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有三个要素,即“腐败主体、腐败对象、腐败机会”。这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个,腐败行为都不可能完成。开展反腐败斗争,就要针对这三要素,制定科学、管用、有效的预防和惩戒对策,而加大“腐败成本”就是良方之一。一、“腐败成本”的含义及分析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谋取一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叫成本。“腐败成本”,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腐败行为受到来自国家和社会现实的制裁和谴责,包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具体包括被查处的概率、法律处置程度、经济惩罚程度、精神或名誉损失、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腐败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一位官员的说法,腐败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世界各地。国际政坛严重地被腐败所困扰。在那些自我标榜是“民主国家”或“法治国家”的西方国家中,政坛的腐败丑闻层出不穷,贪官污吏丑态百出。美国总是说自己是民主与法治的样板国家,但政治在美国公众心目中是最肮脏的职业。美国纽约市交通警察副总指挥托尼·博萨在其所著的《美利坚帝国的衰落──腐败、堕落和美国梦》中写道:“在美国人的心目中还有比政治更堕落的职业吗?”他披露了这样一件事:“在鲍伯·多尔的总统竞选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有权力、有漏洞的地方,就有腐败。无论是英国议员的“骗补门”还是美国的州长“卖官”事件,均表明腐败乃是一种全球性病毒,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只不过西方政客门类众多的“吸金大法”关注者少.因为都是隐藏在一桩桩小事里。  相似文献   

4.
“烂苹果”与“烂口袋”──美国执法腐败与治理管窥刘明波在评估执法腐败现象究竟到了什么程度时,美国人常常引用这样两个词:“烂苹果”与“烂口袋”。“烂苹果”是说执法部门的腐败仅仅是某个烂掉的苹果,属个别现象:而“烂口袋”是指执法部门的腐败已成燎原之势,执...  相似文献   

5.
美国“进步时代”的财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人把1880年——1920年这段时间称为该国历史上的“进步时代”。熟悉美国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美国在19世纪末面临的问题,也是腐败横行,假冒伪劣猖獗,重大灾难屡屡发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但危机也是转机,美国在这个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建设(state-building),其现代国家的基础就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已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现代国家机器。没有在进步时代打下的基础,罗斯福的“新政”不可能成功,“福利国家”不可能出现,美国资本主义的命运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种结局。“进步时代”也是美国现代财政制度的成型期。在…  相似文献   

6.
张渝政 《求实》2000,(3):11-13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打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 ,开始在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同时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在武装干涉社会主义国家失败后 ,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因此 ,防止“和平演变”成为社会主义中国三代领导人共同关注的大事。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一在我党历史上 ,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早在夺取全国胜利前 ,毛泽东就对执政党还会有腐败变质的危险提出…  相似文献   

7.
美国式腐败     
海纳 《廉政瞭望》2007,(3):49-50
“合法”腐败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腐败现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败坏党的声誉,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充分说明,反腐倡廉,任重道远。一、纵观历史,反腐败是执政者的一项艰巨任务腐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它与旧的封建统治并存。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些官僚,横征暴敛,奢靡成风,腐败便由此产生。如晋石崇与外戚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  相似文献   

9.
倡廉者兴     
腐败者亡,倡廉者兴.这是一条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贯穿始终,凡是反腐败成功的朝代,必然兴盛;凡是腐败的朝代,必然灭亡.隋炀帝因“为主贪而丧其国”,“为官贪”而“丧其身”,成为腐败亡国的教训,唐太宗施反腐举措,裁并机构,鼓励农耕,革新政治,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从正反两个方面证实了“腐败”与“廉洁”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权的盛衰存亡.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部署.纪委、监察部门相继出台了反腐败的措施,深得党心民心.  相似文献   

10.
1.“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寻租活动高涨和腐败的猖撅”这种观点不仅可以解释经济领域许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而且也有助于解释政治和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用人问题上的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不足之处在于,由寻租理论所推出的“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腐败程度成正比”的命题不能成立。在新加坡,政府干预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2.
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的腐败。基层组织最贴近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他们的腐败,最易离间党群关系,直接破坏党和政府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国有村级组织84万个之多,“村官”这支庞大的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危。若不引起高度重视,对他们放松教育与管理,“蝼蚁之穴”同样能毁坏“千里之堤”。本期聚焦就“村官腐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小金库”这一提法是相对于国家财政而言的。国家财政支出有 预算程序,受制于国家财经纪律,而“小金库”里的钱款却游离于国家财务制度之外,属于部门和单位自有,挪用滥支现象十分严重,是一笔糊涂帐,一般不为外人所知,因此是名副其实的腐败“温床”。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决不能让腐败行为有“宽松的环境”。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问题。在反腐败斗争中,这是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的关口。腐败和任何社会行为一样,虽然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但也离不开滋生发展蔓延的条件或曰环境。条件合适,环境宽松,就能大量地滋生蔓延,甚至难以遏制。不能不承认,这些年来腐败的滋生蔓延以至达到一种严重的程度,和环境的比较“宽松”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毒瘤,贻害各方自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的十多年来,前苏联国家的解体,导致了俄罗斯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危机重重。国家不但受到“立藩”、“割据”地方分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困扰,而且腐败也如同一股暗流侵蚀着俄罗斯各界。2001年9月7日,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列昂尼德·巴里诺夫“腐败威胁俄罗斯国家利益”一文,从众多方面披露了俄罗斯社会近期种种腐败黑幕。正如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主席古罗夫所说:“俄罗斯在世界各国腐败轻重程度排名中已高居第82位,腐败危害之烈,已比各类刑事犯罪更严重、更直接地威胁着…  相似文献   

16.
颜武 《先锋队》2011,(10):46-48
俄罗斯如今仍是一个存在严重腐败的国家。2008年,透明国际“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俄罗斯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147位;2010年,又从2009年的146位下滑到154位。媒体称,俄罗斯是20国集团成员中最腐败的经济体,也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在“金砖四国”中的腐败程度也首屈一指。俄罗斯律师协会今年年初公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每年“腐败经济”规模高达65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去年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17.
腐败与“洗钱”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腐败需要“洗钱”、庇护“洗钱”。“洗钱”掩盖腐败,助长腐败。两者相互“滋养”,共生共荣。不消灭腐败,洗钱业的“原材料”就会源源不绝;反过来,不彻底阻塞洗钱通道,腐败分子便会愈益猖獗。因此——“洗钱”一词一直与黑社会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犯罪,是指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近年来,在我国一种新的洗钱活动日益频繁,即公职人员的“洗钱”,这是洗钱的一个新特点,更是腐败的一个新特点。以研究隐形经济著称的经济学家黄苇町称其为“有中国特色”的洗…  相似文献   

18.
美国慈善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世界第一富豪盖茨决定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的业务,专力从事慈善事业。世界第二富豪、“股神”巴菲特决定向慈善基金会捐资37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交由盖茨夫妻的基金会管理。这两件事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盖茨和巴菲特均为美国人。在美国,慈善文化有相当长的历史(与美国国家的历史相比而言),有其独特的理念和做法。据说,美国慈善文化主要基于一种新教理念,即富人只是财富的社会管理人。也就是说,在法律上,财富是私有的,但在道德和价值层面,超过生活需要的财富就是社会的。19世纪的美国富豪卡内基写了“论财富”一文,被称为“财富福音书”,…  相似文献   

19.
相比那些因腐败落马的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大人物”,官职低到八品之外的“小人物”的腐败“作为”能有多大? 其实,腐败领域的“人物”的大小并不一定与他们的官职地位相关联,这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吉林省  相似文献   

20.
肖剑 《廉政瞭望》2012,(21):66-67
印度的腐败,“猛于恐怖主义”,并成为“治理赤字”。 这是该国去年的一份网络调查的结果。调查问道:“腐败或恐怖主义,哪个是印度更急需应对的问题?”超过90%的受访者选择了前者。与此同时,14名知名人士在致国家首脑的联名公开信中直言,腐败作为印度的“治理赤字”,正侵蚀着国家的肌体,印度必须以“紧迫感、决心和战时体制应对这种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