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应对,除采取金融、财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手段之外,主要发达国家均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提升国家长久竞争力的核心措施。通过对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科技战略与政策的调整进行梳理,提出对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财政风险上升,个别国家还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这使得各国普遍认识到一个国家拥有严格且有效的财政纪律的重要性,尤其是强有力的财经纪律对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澳大利亚经济与财政表现稳健,受到广泛关注。这种稳健性与澳大利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推动的财政预算改革密不可分,更是1998年《财政预算诚信章程》颁布实施后,在新的财政规则约束下积极实施中期财政框架的直接结果。澳大利亚的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信用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和金融监管松懈导致的金融泡沫的破灭。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和失业加剧,并使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遭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阐述了如何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次贷危机反思中国金融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受到重创,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开始增速减慢。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金融监管上的缺漏对于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尤其值得反思。本文以次贷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在金融开放条件下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来应对潜在的不确定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次一、经济法应对金融危机之路径展开:市场与政府兼治——对金融监管制度调整方向的探究二、经济法应对金融危机之价值展呈:多层面的兼顾考量——对金融监管制度调整运作的审视三、经济法应对危机之绩效考察:循法而为与合理取度——对金融监管制度调整成败的评析金融危机是经济发展史上的风暴型事件,它能在短时间内袭卷侵扰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秩序,使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发生急剧的恶化,加之许多金融资本的运动在区域版块及全球经纬间进行,金融风险也随之升级为国际性危机,因此,一个国家要同时承受来自境内境外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一国之域循法应对危机的任务相当沉重。危机产生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危机之治是典型的国家干预,而克服市场失灵之国家干预,乃经济法之本意,经济法担当了治理金融危机的主职重任。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本轮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的衰退。金融危机也在考验我们的风险应对能力,金融危机也丰富和完善了我们的经济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为我国的经济法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领域。面对金融危机,如何将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减到最少是经济法学界研究的重点,我们要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使经济法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进而提出我国的经济法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周镔 《中国公证》2010,(9):26-29
2008年,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尔街“金融海啸”。由此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消除和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低效和不到位。  相似文献   

8.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外资撤离韩国,对资本市场、对外出口以及经济增长造成不小的冲击。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韩国自2003年起就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财政预算改革以及金融体系改革,并在随后几年内的不断完善,迅速替代了传统的自下而上线性项目预算模式以及过度管制的金融体系,使韩国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出现严重动荡,一直保持着财政稳健状态。但是,财政大改革自其引入起就具有弱点,如立法和精英的阻滞、独特的东亚行政文化、福利制度发展缓慢都对韩国财政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小的挑战。论文试图对后危机时代中韩国财政历史和现时进行描述,评估韩国财政预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潜在的财政体制脆弱性所带来的风险,希望为中国未来的预算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暴露的美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的法律预防上的缺失。金融衍生品的急速发展和金融监管的失调更是造成了法律预防机制运行上的障碍。本文在分析危机原因的基础上,从金融政策的制定、金融监管的合作及金融责任的强化等方面对金融危机的法律预防提出了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6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领域。国务院国资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及时研究和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确保中央企业顺利度过金融危机。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部驻国资委监察局明确要求,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1.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美国次贷危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迫切需要合作以更好地应对危机。当前,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以国际金融法为理论基础,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双方日后进行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各种危机。我国也出现了CPI逐渐走高,通货膨胀的现象。银行投放的巨额信贷资金,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成为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推动力。为此,我国政府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  相似文献   

13.
金融海啸席卷而来,全球经济陷入寒流。当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进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从国内来看,这场金融风暴正从沿海吹向内地。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危害性、严重性、复杂性、广泛性将更加明显:外部需求收缩明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关停、失业增加、房市冷清、股市缩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经济关联度极高的律师业也未能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西兰是能够以较好的财政状况应对这一挑战的少许发达国家之一、并可望在2014—2015财年恢复财政收支盈余。新西兰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由于它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持之不懈的以财政可持续性、稳定性为目的的政府和财政以及预算制度改革。论文回顾了这些改革的成因、内容、执行和效果,着重讨论了新西兰的《公共财政法》(1989)和《财政责任法》(1994)所规定的政府财政责任原则及其配套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以及新西兰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依次使用的三种控制财政支出的预算方法。新西兰的改革,对于在保持财政可持续性上面临越来越大挑战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应勇 《中国审判》2009,(12):12-14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金融危机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人民法院不可能置身事外。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特别是对上海经济的巨大冲击,人民法院如何应对,通过司法手段保障我国经济乎稳较快增长,在危机中如何见机、寻机和转机是现实而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爱君 《中国法律》2010,(2):48-50,102-105
金融安全问题是中国法学界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它是中国金融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在几乎所有的金融法规中。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它使我们不得不检讨原有的金融安全法律机制能否保证中国不再出现类似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法制政策、过度金融产品创新的放松监管、国际金融无序,以及美国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极力推崇,是导致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根源。加强对危机产生制度的分析,检讨美国金融法的疏漏,研究和借鉴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可以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法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检察风云》2008,(22):48-49
成立达158年之久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向美国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例.此后,美林的出售、对美国国际集团的接管以及高盛和摩根士坦利变成受监管的银行,自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颁布以来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了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目前美国社会各界都在期望政府能够拿出稳妥的应对危机方案,但问题是政府如何在政策上寻求一种既能够解决结构性问题又不损害投资激励机制的万全之策.……  相似文献   

19.
<正>2007年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国和欧盟国家的经济下滑、失业、财政恶化和债务危机,但这些只是经济社会表现出的问题。难道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没有相应防范危机的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措施?这个问题并不易回答,实践中存在多种因素。如果有,可能是法律法规未能发挥防范危机和保障安全作用,可能是执法部门执行不力,可  相似文献   

20.
爆发于2007年6月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先是通过金融衍生品——次级债券迅速波及到全球资本市场,于2008年7月开始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来又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这场近十年来始于美国的最大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新一轮的经济恐慌。深刻认识隐藏于这场危机背后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