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科学界定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全面论述了依法治国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渗透着浓郁的现代法治精神,包蕴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系统阐发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原则中,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五大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和依法治国的三个科学界定,都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十五大精神的同时,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法制思想,对于理解和把握十五大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质,是十分必要的。一、…  相似文献   

4.
法治社会——中国法治进程的最终目标——兼评郭道晖先生的《法的时代精神》●李双元肖北庚党的十五大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这标志着中国正以坚定的信念和步伐跨向21世纪的“法治时代”。中国法治时代呼唤时代的法学,...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坚持依法治国 ,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 ,郑重提出了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和实施 ,是我党执掌政权方式的重大改革和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依法治国 ,必须清除封建主义的人治思想的残余。自国家产生以来 ,在对国家治理的方式上 ,长期存在着实行人治还是实行法治之争。我国是从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关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宪法至上是建设法治国家之关键吴家麟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表达了中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是一厢情愿、心想事成的事,...  相似文献   

7.
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特别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和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六大报告高层建瓴地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如何把民主政治建设纳入法治轨道,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董必武民主法制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和精髓部分就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9.
论苑     
立案监督调查标准之我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正式写入我国宪法,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认真贯彻执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针,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是摆在全党、...  相似文献   

10.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项创举,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被列为首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这就给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提出了跨入新世纪的宏伟目标纲领。在这宏伟目标纲领中 ,专门列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一节。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这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 ,具体到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深化 ,民主法制建设如何推进时 ,人们的见解并不一致。不少人对我们党积极稳妥的渐进改革模式有看法。本文想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 ,对这一问题作一理论上的探讨。一对于任何国家而言 ,政治发展都…  相似文献   

12.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元1997年9月12日,一个苍劲有力的声音从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从人民大会堂传出来,传遍神州大地,传向全世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法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是新时期重要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法治,人类的共同皈依.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磐石. 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陈菲 《公民与法治》2014,(12):44-45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回顾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展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光明前景,目的是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充分发挥人大存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拿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闭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的修宪──兼论宪法的概念和宪法修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响亮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任务和首要标志是实施宪政,建设社会主义宪政国家。所以,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十分重视宪政建设,重视宪法的修改和完善,重视宪法的实施保障。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从而使我国宪法更加完善,更加…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的理论思考潘国和严励依法治国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作为治国方略,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大贡献。一、依法治国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发展、创新的法治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03,(1):32-33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我市通过16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和实施依法治村,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年来在全市农村组织开展的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并摸索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建设高素质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武汉市司法局长田传平党的十五大指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的里程碑,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要转变和巨大进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赋予了司法行政干警队...  相似文献   

20.
董必武同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律的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性质,提出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的法治理念,主张一切法制工作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思想,构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思想、文化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