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理论导报》2012,(6):65-I0001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0年12月,是学校为了适应新的办学形势,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宽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而新成立的一所涉外学院。其主要任务是招收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赴外留学生,联系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经历了规模扩张后,开始注重办学特色。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基本任务,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学科特色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社团建设构建华商学院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自1984年建立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系列中已有近20年历史了。近20年的创业和发展,不仅在研究对象、过程结构、主要范畴、机制原理、优良传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奠定了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高校最大的文科专业之一。在进入新世纪之初,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已经取得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江西师范大学为了适应新的办学形势,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和办学领域,提高办学层次,学习与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加快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步伐而新成立的一所涉外学院。其主要任务是招收来华留学生,招收和培养赴外  相似文献   

5.
青海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唯一的一所综合大学,也是国家“一省一校”的实施地。近几年来,在清华大学对口支援下,经过青大人的不懈努力,几经院校合并调整,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了注重应用、适应国家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优势;形成了以理、工、农、医、经、管6大学科为主,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拥有了大部分学科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少数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办学水平;建设了设施比较齐全的硬软件条件和整洁优美的校园;培育了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孕育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正>海口经济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突出"两根主线"、推进"三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学团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横》2006,(7):I0003-I0003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职业学院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院。主要培养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国际型经济、管理和技术人才。学院先后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1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与韩国水原大学、培材大学、忠清大学、庆东情报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1+2”和“1+4”模式合作办学,即在国内学习一年韩语。再到韩国大学就读大学本科(4年),或大学专科(2年),培养中韩两国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材。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人才的新途径。2001年以来,天津理工大学先后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魁北克大学和日本大阪产业大学进行了合作。几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的成长成才,将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李春霞 《世纪桥》2010,(15):140-141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随着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民办高校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教育宗旨,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帆 《学习月刊》2009,(16):73-74
一、我国高校贷款风险问题的提出 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老化、教学条件不足等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问题。许多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采用向金融机构贷款办学的筹资策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建设新校区.使高校在短期内扩大了办学规模.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等得到了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对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部分高校在学校建设中缺乏战略性规划.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贷款规模大大超过高校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使学校教育功能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办学新模式,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目前,民办高校正从多层次、多规格、规模建设办学逐步向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规范办学方向迈进。改进和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是民办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是民办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原则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3.
"院本"学生工作模式是以大学各二级学院作为学生工作主体,并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特点、文化底蕴、办学传统等所构建的一种工作体系。这种模式强调要将专业文化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强调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强调要用专业知识体系武装学生工作主体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4,(4):56
黄山学院作为教学型、省属多学科本科院校,目前兼顾专科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以非师范教育为主,兼顾师范教育,重点建设和发展旅游管理、生物、外语、资源、中文、烹饪等优势特色专业;学院服务方向,立足黄山,服务安徽,辐射全国;在办学规模上,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力争2005年在校生达到1000人,2010年达到15000人.  相似文献   

15.
<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自2005年3月设立,一直致力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合作办学事业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为学校的合作办学事业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学院设有办公室、团委、教学工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考试培训科5个科室。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支持下,国际教育学院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与多个学校、多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学生涉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华北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目前,民办高校正从多层次、多规格、规模建设办学逐步向稳定规模、规范管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规范办学方向迈进。改进和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是民办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是民办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公益原则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杨传平 《奋斗》2011,(8):40-41
吉炳轩同志在同社科理论工作者座谈时指出:“社科研究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把社会科学放到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别是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和专业学科优势,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相结合上下工夫,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努力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小洁 《学习月刊》2013,(16):55-56
湖北文理学院是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自组建以来.经过广大师生员工的奋发努力.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近两年来.学校新一届党委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作全局.科学分析高等教育形势.紧密结合襄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文化襄阳、绿色襄阳的需要相结合.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之路.走合作开放办学之路.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之路.着力推动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着力强化政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地方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特色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特色是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地方高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关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高校常规建设、校风建设、特色建设内涵的界定和关系互动的比较中,论述了地方高等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地方大学特色建设中的一条主线,即通过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一批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表现在应建立动态的、开放的课程设置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应重视师资培训,不断紧跟领先院校,以满足教学需要;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模块课的设置应该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具有层次性;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科整合程度不够,课程优化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缺乏管理实践;部分高校没有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等,解决以上问题将使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