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老六月雪 《党课》2012,(4):105-109
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其名按音译应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  相似文献   

2.
时间的艺术     
隔山 《党课》2008,(11):106-107
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一大一小两架自鸣钟—这是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它们不需要任何人帮助就能日夜指明时间,这在当时的宫廷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轰动。万历皇帝对这个“稀罕物”极为欣赏,他随即发布诏令,成立专门制作机械钟的宫廷造办作坊,  相似文献   

3.
姜钦峰 《党课》2011,(12):81-82
明朝万历皇帝九岁登基。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皇太后经过慎重考虑,把教育小皇帝的重任托付给了张居正。  相似文献   

4.
范睢让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10):45-45
明朝晚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张居正。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学问广博,品行高卓,为人精明练迭,善于创新。明朝万历年间,他担任首辅(宰相)这一重要职务,积极协助朝廷整饬吏治,重视选拔贤者,改革赋役制度,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清代政治家、维新改革派梁启超将张居正列为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石阡万寿宫     
《当代贵州》2009,(11):F0003-F0003
万寿宫是江西会馆的别称。石阡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初年,占地3800平方米。整个建筑依地就势而建,由西向东渐次升高,为二进封火山墙四舍院式院落。  相似文献   

6.
刘建明 《党课》2014,(18):77-79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被后世誉为修身准则和处世大全,对于人们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书中许多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仍值得领导干部品味深思。  相似文献   

7.
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西湖岳庙的左边新盖了一座祠堂,这是两浙盐商集资为纪念巡盐御史叶永盛而建立的。叶永盛,字子木,号玉城,安徽泾县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万历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任两浙巡盐御史。关于叶永盛其人其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里,有一条颇富诗情画意的胡同——百花深处。据《北枣琐闻录》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有对张氏夫妇在新街口南边的一块土地上,种植牡丹、芍药、荷藕等,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赋诗,于是有了“百花深处”这个美名。  相似文献   

9.
国窖1573     
《廉政瞭望》2006,(7):F0004-F0004
1996年11月,国务院将泸州老窖具有400年以上窖龄的酿酒窖池群明令颁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该窖池群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是我国唯一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好,连续使用至今的酿酒窖池群,  相似文献   

10.
灵壁中学     
《理论建设》2011,(5):F0002-F0002
安徽省灵璧中学是灵壁县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问的正学书院。目前学校占地200余亩,教职1.400余人,高级教师156人,特级教师1人,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教坛新星”有4项课题获国家级立项,  相似文献   

11.
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城北15公里的大店镇庄氏庄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人民政府——山东省政府的诞生地。庄氏庄园是大店镇庄氏家族自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末建起的群团  相似文献   

12.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竣工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耗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其地下建筑有玄宫;地上建筑由宝城、明楼、棱恩殿、棱恩门、左右廊庑、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组成,占地约180000平方米。1956年至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吕坤的人,进士及第,从知县做到刑部侍郎。按说官也不小了,但他总觉得在朝廷中不得志,于是称病辞官,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  相似文献   

14.
灵璧中学     
安徽省灵璧中学是灵璧县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正学书院。目前学校占地200余亩,教职工400余人,高级教师156人,特级教师1人,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里,有一条颇富诗情画意的胡同——百花深处。据《北京琐闻录》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有对张氏夫妇在新街口南边的一块土地上,种植牡丹、芍药、荷藕等,文人墨客纷纷来赏花、赋诗,于是有了"百花深处"这个美名。  相似文献   

16.
明朝有将近300年的历史,兴衰治乱的轨迹在《明史》中历历可见.在明朝前期,朱元璋、朱棣父子励精图治,奠定了大明王朝数百年的基业.之后有所谓"仁宣之治",实则在守成中渐渐消磨了进取的斗志.到嘉靖当政,初期尚有振作之象,不久便朝政紊乱,乱象环生.万历初期张居正改革犹如回光返照,过后就江河日下,病入膏肓.明朝有许多昏庸的皇帝,如醉心修道的明世宗朱厚熄、几十年不见朝臣的明神宗朱翊钧、热衷于干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内忧外患中走投无路,最后吊死煤山.他死前以发覆面,以示"无面目见祖宗".一代王朝就此凄然谢幕.  相似文献   

17.
<正>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14岁始读书,30岁中举,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弘光政权建立后出任东阁大学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王铎以原官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九年王铎病逝,享年61岁,谥号“文安”。  相似文献   

18.
聂坤 《当代贵州》2007,(5):11-11
在还没有启程回家时,在电话中,父亲就告诉我说:我以前上学的宋伍小学已经被拆了,正在重新修建;文革期间被毁掉的云台寺(建于明朝万历6年)也在重建。家门口前面的八仙洞已经被政府开发出来做旅游区了,门前的稻田已经变成农业综合开发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以前我和哥哥所开的荒地现在已经全部种上松树,有的已经有碗口那么粗了。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特别是两三千年的封建社会,旧中国多讲“政声人去后”,因为爱国爱民的屈原等忠臣,众多改革家大都不得善终。改革家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江陵人),死后被抄家、掘坟暴尸便是一例。人去,讲的是为官者某时离开某地后的政声,更多讲的是人死“盖棺定论”后。少讲或者不讲“政声人在时”。这似乎成了中国的一个传统,法国人乃至欧洲敢为打胜仗的活人建凯旋门,而中国少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不管是之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是后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都让普通人读到了通俗轻松的历史,实际上这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知识大普及。《寡人很孤独》的写作风格与以上历史类著作颇为相似。河伯解读《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