程趋于同步的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特质,更具备"世界性"因素。达成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是"对话",不仅要与"自我"传统对话,更需要与"他者"场域对话;不仅要反思"自我",更需要尊重"他者",进而获得并奠定全球"对话者"的地位。基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一脉相承的意义上,中国网络文学的全球化进程及其根本路径在于实现"网络文学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层面的考察,对其类型本质属性——内部功能形态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核心向度。其中包含对"动物叙事"各个情节功能项的分布、排列及其特质与价值规约的必要阐释,"起因与前兆"功能项即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所在。有必要对人类与动物分别承担叙事主语的角色担当不同情况加以区分:把动物作为受难者,即"动物陷困"的起因与叙事前兆作为考察的核心基准,探询忍受生存之困,误入它境,目睹亲友之死三类核心功能表征;把人类作为受难者,其"陷困"情境设置及其叙事逻辑中,可推导出"重塑"、"遗失"与"允诺"功能项各自设置的方式、特质及其意义所指。这样的研究范式为后续研究中包括"陷困过程"、"解救过程"与"结局预设"等功能项的阐释做出必要的回应,最终也将导引出对动物叙事深层结构的发掘与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