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赶车     
从比利时东部赶往西北部交界的卢森堡,大约四小时,我和阿根昨夜里都没睡,五点多就赶第一班巴士去火车站。 阿根来比利时刚三个月,他布鲁塞尔的表亲替他办的探亲手续,他表亲只收费用一万人民币。阿根说,这是议价,算有亲情。阿根几次谈到,真是很感激他表亲的。然而出国花费了三万人民币的债还是无情地压上他肩背。  相似文献   

2.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3.
大事综览     
2004年5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五国和欧盟总部。2-12日,温家宝总理对德国、比利时并欧盟总部、意大利、英国、爱尔兰进行正式访问。在德国,温家宝总理与施罗德总理及总统、议长举行会谈,发表了两国联合声明,表示将在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有幸作为学者出访缅甸。这是我阔别30年后的一次旧地重游。对比过去,缅甸的新变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阶段性的成功"近年来,人们对缅甸的评价褒贬不一。据我观察,当前缅甸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市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外国商人对在缅甸经商的兴趣日趋浓厚,据统计,1993年4月至12月,来仰光的外国人共37299人次,其  相似文献   

5.
比利时在历史上同时处于殖民强国和小国的地位,这对本国后来在非洲,特别是在扎伊尔①的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在冷战结束、刚果(金)国内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时,对该国和中部非洲政策的矛盾性导致比利时外交在这一地区的失败.1999年,比利时开始推行"道德原则"与"积极政治外交"的"双轨战略",但很快陷入道德外交与商业拓展的矛盾境地,同时也难以获得欧盟和部分大国的支持,致使比利时外交政策有激情而无实效.外交上的两难境地使比利时背负沉重包袱:比利时要在国际场合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小国力量有限;要弘扬外交道德,但又要关照自己的商品出口数额.结果是任何努力都难以有所收获.比利时对中部非洲的政策始终处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6.
欧游散记     
暮春时节,笔者作了一次短暂的欧洲之旅,浮光掠影,随手记下。细雨中,从巴黎意大利广场乘豪华大巴出发,沿着塞纳河往北前行。离开巴黎市区,高速公路两边绿草如茵,不时可见一片片盛开的金黄色油菜花,一派田园美景。约莫经过3个小时,便进入了比利时境内,很快就来到其南部小镇——滑铁卢。这里是欧洲著名的古战场之一。1815年6月18日,被现代史学家称之为“上世纪欧洲最具决定意义的一战”,即滑铁卢战役就在这里进行。曾经威武一世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同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联军主力在此厮杀。12小时的激战…  相似文献   

7.
由于L在纽约的实习相对紧张,我常常一人逛街,一次,偶尔在随身携带地图册上看到曼哈顿岛偏南部标有"马克·土温故居"的字样,便决定前往探访。"有啥可看的呵!"L先是不屑一顾,后听我说,这马克老头儿好歹也算是上世纪初美国的著名作家,我作  相似文献   

8.
日本首相出访东南亚四国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于8月23~30日访问了菲律宾、越南、马宋西亚和新加坡。村山内阁成立后一反惯例,连续出访亚洲国家而不是先行访美,这在日本战后历史上是罕见的,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往事如烟,南洋研究所建立三十周年了。当时我是第一批进所的研究人员之一,任务是搜集华侨史资料。1956—57年为了要调查资料,我们曾经走出校门,走进泉州侨乡,借阅各侨乡的华侨族谱。我们应用了八十二部“华侨族谱”,写过了一篇《福建晋江专区华侨史调查报告》,综结出本专区华侨史的六个问题——出国的时间地点,出国原因,出国路径,出国后生活,出国后与祖国关系,和出国的人口数字问题。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10.
杜冰 《国际资料信息》2013,(9):27-32,43
巴基斯坦是中国友好邻邦,中巴两国常用“全天候友谊”来形容两国关系,意为任何风雨都不能阻挡中巴友好,中巴友谊超越任何障碍。2013年7月3—8日,巴新任总理谢里夫出访中国,这是其出任总理后的首次出访,也是继李克强总理5月22日访巴后,两国领导人40多天内的第二次会晤,充分显示了中巴“全天候友谊”的稳固与亲密。  相似文献   

11.
高挑的身材,古铜色的皮肤,浅笑温婉,性格随和.2009年4月下旬,笔者在合肥应约采访回国探亲的赵丽时,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邻家小妹",竟是家产千万的"欧洲农场主".据说她种植的有机蔬菜除德国外,还远销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赵丽原本是国内一家大公司的白领,为何千里迢迢跑到国外当农民?在德国身为"地主"的感觉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31日至6月4日,几乎成了俄罗斯外交的"欧洲周"。5月31至6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白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6月2日,普京对德国和法国进行"闪电式"工作访问,6月3—4日普京在圣彼得堡主持召开俄罗斯与欧盟峰会。这些访问和峰会极具象征意义,表明在普京"新实用主义"外交中,欧洲仍是俄罗斯外交的"传统根基"所在和重要方向之一。一普京再次当选总统后,"首次出访"目标国的选定极具象征意义,因而备受俄内外关注。5月9日,  相似文献   

13.
1998年5月4日上午,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世昌”号综合训练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船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在圆满完成对大西洋新西兰的访问后,又劈波斩浪,越洋跨海,顺利抵达悉尼港,开始对澳大利亚进行为期3天的友好访问。这是继1985年以来人民海军第12次出访的第比个国家。军舰是流动的国土。在和平的年代,海军是惟一可以越过领土领海进行国际友好访问的军种。派舰出访是一个国家海军从小到大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洋,不仅肩负起了保卫祖国安全的神圣使命,而且成为对外交往中的…  相似文献   

14.
2000年9月17日至29日,中国海军“郑和”号训练舰在郑宝华少将的率领下,首次对俄罗斯海参崴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我海军舰艇第15次出访。时值金秋季节,中国军舰的到来,给海参崴军民带来了欢乐,军港内外洋溢着友好气氛。两国海军官兵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在中俄两国海军的交往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大连舰院等海军院校的教员和学员,利用远航出访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受到锻炼,经历了风浪洗礼。演兵对马海峡“郑和”舰从青岛启航的第3天,驶入了波涛汹涌的对马海峡。中午,舰上特意为出访举办的“八一之声”广播台介绍对马海峡历史:“这…  相似文献   

15.
正这句话不知我们说过多少次了,而且每次都充满自豪感,"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应当是"五零后"的集体记忆,这句话朗朗上口,至今牢记不忘。我们生长在红旗下的日常生活细节,同样清晰如昨,绝非往事如烟渐行渐远,反而储为新中国记忆银行里的黄金,时时闪烁光芒。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小学生,我们从小就懂得"守纪律,讲规矩"这句话。大清早走出家门  相似文献   

16.
3月2日至8日,倪萍半年来创作的百余画作将首次亮相北京琉璃厂荣宝斋大厦。这也是继去年10月在深圳美术馆首开个展之后,她的第二次美术作品展。倪萍画展开幕式前,笔者浏览了她的画作,倪萍对笔者笑言,自己去年底在深圳美术馆"显摆"后,今又回到荣宝斋"显摆"一番。正式拿起画笔尚不足两年的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几度出国的作家曾这样描绘自己的感受:出国两个星期回来后,可以洋洋洒洒写一篇长长的游记;出国两个月,回来能写一本书;而如果在国外呆上两年后,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作为曾在以色列学习、生活过整整两年的我,此时此刻的感受正如这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太多的经历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也不知从何说起。思来想去,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分析2011年全球有惊无险、可控的纷乱局面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当代国际体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其所经历的重大转型对此局面的作用与影响.认为当代国际格局的这种无极多元化发展既是导致2011年世界乱局的重要原因,也为治理这样的乱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致2011年的全球纷乱局面有惊无险,而所有的这一切又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世铁路情     
正1906年火车的到来,使长辛店这个小镇完全变了样。它不仅取代马车,还引来了不少洋人和洋玩意儿。一个偶然的机会,祖父被当时长辛店机务段的比利时主管招聘到家里作帮厨。当年20岁的祖父勤快好学,跟比利时厨娘学会了法语,虽然一个法文字母不识,口语却非常流利。一次一个中国雇员找这位比利时总管办事,现场没有翻译,祖父临时担当了一回翻译。从此祖父常常为这位比利时人做非正式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谈南亚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斯蒂芬·菲利普·科恩系美国伊利诺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的南亚安全和印度问题的专家,曾38次出访南亚各国,写过《南亚安全》、《印度陆军》、《巴基斯坦陆军》、《印度:新兴的大国》等专著和大量研究文章,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对美国的南亚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今年7月底,科恩教授应邀访问中国。在成都期间,笔者与科恩先生多次探讨过南亚有关问题,现将他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