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的地位、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文艺创作的方法、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文艺批评的标准和主体、文艺的传承弘扬和借鉴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有力地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经学同文艺理论关系在主体层面表现出来,是经学人论所树立之人同以审美为本位的文论所说的文艺主体共享着一个公共区间。经学人论所树立之人本质属于经学主体,审美的文艺活动中的文艺作者和接受者本质属于文艺主体,但二者虽各有本质,彼此却历史地相互交集。在这一彼此交集的公共区间里,经学之人和文艺主体作为存在者都具有"人——文艺主体"这一二重结构,这个二重结构当其属于经学或属于文艺时,结构的内涵和结构的两大要素之轻重均有所不同。经学和文艺正是在这一区间内发生种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文艺主体论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总是历史地承受着经学或隐或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青年黑格尔派"研究是马克思哲学革命之历史再现的必经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对马克思哲学革命本质何在的历史追问,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核心话题。因此,在现象层面,我们看到了自第二国际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马克思哲学革命之本质的不同解读,看到了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时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热烈讨论,也看到了几乎每一种有影响的哲学思潮和学  相似文献   

4.
吕荧热心参与革命运动和文艺建设活动,既创办杂志、发表文章,也进行大量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文艺思想与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艺活动一脉相承,形成了一套丰富完整的理论话语体系。吕荧以“真”统领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坚持以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根本原则,认为文学的本质即表现现实之真,现实主义文学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性和战斗性。吕荧的文艺与美学思想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也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新文学的发展。吕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研究路径对当下的文艺理论建构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新风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的体系建构,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构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化诗学批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向的同时,广泛吸收了中外既往的文艺批评遗产;在坚守文艺审美本性的基础上,将文艺批评向文化扩展;在坚守文艺对现实"诗意裁判"的同时,强烈关注当下中国现实。文化诗学批评的兴起,是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建构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较多地关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的情况下 ,挖掘一下其政治观点是很有意义的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论是把意识形态工具和文化手段视为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还是对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与经济基础关系的新解释 ,都是言之成理的 ,都是基于新形势对国家学说做出的新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不像许多人那样轻率地宣布阶级已消失 ,而是正视现实 ,在肯定阶级存在的同时 ,对阶级结构和阶级划分等进行了新的探讨 ,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成份的变化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在革命这一字眼逐渐淡出之时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另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并没有随众送别革命 ,而是还坚持要求进行革命变革 ,并对为什么在当今的年代还有革命的必要性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革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的《邓小平论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进行文艺理论研究和开展文艺批评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新旧红学派之所以忽略《红楼梦》及其主人公贾宝玉的审美意义,是他们缺乏一种能够达到洞察作品人物深层意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中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新文化运动引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审美文化观构建了《红楼梦》的革命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揭示出,只有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认识《红楼梦》特别是贾宝玉的审美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来源于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人创造或者改变世界,必须见之于一个具体的对象,然后人在这个被改造的对象上留下自己的主体性痕迹,使之成为可以直观自身———自己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无论是人创造的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如此。《红楼梦》之“善写人情”,本质上就是创造了人性的感性化对象化形式。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提"民生",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奏响改善"民生"的时代最强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的集中体现和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即实现其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和重要载体。"民生"是马克思主义最直接最现实最深切的理论关注和实践关注,如何真正彻底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的复归"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的特质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无产阶级认同、信仰的要义所在。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视角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这既为历史所证明,亦为现实所需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海归青年人才是我国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其中,关于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问题,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和分歧,为此,有必要从我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内涵与特征的角度,予以着重性的阐释和沟通,使广大高校海归青年人才深刻认识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质,进而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文艺审美超越是我国现代语境下文艺理论和美学新发展应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关节点.文艺审美超越主要包括审美愉悦、审美和谐、审美自由三个递进层次,以及时空性超越、介体性超越、诗意性超越、灵应性超越四个构成维度,具有内在性、生成性、开放性、升华性、独特性五个基本特征.它是在形而下与形而上、经验性与超验性、有限性与无限性、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相度圆融中动态生成的,审美升华能力的提升对其有着关键性作用.文艺审美超越强调对现实超越和自我超越的一体化,其精神特质和价值指向在于个体自我的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并以超越之美而为美立极.  相似文献   

12.
当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问题。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实践是根本。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中国化""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提供了历史前提、现实要求,动力源泉和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3.
"红色经典"在文学史上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主要指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那一批反映当时意识形态特征的文学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如《林海雪原》《红旗谱》等,颇具民间性。这些小说从整体上体现了当代意识形态与民间的对话,同时对民间叙事形式的借鉴使这些作品既迎合了主流文艺体制要求,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千年里要取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最根本的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语境中提出新问题 ,并加以求解 ,即在当代理论形态下发展马克思主义 ,用新的理论形式不断回答文艺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我们党提出的政治纲领,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中国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理论阐释路径。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有三大分析框架:认识论、结构论和利益论。借助于三大分析框架的方法论,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基本功能等各个方面被积极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一词是未来美好社会的象征。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视为同义语,并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论。列宁把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现实之上,赋予社会主义以蓬勃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概念和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构建了社会主义的新语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由舒金城教授主编的《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一书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原理与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既着力于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全面系统,注重实践,又做到了通俗易懂,是目前关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关系研究的新探索和成果,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科学性。该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认真总结了我国伦理学界关于道德本质及其定义的多方面研究成果,从而达到对道德本质的全面揭示,形成一个反映道德本质的多重规定的统一的科学定义,揭示了道德与其它意识形态共有的本质;又更着重揭示了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的…  相似文献   

18.
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鲍威尔等人的思想批判中汲取其有益成分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一步步地探索中对意识形态的概念以及本质等有了更深入、科学的认识。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第一次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系统阐述,不仅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是在深入剖析、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之中,马克思创立和发展了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内核。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理论在当代中国多元化语境下,呈现出来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同时也陷入了一系列的实践困境。在当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时代前提下,如何解决这些实践困境,建立适应当代历史条件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体系,以及如何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工作成为文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吉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摹仿说”,认为艺术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摹仿,文艺是摹仿的产物,摹仿是艺术的特征。我国古代哲学经典《易传》提出“观物取象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观物取象”,两者在关于艺术起源、艺术构造和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