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嘉豫 《学理论》2013,(20):181-182
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人之一的余华,在其创作历程前后风格的变化中,都离不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文化情景变化的背景影响,余华小说确实得到存在主义强有力的哲学支撑。通过分析余华小说的写作背景、风格的变化,凸显出余华小说中的存在主义倾向,结识余华小说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凭借着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积极寻求和营建与女性作家的性别身份相吻合的文学话语方式。因此,伍尔夫的小说叙事艺术具有女性主义特征:一是通过内聚焦、多视点的叙事角度,建构女性叙事权威;二是诗化写作,张扬女性化的审美特征;三是意识流,充分表达女性内心真实,丰富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
苏童小说的预叙在借鉴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包括异象式、梦境式、预言式、直接跳跃式等多种类型,彰显了鲜明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刘迪 《学理论》2014,(3):146-147
针对《格列佛游记》和《猫城记》两个不同的文学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在情节设置、叙事手段等方面发现两部小说的诸多相同点,从而看出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对于老舍《猫城记》创作的影响。在这一比较的过程中,也发现老舍在小说中熔铸的新的元素,而这些不同之处也使《猫城记》成为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谭青松  陈建生 《学理论》2009,(25):77-78
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后,在西方广大读者和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风格和实验性的结构被批评家们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小说。本文主要从置换、矛盾、短路及游戏四个方面来剖析该小说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穿透世相的灵魂书写——“深圳八大家”小说丛书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的小说,总是挂满了锁。"①此言用以形容新近出版的"深圳八大家"小说丛书,也许是切中肯綮的。这八位深圳作家,可以说在国内小说写作领域风生水起,风格独具,各美其美:邓一光的雄才悲悯、杨争光的诡谲荒诞、南翔的斯文睿智、曹征路的冷峻沉郁、吴君的幽婉细腻、盛可以的尖锐暴烈、  相似文献   

7.
孙超 《学理论》2009,(25):75-76
托尔斯泰娅以对边缘人物的高度关注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著称当今俄罗斯文坛。其写作风格在短篇小说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本文通过分析其代表短篇《奥凯尔维利河》揭示了小说的基本主题以及彼得堡在文本中的意义。托尔斯泰娅在文学创作上承继了十九世纪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展了其中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7)
《狐火》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创作的一部史诗性女性成长小说,延续了她一贯的暴力书写风格。文章在简单梳理欧茨暴力书写特征的基础上,以《狐火》为批评文本,探讨她如何从暴力的角度透视美国底层阶级女性的成长之路,以及使用恰当的美学策略,在实现暴力美学的同时表达了其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9.
<交叉小径的花园>与<迷舟>这两篇小说在叙事的整体结构、叙事风格、叙事情节和人物设置上都具有相似性.格非也的确有模仿博尔赫斯小说的倾向,但是在细读<迷舟>后,还是能发现一些格非受博尔赫斯影响下的创新.虽然格非表面上看来是借用了博尔赫斯小说的模式,但是在一些细小的技巧和手法上格非是表现得更加的细腻和复杂.  相似文献   

10.
萧红以打破成规、自由创作的文体意识向传统小说发出挑战,使《呼兰河传》呈现出异样的风格。而萧红文本所独有的艺术风格又表现于其超前的叙事策略中。《呼兰河传》"散点透视"的场景性结构、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转换与"越界"、反讽的话语方式等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源头,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广泛渗透于东北民众的生活方武及民风习俗中,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东北作家董谦的小说<荒界>的审美取向.小说中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几乎是男女结合的终极目标,显现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塑造得最传神的女性形象兼具母性和神性的双重人格,闪烁着远古先民极度崇拜的始母神和萨满的影子.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粗大、强悍、充满野性的气质.萨满教文化是<荒界>精神风貌的最权威的雕刻者,塑造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在英美文坛才华出众且享誉盛誉的一位女作家。英国作家的身份赋予了她英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如字斟句酌,语言细腻准确、故事节奏紧凑等。同时作为20世纪初的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在题材、语言形式、尤其是叙事方式上都大胆创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一贯以其在叙事方式上的创新为评论界所称道。《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作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是其文风已经基本形成之后创作的作品。尤其是从叙事风格来看,已经可以称得上曼斯菲尔德叙事策略的代表之作。本文选择《已故上校的女儿们》作为分析文本,通过从叙事视角和叙事语言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来揭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精湛的叙事策略,以此呈现曼斯菲尔德的现代小说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抒情小说经典之作的《呼兰河传》与《边城》,都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小城",但相同的承载主体、大相径庭的叙事策略却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建树和超越时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关于王维其文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从生平考辨、思想探佚、文体论析、诗化发微、比较阐释五方面综述,展示其研究现状与态势.王维碑铭文之研究毕竟相对冷门,还缺乏专论,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居平 《民主》2023,(11):59-63
<正>内容简介小说《天井》通过主人公苏页和徐京墨大家庭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上海石库门的历史变迁为大背景,上海房地产发展为辅线,穿插写了上海不同风格的十二处石库门以及与其相关的从清末民国到现在十二位女性的故事,人物的命运与石库门的命运休戚相关,跌宕起伏,由此可见上海石库门的发展简史。乡愁难追熊月之石库门曾经是上海主要民居样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居住在石库门里。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美国小说相比,美国后现代小说消解了传统的小说叙事模式和叙事结构,否定了小说话语的表意功能,追求语言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其随意性和矛盾性常常充斥整个文本.力图展现美国后现代小说话语的特点,从而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提供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徐涛 《理论导刊》2007,(9):127-128
英国现代小说家贝克特的作品以反传统的"反小说"形式实验的开始,其大胆的表现手法令世人瞩目。他所刻画的不同的人物往往代表着不同的人格面具和心理层面,其作品特别关注的是小说的形式实验和小说艺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变化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中国的小说作家们在这一时代的浪潮中思索、探求、觉醒和创造,推动着小说创作和小说艺术的发展.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主题必然折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它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技兼于道是庄子技能美学的基本特点。道的贯彻有“广大”与“微妙”两方面,技能施展主要体现道的“微妙”之趣。微妙使技能得到诗性提升,美化为“游”的境界。技能诗化的条件包括静定、忘适、兆变、自然、融通等五个方面,其总的美学旨趣是技入化境、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的小说在当代的中国文坛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小说创作的价值在于他始终坚持以诗性的、审美的方式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对传统小说模式的反叛,将小说艺术从僵化的、教条的说教文学、政治文学中解放出来,使小说艺术获得新生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