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化是我国近年以来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利益分化的程度已经日益加深。这样的问题,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同样也是不可回避的。而处于我国西南国境交汇之处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更是由历史、民族、地缘和现实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综合这些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在利益分化格局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利益群体因经济利益的分化所引发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有合理分化和过度分化的不同情形,在道德的视阈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影响,有必要对此作理性的把握和道德的评判。要实现社会利益的均衡就必须从强化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道德理念、构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制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民价值体系等方面来建构有利于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实现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3.
侯晋雄 《党政论坛》2011,(23):30-32
现在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央在多次会议上这样描述社会转型期: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单一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产生分化,表现为:城乡利益的分化、区域利益的分化、行业利益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使社会稳定受到影响。因此,对利益群体经济地位、政治态度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维护稳定的对策和措施,极为必要。 一、利益群体及其分类 马克思说,人们所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任何群体,都有群体利益,也都是利益群体。利益是群体形成的基础,这种群体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本质上属  相似文献   

5.
从新中国成立起的前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表现出一种高度一元化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在重新构建新的利益格局的过程中,利益分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利益分化演变发展有其轨迹和特点。公正、合理的利益分化,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必须正视其负面影响,以谋求社会的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6.
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是组织系统运动的动力之源,这种非均衡博弈关系反映了组织中组织单元(智能元)既是一种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又存在着彼此之间在资源、地位、影响力、权力和权威等方面的一种不均衡和非对称的竞争关系。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在一个利益群体分化的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和谐即利益格局的均衡是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实现均衡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利益分化打破了原有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分界,使社会各阶层对利益资源的占有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导下的利益格局渐次形成。一方面,利益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整合,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依然控制着社会资源的分配,又带来了社会分裂,阻碍政治制度建设,动摇政治合法性等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执政党的社会支持资源得到扩展,一方面,通过经济制度改革,社会结构分化迅速,多元机会、权利和利益得到释放,并在各人群中得到重新分配,多数群体的选择自由和机会结构在扩展;另一方面,执政党自身也顺应这种变迁,从某个阶层或特定群体的利益代表,转型为多个阶层或群体间利益的协调平衡角色。  相似文献   

9.
庞超 《理论导刊》2012,(11):70-73
在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转型时期,我国农民利益表达呈现出比较规范化、程序化的基本趋向,有序利益表达的格局逐步形成。但是,受自身主体性条件、国家制度供给和保障以及基层政府传统治理体制和方式的影响,越级和集体上访、群体性申诉、"庇护型"诉求表达等非制度化参与现象也很普遍。为此,应切实从利益表达的主体、客体、制度和载体等层面构筑起一个公平畅通的利益表达和博弈平台,引导、规范农民通过制度化渠道来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分化与政权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期,我国利益群体的分化格局呈现为中产阶层发育不良、强弱失衡的断裂结构.这样一种利益分化的失衡不仅表现在资源占有的明显差异上,还表现在利益表达与博弈的失衡方面.这样一科利益分化、博弈的失衡结构近年来还有固化与加剧的趋势.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必须加强政权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增强对政治权力自身的监督与制约能力;必须进一步提升针对利益分化与思想分化的调控与整合能力;必须增强培育、制定、创新社会政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带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项目的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诉求日益分化和复杂化,引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内关键个人、群体或组织基于各自不同利益偏好的利益矛盾和争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成为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重点场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研究重点从政府这一单一主体扩展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地方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多元利益相关者,通过分析它们相互间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探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和冲突表现,需要从厘清利益相关者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防范的制度约束、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相关者冲突发生的内外监管机制和搭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合作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等四个方面推进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共赢的路径诉求,以期避免各利益主体间的"零和博弈"和"冲突内耗",有序推进我国腐败治理范围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结构及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人民的利益诉求及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加。根据2005年发表的《社会蓝皮书》,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已由一万起增加到六万起,参与人数亦增加到307万人。这其中,突发的卫生网络事件也在呈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3.
辛鸣 《理论参考》2010,(8):18-19
2010年及以后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转型进行相应的转型,从鼓励利益追求转向注重权利保障,在保障权利的前提下重新激发改革动力。 不能动辄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名义去取代、压制社会群体应该有的合法和基本利益,尤其是不能为了某一群体、某一范围的利益以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名义去取代,压制别的社会群体应该有的合法和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利益格局变动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的体制变革本质上是一个传统利益格局逐渐分化、新的利益格局逐渐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权力与利益资源的转移再分配过程.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府在社会利益格局变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政府特殊利益的存在使其陷入既是社会利益整合者又是既得利益维护者的矛盾困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政府进行利益整合的难度.政府必须克服自身的特殊利益,自觉承担起社会利益整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解析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市民化不仅是生活消费习惯、理念等的市民化,更是相关利益主体利益格局重新分配以及寻找平衡点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顶层设计,还涉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财税体制以及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目标是真正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到那些为追求幸福而常年奔波于城乡之间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键 《行政论坛》2011,18(3):28-32
政府信息共享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共享不均、共享不畅等问题。而制约共享深层次发展的瓶颈主要有技术层、语义层、概念层和利益层等,其中利益层面的瓶颈是最主要、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而要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绝不能回避利益机制的驱动,在侧重分析政府信息共享的一般成本、一般效益、多方博弈及匀衡利益等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共享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中短期战术性共享和中长期战略性共享分步走的现实路径,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共享向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急剧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与此同时,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新问题。本文试图从利益变化的角度来解析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探讨当前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行政论坛》2009,16(2):57-58
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日益明显,具体表现为:利益矛盾表现的多层面性,利益群体情绪的不平衡性,社会公正的价值偏离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相对虚设.这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理念调适和制度安排是建立和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方式,具体应做到:强化主体的利益表达意识和理性表达方式,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安排,均衡民众利益表达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阶层分化考验党的执政和社会建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获得社会资源能力、方式和机会的变迁,社会利益关系变得非常复杂,阶层分化愈来愈明显。阶层分化体现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然而,社会分层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面对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和阶层分化给党的执政带来的新问题,迫切要求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体制、政策创新,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益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内部的利益关系得到较好的调整,政府与执政党积累了较好的政治认同基础.现阶段,社会利益分化加剧、阶层分化明显,不同的阶层、同一阶层内部不同的群体因为利益实现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认知和评价.基于利益分化与获得,可将我国人民分为既得利益阶层、中间阶层和弱势利益阶层.既得利益阶层中既有基于信仰形成的价值认同,也有基于利益获得与维护形成的"赞同"却"不认同"的政治态度;中间阶层其政治情感表现在认同中有挣扎、在肯定中有迷茫、在否定中有期待,还有一小部分中间阶层政治情感走向极端;弱势利益群体因为社会支持不够、参政能力和参政渠道有限等问题,其政治认同总体走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