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我国PPP项目发展拉开序幕。地方政府面对传统投融资模式转变、严重债务压力及新常态下较高基础建设投资需求现状,积极影响中央号召,纷纷开展PPP项目实践。然而,基于投融资视角分析合肥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发现,地方政府应用PPP模式虽在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风险、提升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运行中仍存在引入竞争不足、合同条款笼统、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同时面临诸多风险。为此,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探索可行的PPP融资优化路径,以更好发挥PPP优势、解决地方融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PPP项目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思路选择。研究引入多源流理论分析工具,旨在探讨PPP项目的政策议程形成逻辑,分析政策制定的内在规律,优化政策设计思路。研究发现:PPP项目的政策议程设置受到"PPP项目何以成为焦点议题"的问题源流、"政出多门的矛盾性及政策共同体多元主张"的政策源流以及"地方政府、社会资本、金融机构、中介咨询组织和民众的行动差异"构成的政治源流三种源流的影响,并经由政策之窗实现耦合,推动PPP项目相关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研究结论:推动PPP项目健康有序发展,亟需从宏观层面完善法律制度顶层设计、优化政府治理能力、明确风险分担和投资回报机制、强化项目资金的金融支持、培育中介咨询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拓宽民众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3.
PPP模式在能源、交通、农业、水利、生态建设、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众多领域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其推进"十三五"规划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就目前PPP项目的发展来看,仍有很多不利因素,其中政府角色定位问题处在一个亟待解决的位置。根据PPP项目运行特点,借鉴国外PPP模式中的政府定位,将政府的监管身份和参与身份进行分离,削弱在以契约形式为前提的PPP项目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地位的悬殊,增强社会资本进入公众领域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PPP模式为充分发挥私人资本的活力及创造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提高了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热情。但PPP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专业化咨询机构和专业性人才的缺失、法律保障不健全、民间资本与国有企业不合理竞争、政府诚信意识淡薄、项目推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地方政府作为PPP项目的直接参与方,助力民间资本良性发展责无旁贷。合理化地运用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公共政策环境、规范政策规划、执行、评估、终结等各个环节,可有效缓解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融资存在较大缺口,引入私人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公私合营(PPP)项目是解决融资缺口的重要手段。本文使用"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1996~2015年3466个私营部门参与PPP项目的数据,实证分析影响PPP项目成败的影响因素及决定私营资本参与PPP项目风险承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财政融资机制和治理模式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城市公用事业领域方兴未艾。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发展将迎来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诸如项目治理碎片化、政府寻租行为多发、虚假项目泛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从加强政府规制和府际合作两个方面着手,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善治"。  相似文献   

7.
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采用公私合作(PPP)来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供给和深化地方政府职能改革。基于地方政府视角,公私合作政府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其中PPP决策知识获取风险、寻租风险、地方保护风险等风险都可能造成社会资本参与意愿低,不利于公私合作制的长期发展。为了增强公私合作制(PPP)模式的可持续性,必须加快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公私合作风险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洛阳市市政道桥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地方政府PPP融资的动机、效果及面临的风险,通过PPP模式的基本理论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我国地方政府PPP融资模式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方主导的公私伙伴关系(PPP)概念有三个重要维度:一是重视对PPP制度化与对等平衡关系的理解;二是追求市场价值的PPP;三是作为意识形态扩散的PPP。对我国"地方和社会资本合作"概念进行两个角度反思:一是公、私部门间的权力与权利关系是否基于平等原则;二是"社会资本"概念在中国本土的适应性问题。本土PPP概念的三个认知维度:一是建构文化层面的PPP;二是确立意识形态层面的PPP;三是耦合政府体制与私部门机制结合点的PPP。  相似文献   

10.
正项目建设,民生实事。作为全省首家PPP中心,荆门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立足项目建设专项职能,服务民生大计,以探路者的责任担当和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积极推广PPP模式,启动PPP项目引擎,以"四个到位"推进PPP工作向好向稳,在荆门这片热土打造出别样的风景线。责任到位,挂图作战。荆门市PPP中心以"谋划于早、带头于先、行动于快"的工作理念,着眼全局,部署  相似文献   

11.
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发展的一种类型,也是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文章认为,PPP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优势合作实现共赢,能够从减轻地方财政压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降低和分散各类风险以及提高特色小镇运营效能几个方面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保障,有效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率。文章在对特色小镇PPP项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特色小镇PPP项目的典型运作框架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从优化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兼顾多方诉求,平衡收益风险、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融结合等方面提出了PPP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基本的领域和最基础的层次,生态治理则是县域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县域生态治理供需矛盾加剧,县级政府的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而县域生态治理存在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资金不足、治理成效不高等问题。PPP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政府部门引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各自的优势,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在县域生态治理领域有极强的适用性。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笔者认为PPP模式能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县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县域生态治理可以采用"PPP区域打包模式",将县域内中低利润率和高利润率的生态环保项目打包捆绑、组合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治理效率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后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伙伴关系和制定完善的推动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PPP模式,但由于认识不足缺乏理论指导,这一模式未能发展起来,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也属于起步阶段,到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全国各地开始积极进行PPP项目的实践,南宁市从2014年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开始,截至2018年9月,共有32个项目纳入市本级PPP项目库,涉及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以及市政设施等四大领域,总投资463.82亿元。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增长、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了公用基础设施的供应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的法律,实践中关于PPP协议性质、土地政策、项目融资、社会成本参与度、风险分担、监管体系等问题的理解也存在分歧与疑惑,严重制约了南宁市PPP模式发展,也使得PPP项目在实践中存在困难与阻力。本课题通过PPP模式的理论从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分析南宁市PPP项目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PPP模式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研究的空缺。  相似文献   

14.
政府职能转变意味着政府通过引入更多具有活力和潜力的社会资本来完善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在此背景下,PPP模式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基层政府在落实PPP项目中,仍然存在实践困境。从对X县B水厂PPP项目的调研情况可知,目前PPP模式在中国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项目责任主体模糊导致监管乏力、周期跨度过长导致项目不可持续性因素增加、咨询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政府和社会缺乏专业化沟通平台等三个方面。为此,应厘清PPP项目责任内容和责任主体,完善监督追责机制;建立PPP项目制度化管理模式;完善咨询体系建设,为PPP项目建立专业化运作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的通知》以来,PPP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在具体操作工作中,各地各部门面临的情况不同,导致对项目是否采用PPP模式产生不同理解,主要是对项目的公共属性、合作方定位、期限设置、收益回报、风险分配等把握不准。为了更好、更规范地推广PPP模式,现从专业角度分析并厘清,以下七种情形的项目不宜采用PPP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各国政府在财政赤字压力、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公共服务体制僵化的情况下,纷纷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投资领域。英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最早对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进行了理论扩展和延伸,并对我国PPP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我国学者基于PPP的实证和应用研究数量也较多,且着重于项目融资、应用对象、风险管理、项目治理和项目定价等角度来阐述和梳理其研究成果,以期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其进行SWOT分析,笔者认为PPP模式能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县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我国县域生态治理可以采用"PPP项目打包模式",将县域内中低利润率和高利润率的生态环保项目打包捆绑、组合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治理效率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后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伙伴关系和制定完善的推动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参与市场运行的重要纽带,它的出现既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又给地方政府带来众多隐性负债和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对这一载体的建立和运用要认真评估,谨慎使用,通过分类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实际需求管理、稳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推动地方融资平台的公开透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实现了公共产品市场化供给的创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公共物品的高效率、高收益。在传统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治理中,政府的一些失信行为已成为制约合作治理能否顺利开展的"阿基里斯之踵"。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中的信用建设,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从行政理念到政府治理模式及规章制度建设都要进行必要的更新,才能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新型合作关系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政府危机治理中公民有序参与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府危机治理中,应运用治理观念改造政府、制定专门的危机治理法律法规、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提高政府官员引入公民参与的积极性等途径,实现公民有序参与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