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义  崔鑫鑫 《求贤》2007,(2):28-29
“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是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人才工作.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努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举贤荐能。  相似文献   

2.
开展“争当岗位优秀人才、争创用人环境先进单位”活动以来,海西州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在全州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社会组织中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和凝聚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海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必须调整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构。”“党委办事机构要少而精,与政府机构重叠对口的部门应当撤消,它们现在管理的行政事务应转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现在由上级行政部门党组织垂直领导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要逐步改由所在地方党委领导”。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改由所在地方党委领导,也叫企事业单位党群工作“属地制”,即企事业单位的党群工作,原来由上级行政部门党群组织垂直领导改为由地方党群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4.
内乡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着力破解该县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问题。全县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组建招商专班先后参加郑州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行”、郑州市和上海市等“城市行”活动。同时,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推介会,开展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和选聘高校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事业单位挂职工作活动。近年来,全县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59人。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大多数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福利分房的产物。加强长春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区的物业管理,一是要建立社区——物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物业管理体制;政府对物业产业的发展要起到助推作用;政府牵头,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各区政府和相关物管企业参加,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区实施改造工程;要大力宣传贯彻实施已经出台的物业管理质量标准;积极稳妥推进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政府要建立弃管小区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6.
信息频道     
省委组织部: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启动。2009年12月8日.省人才办在西宁召开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安排部署会议.青海省2009年度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此项目旨在充分发挥我省支柱产业、特色经济、新兴领域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培养、吸引和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全省各有关单位推荐上报了84家单位申报人才“小高地”,经省人才办初选和专家组评审.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7.
代江波 《党课》2013,(13):69-69
山西省长治市以“专家基层行”活动为载体,搭建起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平台。一是组建专家服务团。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集全区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农村的技术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组建起专家团队,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适应日益加剧的国内外人才竞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把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与实施行之有效的人才战略结合起来,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市场,甚至不惜代价在全国、全球范围内抢“挖”人才。面对地方如此“人才大战”,军队怎么办?一、加入WTO,挑选人才的空间扩展,军队要树立“大人才观”,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引人才随着“入世”,人才竞争将在人才群体、人才个体和国家战略层面上全面展开。人才需求盘活了人才市场,提供了选人用人的广阔空间,这是有利的方面;但从整个人才系统来看,对部队吸纳人才也是一个挑战。因此,部队要积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有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类机构增加配备心理卫生人才,使心理卫生人才从社会需求上升为政策性需求。其需求领域主要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层机构心理卫生、劳教系统吸毒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企事业单位员工援助计划、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和特殊群体心理辅导等方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11,(3):F0004-F0004
深化城乡党组织统筹共建结对创先争优活动。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力实施《2008—2012年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规划》,深入开展“六千计划”,即1000个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000个村级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每年引进培养1000名优秀农村教师、1000名优秀农村医生、1000名农村科技实用人才、1000名大学生村干部,争取1000名专家教授服务对接1000个村。创设了“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远程网络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中特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安排使地方政府竞争表现出与西方不同的特质性,体现在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从“有限竞争”、“兄弟竞争”到“主体竞争”的转化以及从中央政府主导型经济到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转化,地方政府竞争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推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政府竞争特质性带来的政府行为的变异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惜用轿车、别墅、高薪为诱饵,广揽人才,大有求才若渴,嗜才如命之感。然而,值得玩味的是有些领导对本单位的人才却视而不见,见而少用,让好端端的人才那里撂荒,群众称这种钟情外才、淡漠内才的现象为人才“灯下黑”  相似文献   

13.
冷珊珊 《求贤》2012,(7):26-34
自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以来,在天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全市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牵头单位、有关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大力实施“千人计划”,在短短两三年间,引进人才创造了良好业绩,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邛崃市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开发体系,完善人才引进、人才质量提升和发挥人才作用的有效机制,探索出一条人才“产销”的新路子,努力实现了人才“产”与“销”的科学衔接。柔性引才,打破人才“产销”瓶颈。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邛崃市破除人才单位、部门、地区所有的“壁垒”,取消人才身份、户籍“栅栏”,改“审批制”为“准入制”。实施“政府雇员”制,对急需的规划、旅游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采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了7名“政府雇员”;特许15个单位面向高校选聘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人到邛崃工作,并实行弹性…  相似文献   

15.
临近年底,不少党政机关、企事业类单位都在着手进行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实事求是肯定全年工作成绩,订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这样的年终总结,必不可少。但也有少数单位在年底写总结向上呈报时,不是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而是照“搬”  相似文献   

16.
党建动态     
成都市“双争双创”活动进入评审授牌阶段截至11月底,成都各区(市)县和市级有关部门已将本地区、本部门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和优秀人才示范岗推荐人选上报市委组织部,成都“双争双创”活动全面进入评审授牌阶段。成都今年拟在全市首批设立人才开发示范单位149个(省级10个、市级25个、县级114个),优秀人才示范岗1308个(省级40个、市级508个、县级760个)。争创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活动主要在各区(市)县、市级有关部门所属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争当优秀人才活动主要在人才“五支队伍”,即党政人才、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6):56-56
王传真 吴俊在4月22日的《中国工商时报》上撰文指出:深圳为吸引金融高管人才,提出了“金融高管子女中考可加10分”的优惠政策。这一加分政策引发了广泛质疑。近年来,各地出台的“加分政策”五花八门。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地方政府希望能吸引人才、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0,(12):37-37
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等10家单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海聚工程”2010年人才引进专项工作计划》,其中215个岗位锁定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些岗位主要分布于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大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  相似文献   

19.
蔡吉臣 《求贤》2010,(9):40-40
当前,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大力引进人才.但要真正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深入挖掘人才的潜能,使之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作贡献.必须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热情,开发人才的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20.
科技和人才是事关银川未来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战略问题。为此,我们把解决科技和人才问题作为“十二五”期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编制了人才工作“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召开全市科技和人才大会,也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统一思想认识,从科技和人才问题人手,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