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渎职侵权犯罪往往会给国家、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出现了内、外部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侦查手段少,侦查观念陈旧等问题,导致“查证难”,阻碍了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开展。应当加强“侦查一体化”工作机制,加大初查力度等措施、手段,以破解“查证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背后往往都存在着失职和渎职犯罪案件,这不仅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并且极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检察机关要高度重视反渎职侵权工作,将查办群体性事件背后渎职犯罪案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立法机关要降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的追诉标准,提高处罚标准,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深刻认识渎职侵权行为的危害性和造成严重后果处罚的严厉性。  相似文献   

3.
对证人的询问包括任意性询问和强制性询问,询问证人是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重要取证手段。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往往严重依赖于证人证言,通过强制方式对证人进行询问,有着现实的必要性。我国立法并未授权允许侦查机关强制询问证人,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事实意义上的强制询问证人。通过合理设置强制询问的前提条件,限制强制询问的强度,规制强制询问的程序等途径,构建适合司法实践的的强制询问制度,并通过程序对强制询问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反渎职侵权侦查一体化是检察机关为优化侦查资源配置、提高反渎整体办案效能,采取以侦查指挥中心为组织形式,以提办、交办、参办、督办、异地指定管辖等为主要办案方式,以上一级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作为本地区职务犯罪侦查的指挥平台,整合上下级检察院反贪力量,实现办案的规模与效应,达到预期办案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一种侦查模式.2010年以来红河州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积极推行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形成全州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案件一盘棋的侦查格局,全州反渎职侵权部门成功开展反渎专案工作,查办了一批有影响、有震动的案件,特别是在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案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达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高检颁布的《规则》司法解释,对自侦经济案件适用取保候审存在不足:忽视自侦案件的特殊性。禁止性条款模糊解释难理解、不易操作;抽象性条款使取保候审缺乏司法操作性。修改《规则》中取保候审的规定,须遵循从严原则和明确原则。为正确取保,自侦经济案件财产保的数额也须确定  相似文献   

6.
2006年7月26日正式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修订实施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存在与量刑标准衔接方面的问题。为准确打击渎职侵权类犯罪,有必要修改或出台与新的规定相衔接的量刑标准之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7.
案件质量评查是根据司法实践的需要而创设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办案质量,减少冤假错案,防止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文章通过分析检察机关在案件质量评查方式、程序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轻伤害案件,在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一直是多发常见的案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查处这类案件时常常出现“调查取证难”和“处理难”的局面,既牵制公安机关的警力,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一、轻伤害案件处理难的成因在司法实践中,轻伤害案件所以难办理,除去一些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执法经验不足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因为:1、责任心不强,不及时取证。轻伤害案件立案后,首先应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及时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尽可能多地获取证据。但由于有些办案人员认为可以调解而忽视调查取证,或者双方当事人为了推卸责任而编…  相似文献   

9.
司法会计技术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会计资料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体现,与经济犯罪活动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司法会计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查办经济犯罪案件的专门手段,在揭露和证实经济犯罪,以及依法追缴赃款赃物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诈骗案件是近年来多发的一类经济犯罪案件,其常见犯罪手法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付随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等。对于该类案件的侦查,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主要有分析信用证运作流程,寻找侦查突破口;收集查证相关单据凭证,为认定犯罪提供关键证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外逃;树立深挖犯罪思想,努力追缴赃款赃物;加强合作,建立查办信用证犯罪的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不必然具有负面性,舆情事件中"司法买单"、舆论与司法冲突和异化现象是舆情风险所在。舆情的形成与案件自身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网民道德良知论与司法法律价值论造就舆论与司法冲突。司法权威尚未形成加剧网民"信法不如信网"心态。面对舆情风险,法院应该针对案件,融理入判,提高裁判说服力,预防舆情发生;运用沟通机制,缓解司法与舆论冲突,减少风险冲击;稳步树立司法权威,提高抵御舆情风险能力;运用法律惩戒机制规制舆情中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渎职犯罪的多个罪名中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法律责任的认定,因此经济损失的认定成为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应用《立案标准》、查办案件过程中必须予以先期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实务中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梳理,以期助益于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行贿受贿犯罪行为越来越隐秘化、多样化、智能化、复杂化,传统行贿受贿案件的查办模式亟须改变。因此,有必要就现代信息科技在行贿受贿案件查办中的应用背景、具体方法手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是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阵地,依法依规查处国有企业各类违纪违规案件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企业利益,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打造健康的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面对信访举报案件查办的现状,逐一深入剖析在案件查办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了拓宽案源线索渠道、加强协调和业务培训、改进办案方法等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死刑又称生命刑、极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死刑案件人命关天,应有区别于普通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我国刑诉法对死刑案件的程序作了一些特别规定.但还存在一些漏洞,司法实践中程序违法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这些都不利于死刑犯的人权保障。在本文中,笔者试着对死刑案件的程序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建议,以期引起立法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社会上共享单车"私占"案件频发,其中不乏行为人因此而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情况。然而,共享单车"私占"案件的刑法适用问题尚存在一些难点,解决该问题有助于共享经济相关民刑理论问题的厘清,也可以为研究互联网犯罪及其相关犯罪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因此,共享单车"私占"案件的刑法适用是值得进行详加分析和研究的,而从车锁结构和行为人目的角度入手,更有助于司法实践中对于共享单车"私占"案件行为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司法规范化的到场、权力高层的关注、学者学术研究的关怀使得对刑事冤错案件深层成因的理性解读成为一种契机。实证样本研究表明,我国刑事冤错案件的纠错原因多具偶然性、救济管道不畅通、救济进程存在博弈。对两种主流范式的省思可以发现,观念误区与制度痹症是"话语中心论"的关注焦点,而科技落后与认知局限则是"物质中心论"的论证理据。法治话语的实践困境、司法政策的倾向性与司法绩效的实体导向性等转型时期的历史、社会及制度语境决定了中国刑事冤错案件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刑事犯罪呈智能化、职业化,团伙化、流窜化,作案人反侦查意识不断增强,侦查扒窃案件存在现场勘查取证难、核对案件事实难、获取有罪供述难、采取强制措施难、证明犯罪事实难等问题。针对扒窃案件侦查面临的困难,侦破工作应当采取提高抓现行能力、提高证人证言质量、完善证据收集思路、加强讯问能力建设、提高情报的先导性作用、夯实侦查基础业务建设等对策,不断提升打防扒窃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法律虽然未明确规定初查制度,但在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事实上的初查。初查并不限于书面审查,还应包括相关的司法调查。初查对于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管辖、侦查策略、办案思路等具有重大意义。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应紧紧围绕立案标准确定初查内容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司法资源。初查期间只能采用非强制性措施,但要注意对涉案人员和财产的应急处置。此外,侦查机关在初查过程中应注意和其他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20.
黑恶势力一直以来都是危害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为了铲除黑恶势力的立命之本,公安机关数年如一日坚守在扫黑除恶工作的第一线,追溯恶源、打伞破网,创下累累战绩。然而,黑恶势力根基深厚,并懂得顺应社会发展和治安状况调整作案方式,导致涉黑涉恶案件侦办工作中出现了涉案资产界定和追查难、证人配合程度不高、线索查办难等诸多问题。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基于对35起涉黑涉恶典型案件的实证分析,本文提出建立反洗钱资金协查合作机制、完善证人保护机制、加强刑侦基础工作等对策措施,以促进黑恶势力打击整治的长效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