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渡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为民主党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民主党派在过渡时期实现了政党属性的转变、自身建设的完善、政党功能的转换等多层面的发展。总结过渡时期民主党派发展的经验与特色,有助于准确把握和认识民主党派发展的普遍规律并启迪当代。  相似文献   

2.
浅议我国民主党派职能的定位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社会定位和开发我国民主党派的职能,是加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政党的职能是根据该党的权力、义务和责任不同所决定的、对政党任务和使命的特殊性规定。政党的功能是对该政党作用的基本价值指向和共性做出的规律性总结。开发民主监督职能,需要从提升理论认识入手,开发民主监督的机制和体制,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不把对不同政党的认同放在对立的两端,而是从"心理认同"这一核心要素出发,即可在中国政治生态中使用政党认同来观察不同政治主体对民主党派的政治态度。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框架下,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高低不仅关系着民主党派自身的存亡,而且关系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安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民主党派与执政党、国家政权、党派成员和社会民众的四维关系,认为民主党派的政党认同具有共生性、理性、内部的稳固性和外部的松散性等特性,并提出有效构建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是,民主党派具有不同于其它政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讨论中国各民主党派问题时一般不采用"阶级基础"的提法,而是代之以"社会基础"。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共有八个民主党派,每个党派的章程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各民主党派的章程反映了民主党派发展的历史。党章是一个政党性质的反映,从民主党派早期章程来看,民主党派并不具备现代意义政党的属性。因此,民主党派成立早期,中共便将一些进步的党派称为"爱国党派",1947年以后称为"民主党派"。此后,一些党派也在一些重要的文件中自称"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章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如今,八个民主党派都制定了较完备的章程。我国的民主党派已经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政党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6.
政党的定义与政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就前者而言,下定义时一般大都墨守成规而不愿逾越.但是,我们在论述、宣传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时,如仍然沿用书本上的政党定义,则很难与当代政党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甚至可能导致认识上的困惑、误解.因此,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当代政党概念作出科学的定义,对当代各种不同政党的性质作出科学的判断,尤其要与时俱进地认识我国民主党派这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这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增强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对于宣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是民主党派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顾参政党建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不断深化对参政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成效,要全面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制度五大建设。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协商制度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助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协商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进一步坚定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有利于贯彻"十六字"方针,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搭建更好的平台;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以新时代中国梦为政治共识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相比,两者在政党制度理论、政党与国家关系、党际关系与代表形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政党制度理论上,两者分野于洛克的思想;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两者是体制内生性政党与体制外生性政党的区别;在党际关系上,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多党合作关系;在代表形式上,西方是聚和式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10.
"民主党派"称谓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具有"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追求民主政治"的特定内涵;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民主党派以《共同纲领》为合作基础,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国初期进行党派调整留下"八个民主党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主党派阶级基础和政党性质根本改变,对继续沿用"民主党派"称谓有学者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新定位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新拓展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新丰富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内涵,在政党基层组织建设中扩大开放性,注重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等。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鲜明特色在政党制度模式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政权模式、崭新的政党关系,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新"特征,彰显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充分展现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完善制度设计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主要是中共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这种政党协商民主制度酝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正式建立于新中国建国之时。中共“五一”口号既是民主党派政治转向的结果.也进一步促进了民主党派的政治转向。在新中国筹建过程中,政党协商体现在多个方面,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协商,各党派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政党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在政党协商视野下,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主要体现为政治把握能力、利益表达能力、建言献策能力。目前,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与政党协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受到人才因素、信息因素、组织因素、制度因素、认识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要努力从两个方面增强民主党派的协商能力。民主党派要在成员发展质量、调查研究、教育培训、发挥整体作用、借助外脑上下功夫,积极弥补自身的不足。执政党要为民主党派提供认识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知情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帮助民主党派提升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认识和弄清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内涵、实质以及如何体现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发挥好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和作用,不仅关系到民主党派自身的生存、发展,更攸关中国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关系到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前途、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效和对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影响。研究中国民主党派代表性的有关问题,既是个现实的政治理论问题,也是个长远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主党派在处理政党关系中面临的八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党派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践中,有必要正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认识上予以进一步明确:一、政党意识是政党与政党关系的内核。民主党派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自身作为政党的本质属性。二、民主党派不能仅满足于“政府命题,党派调研”的“时尚”,而应在围绕国家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着力于影响决策能力的提升。三、民主党派要从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完善的高度,有计划、有目的地从长远目标出发,去努力探索党派领袖人物成长的规律和培育的体制。四、要不断充实和拓展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党派成员的发展原则是"三个为主":以协商确定的范围和对象为主;以大中城市为主;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士为主。"三个为主"的原则,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确定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原则,是历史形成的,反映了各民主党派的特点和优势。——摘自《统一战线知识手册》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在于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基础在于增强民主党派的代表性。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的代表性问题,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基础性的一个重大问题。政党的代表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指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集团利益的属性。各民主党派历来具有代表性,"三者代表"是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代表性的本质内容。要围绕"代表什么利益、怎样代表利益"这个根本问题,增强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增强代表意识,确定代表方位,履行代表职能,提高代表能力,建立代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结合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政治纲领和政治实践的发展,从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上进行综合考量,根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理清自身对各民主党派性质的认识.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指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认识不断深化的成果,是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性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观念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19.
"民主自觉"是政治主体对民主的真诚而理性的承认并主动体现出贯彻它的智慧和行动。民主党派未能完全具备与政党相对称的民主自觉。主要表现有:建国后,民主党派对民主的承认,基本上以"听跟走"为前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民主党派对民主的认识与法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够;目前,民主党派一些任政府、司法等部门各级领导职务的成员对法的权利期待与义务期待有时不对称。分析其中的具体原因,指出克服的方法与途径,有利提升民主党派的民主自觉,有助于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进程。  相似文献   

20.
九三学社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民主党派组织,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1949年1月,九三学社发表宣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