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维达 《创造》2009,(6):96-96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复苏,必须依靠“三驾马车”,就是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一方面要支持制造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要细分市场,争取出口;另一方面,必须拉动消费,取消“期房预售”,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价格,拉动内需。首先看投资,多年以来投资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上拉动力量大概起到了40%的拉动作用;二看出口,它在中国经济的增长大体上也占了40%;三看消费,它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里真正起到的作用只有20%左右。  相似文献   

2.
在出口受挤压、消费难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仍然要依靠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仍是重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长达20年来的高储蓄,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中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对我们中国经济最大的冲击就是冲击我们的外需,对我们出口企业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短缺、最需要的资源就是市场需求,这个市场需求就要靠内需来拉动。城镇化我觉得是最大的内需,是维持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是一种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确立六政策导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六个立足”,明确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六大政策导向:立足扩大内需;立足优化产业结构;立足节能环保;立足自主创新;立足深化改革开放;立足以人为本。“这六个立足,回答了中国经济要怎么样增长,靠什么增长和怎样增长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思路上的新转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俞国生说。消费不足是我国经济当前的突出问题,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方式不可长久持续。2000年到2004年,国内…  相似文献   

5.
江苏昆山“小台湾”的称号早已名声在外,而坐拥后发优势而欣欣向荣的淮安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台湾企业家投资兴业的新话题。2014年8月底,第九届台商论坛如期在淮安举行,作为这座苏北新城的年度盛事和重要招商引资平台,台商论坛的成功与淮安台资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台商为何在这里投资?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应该如何投资?两岸企业甚至产业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哪些新的发展方向?诸多热点,似乎都可以从淮安发展台资的模板中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6.
《干部人事月报》2014,(11):27-29
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致辞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随着全球各国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个“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时代里,“以不变应万变”的理念还能让企业固守住自己的根基吗?人力资源不创新行吗?有哪些驱动力迫使人力资源工作者不得不谈论创新?对于上述议题,人力资源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09,(16):22-22
国际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国家在今年年初出“重拳”,密集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当前中国经济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未雨绸缪地对下一步的决策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日前.部分常委会委员对国务院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发表了一些真知灼见.也许能令我们对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孙晓青 《小康》2008,(5):58-61
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对基民的投资状态进行了调查。面对强烈震荡的市场、扑朔迷离的局势,几乎所有人都在疑问,到底该如何应对?突围?观望后市?退出战局?也许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分析市场发生的一些变化会让我们厘清未来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9.
廖逊 《新东方》2008,(1):1-1
2008年,将是全国人民的经济收入和消费率明显提高的一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这么做,就不可能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的重大转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第二次有类似的提法。  相似文献   

10.
周先平 《前进论坛》2009,(11):29-3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特别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势必会造成外部需求收缩更加明显,我国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消费增长也受到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如何补齐消费发展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面对流通领域的多重挑战,应鼓励和推动传统商业企业转型升级、释放消费市场巨大潜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崔晨 《北京观察》2013,(11):26-29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首次把“三驾马车”的序列做了调整,把消费在拉动中闺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提到了第一位。发展实践证明,在这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经济有效增长最持久的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增速旱稳步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一驾快车。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并未迎来"刘易斯拐点",中国出口市场的潜力依然极其巨大,中国仍有巨大潜力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刻意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带来灾难性结果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非常巨大,高增长不可能就此结束自2009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遭遇到了短期瓶颈,经济增长因此而趋于下行。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瓶颈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投资回报率下降,遏制了投资的增长;第二,出口下  相似文献   

14.
周毅之 《群众》2012,(9):22-23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无疑在世界上耸起了一座发展高峰。形成这座高峰最重要的靠什么?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靠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六人以来我们走过了很不平坦的路”,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和进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和理...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9,(1):26-29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突发性因素明显增多。广西作为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既面临巨大的挑战,更有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牢牢把握住科学发展的主动权。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增强科学发展的机遇意识和开放意识。中央政府决定两年内将增加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扩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广西具有区位和政策优势,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基础设施正处于建设高潮期,必将从中获益。与此同时,受影响的中国沿海出口企业正在向西部转移。这很有利于广西的招商引资,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的加快推进,对国内国外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广西的外向型企业相对较少。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其中以东盟为主,在东盟各国中又以越南为主,因此,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对广西外贸影响不会太大。从长远看,金融危机将会有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金融危机,只要我们顺应国际经济形势新变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开拓开放合作新局面,就能化危机为科学发展的机遇,推动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者常把投资、消费、出口形象地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稳中求进,必须把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基础,把增加出口作为稳增长的支撑。如此,才能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近二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在江泽民总书记与朱基总理的讲话中都突出地讲了促进消费需求。一、为什么要突出讲消费需求?大家知道,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来拉动。由于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这三种需求对GDP拉动力的比重也有所不同。但按?..  相似文献   

18.
顾全 《群众》2014,(1):46-47
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意见 意义首先,从经济环境的变化来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是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伴随着我国经济30多年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屑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也随着总量的跃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这个“第二季”,也就意味着过去高速增长的时期在向平稳增长的时期过渡,意味着以投资和出口为驱动的模式在向以创新和内需为驱动的模式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于浩 《中国人大》2012,(16):33-35
截至2012年上半年,国内GDP连续6个季度下行,分析人士得出了出口和投资遇冷,多数人不愿花钱,消费没有跟上的结论。除了必要的生活消费之外,老百姓就真的没有消费了吗?恐怕不是,据国家旅游局公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3%。  相似文献   

20.
贷款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保持投资稳定增长贷款降息,从宏观上看,有利于保持投资稳定增长。“未来,出口需求可能下行.消费需求保持稳定,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投资需求十分重要。贷款降息有利于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扩大其投资需求。”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