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人类社会开启自由追求的新篇章时起,个体就在不断围绕社会情境变迁而从事操劳活动,并发展出“原初自由”“社会人自由”以及“可理解的自由”三种类型化情境形态理念.以具体现实为关怀取向的社会学,自然也无法避开学术认知与自由情境之间的建构纠缠关系.如何理解个体所置身的社会生活情境抑或个体所珍视的情境自由理念,成为社会学家面向具...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改变了社会生态,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民活动,而且,新媒体扩展了"冗余"作为技术名词的含义,正在创造以之为名的新文化。冗余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当用者和备用者之间的理解和宽容,在于当用状态和备用状态的相互促进,在于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两种人生理想的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3.
刘成志  暴景升 《前沿》2013,(11):38-40
在自媒体时代里,自由、开放的媒介环境使得媒体的视角逐渐向政治生活领域转移,公共权力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将从自媒体的内涵及自媒体带来的变化、自媒体对公共权力监督的特征、自媒体对公共权力监督的现状与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使人们对自媒体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希望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权力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整体主义的文明观念和文化史的谱系学方法,可以发现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乡村衰落问题,始于近代的乡村衰落根本上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衰落,内因在于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将生产经营作为事业而非产业。从洋务运动到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做了艰辛准备,但并未完成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因此,解决乡村文化衰落的问题需要重建乡风文明,这并不要求改变乡村文化的农业本色,而是要按照科技化、资本化、企业化、市场化等的产业化要求改造传统农业,将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作为根本出路,进而通过发展股份制农业企业,再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乡风文明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访谈研究将受访者的新媒体情感划分为热恋、依赖、平淡、无奈、厌恶五个类型,认为对新媒体功能的体验促使青年形成相应的情感,青年对新媒体的情感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改变,并进一步指出,青年新媒体情感是存在着差异的,是错综复杂的,是由新媒体与青年的关系决定的,是发展变化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生存方式,了解和掌握青年新媒体情感,才能够有效地运用新媒体服务和引导青年。  相似文献   

6.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反映.从中国社会发展史的长时程看,若以五四运动为界,此前的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在漫长的赓续演化中,历经了五次历史性转折,展示出一条既有内在关联性和继承性,又有阶段性差异和不同特点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献忠 《青年探索》2009,(4):59-61,75
青年自组织是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以民间组织形式存在的社会组织。在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公民社会悄然兴起的背景下,分析青年自组织的生成原因与特征,研究青年自组织的功能与绩效,探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空间及趋势走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为民众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新手段和更加便利的条件,因而成为当代民主政治的推进器,推动着当代民主政治的功能结构、形态模式、运行机制的巨大变革.但是,新媒体由于其传播特性,又会产生诸如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数字鸿沟等现象,对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探讨新媒体与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关系,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智锦  李艳红 《思想战线》2011,37(6):112-117
针对中国403家草根NGO(公益组织)机构的新媒体使用状况的统计调查表明,中国公益组织之间的数字硬件鸿沟(digital access divide)并不明显,但是却存在数字媒体应用鸿沟(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divide),主要表现在不同公益组织在对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的采纳上存在差异。这种应用领域的鸿沟存在于不同服务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服务对象的公益组织之中。组织的规模、宣传资金的多寡以及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知,都对其采纳和使用新媒体有正向作用。互联网时代公益传播的新局面,将取决于公益组织能否积极迎接新媒体技术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数字应用能力,以弥合数字应用鸿沟。  相似文献   

10.
蔡岚  丁凯利 《岭南学刊》2020,(4):50-56,63
政务新媒体矩阵是指政务新媒体向多种模式互动及多介质互融转变,形成包含网站、两微多端等在内的跨媒体形态的传播矩阵。通过梳理共青团中央新媒体矩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知乎、B站和抖音的传播现状、平台定位、受众特征和内容类别等,发现其新媒体矩阵中存在着权威消解下的冷处理现象,低原创率背后的同质化难题以及矩阵扩张中的人格分裂危机等困境,因此,新媒体矩阵的未来发展要以制度树立权威,做疑声的回应者,要深度利用平台,当好内容的创作者,要注重解决身份矛盾,选好后台的运营者。  相似文献   

11.
权力研究一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领域和研究范畴。本文试图从意向性的视角对社会科学中的权力研究作一个大致的解读,这无论是对权力的知识谱系的梳理,还是对学科的学理逻辑方法论的理解,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历史"的宏大场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全新的创造性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伴随着批判与还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探求并生成着一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新的政治生态和文明样式,积极倡导"和谐世界"新范式以实现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个性特征"日趋显现和成熟,而"成长的烦恼"也相伴而生,唯有继续创新发展谱系,丰富话语,实现超越,才能规避各种风险,迈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翠娟  简敏 《重庆行政》2013,14(1):36-38
正如马克·佩恩和E·金尼·扎莱纳在《小趋势》中所言,共同性和差异性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在新的条件下新的差异不断发生促使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相近的个体不断形成小群体、小趋势,并且这些小趋势日渐发展为常态。[1]青年自组织正是在非政府组织、网络技术等迅速发展等背景下逐渐兴起并逐渐发展为社会常态的。作为一种自发性自组织,  相似文献   

14.
谭毅 《青年探索》2016,(1):34-41
新媒体是共青团进行青年动员的基本工具和要素。从媒体发展逻辑、工作对象和工作主体三个方面来看,运用新媒体组织动员青年有其必要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的组织化动员不同,新媒体时代的青年动员是一种社会化网络动员,动员的主体、客体、类别、载体、信息传播模式、渠道、地域、环境和策略等要素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目前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存在不少问题:动员主体的职能定位不准确、资源缺乏,动员主体与客体关系趋于割裂,动员策略存在缺陷等。要改进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动员青年的效果,必须合理定位共青团新媒体的功能,充实共青团新媒体动员的资源,弥合动员主客体之间的裂痕,改善现有的新媒体青年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点,改变了传媒生态的格局,也引发了我们党的执政环境、社会管理环境等的巨大变化。对互联网的认识缺失、驾驭不适,以及对网络舆情的掌控和处置能力的不足,导致舆论风暴频频发生,影响广泛,教训深刻。在自媒体时代,要强化舆情意识,改进工作机制,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青年自组织及其参与社会建设所呈现的行为特征既非一种为成员提供庇护的小共同体路径,亦非纯粹以第三部门弥补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而是以其主动性、选择性、联合性和部分竞争性等行为特征彰显出基于趣缘和事业双重追求的群体性聚集方式变化。当前,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和有产者社会责任增长以及公共社会的逐步形成是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三轮驱动因素,其三方汇聚点是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工作交互点。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既有一定的正向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可以从吸纳式管理、项目对接、阶梯式培育等方式入手,寻找引导青年自组织有序和谐参与社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构建了一类以空间使用和空间生产为目标的社区自组织。本研究对“706青年空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考察了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新型青年自组织。研究发现,首先,以706为代表的新型青年自组织以去中心化运营形式为基础,以组织共识为纽带,以内容服务和社交服务为核心,吸引了城市中的青年创意阶层进行文化创意消费。其次,706通过移动主体的行动者网络,再造了一种“有人心却无固定组织”的流动公共空间。此外,706还融合了线下社区和线上社群、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以再现、模拟的方式将媒介公共空间化。借由上述空间形式,706促进了空间关系的再生产,从而反作用于青年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俗文化,即民众的知识。知识总是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关,其生产、使用、传播以及接受等都具有社会性。知识是地方性的,因而也是未完成性及开放性的。非遗制度是一种国家主导的知识谱系构建。国家级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所占比重很大,正说明作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因其组成的多元而具有多样性的文化。通过国家主导的赋权制度,差异性存在的地方知识获得了同样的身份,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内地—边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方面的差距。边境地区非遗与内地非遗具有共同发展的耦合关系,与他国边境地区的文化也可能形成良性互动的耦合关系。双重耦合关系使文化共生关系有可能建成并有益于人类智慧共享。  相似文献   

19.
苏宇 《人民论坛》2015,(5):158-160
文章从探讨青年网络自组织产生及发展的现象开始,着重考察了青年网络自组织积极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兼顾分析了其社会功能中的消极部分。青年网络自组织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事物,如何做好对青年在网络自组织内的行为引导,最终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地发展和广泛普及,特别是3G手机的应用,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的深刻变革,使人人、时时、处处上网成为可能。新兴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为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载体、新平台和新阵地。另一方面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手段和工作载体形成强大冲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