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12月1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区某地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案犯将受害人陈某某(女,时年22岁,)杀害,抢劫财物后逃离现场。经勘查,技术人员在现场室内一扇房门东侧、距地面1.25米处提取到血掌纹一枚,分析系案犯逃离时右手推门所留。根据现场勘查等情况,办案人员分析认为作案者应系惯犯,流窜作案的可能性较大。为此,迅速布置警力,对有前科的重点人员及外来人员开展大规模摸底排查,同时向周边地区发出协查通报,开展案件串并工作。并围绕现场提取的血掌纹进行了大量的查询比对。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最近判决了一起拖延了两年之久的杀人案,案犯被判处有期徒期15年……一起群众反应极为强烈的疑难案件,终于落下的帷幕  相似文献   

3.
采用逐步向后法的二元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对案发于东莞地区2013-2016年期间已侦破的138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他杀案件中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作案工具的择取、尸体的暴力损伤、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及案犯动向等相关信息与案犯同被害人间熟悉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是否熟人作案与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工具选择及其他暴力损伤相关性大。故意杀人案、绑架杀人案多为熟人作案,第一现场为郊外的多是非熟人作案,自备工具的多为非熟人作案,无其他暴力损伤的多为非熟人作案。而在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以及案犯动向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绑架、因感情或谋性而非谋财的杀人,案发于被害人居住场所,徒手或现场获取作案工具,尸体存在多种"致命"损伤,是推断熟人作案4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杀人案现场的尸体、尸体周围的空间、现场血迹等的勘验,以及结合杀人案现场勘查实例,从法医学角度对杀人案的现场勘查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求再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为侦查提供范围、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犯罪行为所遗留的心理痕迹的研究分析,可以深化对案情的分析和认识,帮助我们对案犯犯罪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特点以及案犯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描绘和刻画,从而准确地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并采取相应的侦查对策。文章就此主要探讨了犯罪心理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在实际刑事侦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例抛尸案对随身物品、抛尸现场以及案犯刻画等的分析,为侦查人员寻找尸源、划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在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起特大抢劫杀人案件中案犯心理痕迹的分析研究,指出心理痕迹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审案攻心六招汪高坤在审讯杀人案时,审讯人员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审案的成败,因杀人嫌疑犯不同于一般案犯,他们所面临的后果非同一般,一旦罪行败露,直接威胁其生命的存在,故往往特别狡诈,大都设置了一道又一道的精神防线,但一般杀人嫌疑犯都有求生愿望,求生愿...  相似文献   

9.
刑警的荣誉林刚印象□魏炜认识林刚,要从一件奇案说起。1996年4月26日凌晨,在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乡西北部的路边,发现一具女尸。林刚带一个探组迅速赶赴现场,从现场勘查和现场表现出来的状态看,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除了仅知案犯是男性外,再无任何线索。林刚...  相似文献   

10.
1994年4月21日,深圳福田区词堂村2号301房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在现场提取案犯用过的透明茶杯上面留有两个无色汗液指纹.普通光下,指纹反差微弱,并在指纹处形成强反光带,同时指纹纹线受到茶杯上凸起的彩色图案的影响,应用普通照相法,难以拍摄纹线全部细节。由于玻璃对紫外线表现为吸收特性,因此在紫外线下,载体玻璃杯和指纹纹线将形成不同的亮度分布,有助于消除反光带的影响,提高指纹纹线的清晰度。我们采用紫外反射照相技术成功拍摄了茶杯上的汗液指纹,经分析、比对确认为案犯李炳文指纹。拍照方法如下:一、器材1…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痕迹是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特征的综合反映,是由于犯罪行为作用而引起。利用犯罪现场的时间和空间能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和状态,分析作案人在作案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利用犯罪心理痕迹,是一种逆向地从作案人行为活动入手分析案情、刻画案犯特点、追溯犯罪行为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依据现场的成趟足迹和据案犯足迹指出的行走运动方向,进行顺向或是逆向追踪,是主动追缉作案人的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措施。1999年4月30日早晨6时许,大冶市罗桥华板桥村15岁少女华海凤在离家约1公里远的山坡麦地放牛时,被案犯强奸杀死后抛尸于山坡地沟并掩埋。  相似文献   

13.
反侦查行为是指作案人在作案前后为了掩盖犯罪行为、逃避法律制裁,针对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而实施的一系列对抗行为。因其主体的智能型、行为的对抗性和手段的多样性,不但使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而且使侦查工作常常处于久侦不破的境地。苏湘渝特大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案犯周克华,正是因其在作案前后精心策划实施了各种反侦查行为才得以逃避侦查,隐匿八年之久。该文以周克华案为视角,通过分析周克华反侦查行为的表现,揭示反侦查行为对当前侦查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94一号特大案即系列抢劫杀人案。案犯名叫李荣健,男,24岁,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小井村人。87年因盗窃判刑5年,刑满释放回来后,不思悔改,仇视社会,重新犯罪。93年在河南省林州市河顺镇作案,盗窃该镇派出所64式手枪一支,子弹20发。此后,李荣健在扬州、南通两地区开始了疯狂的犯罪活动:1993年12月7日晚10时许在靖江市季市镇,李荣健持抢威逼一工厂女工实施强奸;1993年12月8日凌晨3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市场经济全面运行的新形势下杀人案的新特点:持枪杀人案突出,杀人劫车案增多,毁、匿尸案增多和一案死伤多人增多;接着分析了新形势下杀人案的侦破难点:被害人身份难以确定,现场痕迹物证发现率低,对付流窜杀人案措施不力和地市间配合不力;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杀人案的侦查对策:领导上案,侦察措施到位,发挥刑事技术优势和广辟线索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7月 ,某镇的一出租屋中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该楼的二手房东、一江西籍男子被杀死。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发现 :现场有翻动迹象 ,放有现金以及收据的抽屉被拉开 ,抽屉内现金被拿走 ;死者身上有数处双刃刀伤 ,并有抵抗伤 ,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死亡 ;现场中未发现可形成死者身上伤痕的作案工具。结合现场其他情况综合分析 ,我们的意见倾向于有预谋图财害命 ,案犯受伤的可能性比较大。现场勘查技术人员在现场中放有现金以及收据的办公桌抽屉拉手处发现有一处接触状血迹 ,结合现场情况分析其为犯罪嫌疑人所留 ,并且是犯罪嫌疑人的血迹 ,但血迹…  相似文献   

17.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罕见的系列杀人案。就在举国上下声势浩大的“严打”期间,案犯仅仅用半年多的时间,连续在华北5县市抢劫杀人10起,杀死4人,重伤残6人。作案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但罪犯难逃法网.最终被送上审判台。 血案迭起 1996年的秋天,冀中大地是一个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农业丰收,经济繁荣,给人们送来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然而就在这平静安乐的背后,在这片热土上一起起血案迭起。从1996年10月起到1997年2月,仅仅半年多时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公安学刊》2005,(5):44-44
悬赏通告是群众工作与侦查破案专门工作相结合的一种侦查手段,其实质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向群众公布案情,并向群众承诺实行奖励的一种侦查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悬赏通告在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主要取决于领导重视、准确刻画案犯的基本条件、划定一定的通告范围这三大因素,同时还必须建立完善经费、舆论、观念这三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家属规劝,是公安机关利用家属与拒供案犯在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因素,从侧面对拒供案犯进行劝导教育,动摇、瓦解、软化案犯的抗拒意志,使拒供案犯的情绪情感受到家属的感染,从而改变拒供心理,主动认罪服法的一种策略,对处于预审阶段的案犯,是否使用这种策略。历来是有争议的。但是,随着智能化犯罪的逐渐突出,一些犯罪分子反审讯意识日趋增强。  相似文献   

20.
现场心理分析是犯罪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分析现场心理有助于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对进一步开展侦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场心理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点,确定侦查范围;分析研究心理痕迹共性,串并案件;分析现场心理,判断作案人对现场的熟悉程度;分析反常现象,识别伪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