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年来,贵州城镇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贵州城镇化水平33.81%,低于全国水平(49.68%)近16个百分点。赶!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城镇化是投资拉动的助推器,是加速发展的"牛鼻子"。贵州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正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创造了发展需求,有力地带动了全省投资、消费的增长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成为"两加一推"的强大引擎。"经过四年的努力,全省城镇化率从2009年29.9%提高到2013年的37.8%,提高了7.9个百分点。"4月3日,第二次全省城镇化大会召开,这是继2011年1月第一次城镇化推进大会后,贵州对城镇化发展进行的一次盘点和梳理。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省城镇  相似文献   

3.
傅传耀 《当代贵州》2011,(35):24-25
城市规划不能仅停留在"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表面,而应该做到规划要有战略思维、风格要有独到之处、拆违要有铁石心肠。城镇化正在加快步伐,我们为贵州城镇化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欢呼,同时也愿意和大家分享过去工作中,关于城市规划的一些心得,尤其是失败的教训,谁叫失败是成功之母呢。  相似文献   

4.
洪业应 《世纪桥》2012,(15):73-74
本文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提高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城市化密切联系。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城镇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分析了贵州产业集群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以产业化带动城市化,必须培育和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来带动贵州的经济发展,促进贵州的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喻丹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1,(35):14-16
城镇化动力来源于工业化,着力点在产业化,本质在市民化。2010年,是贵州"三化"同步的第一年。在1978-2010年贵州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增长比较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2009-2010年区间,贵州的线段在最后那里,扬起了俏皮的尾巴,有一个明显上升的幅度。这一年里,贵州城镇化建设处于什么态势?取得哪些进展?存在什么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8):26-27
过去10年,贵州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贵州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城镇住房保障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200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24.01%.2011年为35%,增长了11%,与全国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以城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曲靖是云南东部中心城市。工业化发展水平与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各州市前列,但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两个明显滞后”。从曲靖未来的发展环境看,曲靖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的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可以预见,近中期曲靖城镇化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胡军波 《学习月刊》2013,(24):54-54
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央对城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升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们破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拉动经济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廓清现实需要,把握六个关键点。一、推进城镇化要注重以人为本。城镇化不是跑马圈地、高楼林立,其关键是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作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和深刻变革,不仅是社会现代化最基本的战略支撑,也是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需潜力。科学发展能否落实到基层、转化为群众的行动,关键要看县一级。将转变县域城镇发展模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这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局面,攻坚克难中奋起直追,工业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凸显。这五年,城镇化发展在"分水岭"中加速前行,一个个经济繁荣、布局合理的小城市在黔中大地悄然蜕变。这五年,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构架中绘就新的蓝图,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种基本运输方式齐全。这五年,在"走出去"思想的指导下,政府部门、企业在世界舞台上留下"贵州元素"的品牌印记。这五年,抢抓机遇发展社会事业,"宜居"、"宜业"、  相似文献   

11.
魏兰 《当代贵州》2007,(24):20-21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10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将由目前的43%提高到47%左右。贵州省目前城镇化水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5年,认清差距、迎头赶上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其他省区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夏琦 《理论建设》2014,(2):77-81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因发展思路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使城镇化出现了亚健康状况。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紧要关口,我们需要对城镇化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走出一条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也是现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主要标志。当前宁夏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现实的区情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决定了当前和今后宁夏推进城镇化不能再走传统粗放的城镇化道路,否则,难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宁夏必须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传统粗放城镇化发展方式,走具有宁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加速城镇化进程是发展旗县经济的载体 ,但城镇化必须与农牧业产业化相结合 ,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同时 ,不论城镇化还是农牧业产业化 ,都应当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作为前提和根本。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户籍改革、告别掠夺式增长、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等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一个时期以来的热点话题。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未来5—1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面临重大机遇、拥有巨大潜力,并将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历史性角色。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解决城镇化质量不高、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规模发展已显瓶颈未来5—10年,新型城镇化应重在适应人的发展需求提升城镇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是人类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最直接承载和体现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作为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传统农业县市乌苏,必须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乌苏市作为北疆"金三角"的重要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程骅 《求是》2012,(14):35-37
城镇化与国家的工业化相伴随,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越50%,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经济发展的这个阶段是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把城乡产业互融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撑,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8.
李长安 《学习月刊》2014,(17):41-42
一、当前我国特色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实现城镇化是绝大多数国家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从落后经济走向发达经济的必经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镇化道路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特征。反思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困难。  相似文献   

19.
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还是“农民的被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带来了数字上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而这必然催生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与转型。城镇化不能再是片面追求城镇面积、城镇人口比率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人为"造城",以及缺乏产业支撑、丧失人口集聚能力的"空城";而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为目的,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乡村城市化"以及人们"居住在乡村享受城市的文明",而不是消灭乡村的运动以及"农民的被终结"。  相似文献   

20.
正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回顾我国城镇化建设三十年,由于西部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基础和区域文化的不同,贵州地区与大多数西部地区一样,存在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化建设缓慢的特点。一、贵州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分析(一)城镇化工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以贵州2013年贵州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