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刑罚执行的轻缓化和非监禁化,是我国顺应世界法治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刑罚执行制度,如何更好地实施减刑、假释,是当前刑罚执行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刑罚从重刑化走向轻刑化,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刑法在预防和控制犯罪上的作用有限性是成为轻刑化选择的现实基础;对犯罪和刑罚认识的科学化是轻刑化选择的认识基础;以人为本是轻刑化选择的价值出发点。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轻刑化选择的指导思想和考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轻刑化贯穿了整个刑罚的历史发展过程。轻刑化对刑事检察工作的启示是:应严格规范侦查阶段的刑事检察工作;扩大检察机关的不起诉裁量权;借鉴国外辩诉交易和量刑权制度,完善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4.
实行刑罚轻刑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轻刑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实行刑罚轻刑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实行刑罚“轻刑化”,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5.
毕胜 《学习月刊》2009,(18):48-48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刑事制度。它不是一项独立的刑种,而是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它是惩罚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重要表现。其特点是在判刑同时宣告暂不执行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刑罚的可能性。我国1952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规定,缓刑只适用于贪污犯罪,后逐渐适用于其他犯罪。1979年刑法对缓刑制度予以确认,进一步调整了适用缓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以宽为先"是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的基本导向,这不仅是刑事司法人道主义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恤幼"思想的传承,是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方针的要求,还是儿童权利保护最大化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在以此为基础的犯罪预防及恢复性司法实践中,在定罪方面倡导"入罪"从严、"出罪"从宽;在刑罚处遇方面,倡导"非监禁化"和"社会化";在诉讼方面,健全亲情化、感召式、宽缓化的刑事诉讼机制和量刑个别化、全程教育机制。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法治中国下的少年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国家才能保持长久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7.
翟中东 《学习论坛》2009,25(11):71-75
刑罚适用不仅要考虑犯罪人的行为,而且要考虑犯罪人本身。将人格导入刑罚裁量的核心工作是开展犯罪人的人格调查工作。考虑在我国目前尚难开展犯罪人的心理测量工作,我们可以立足于人格观念,以犯罪人的基本情况、犯罪人犯罪前的情况、犯罪人犯罪中的情况、犯罪人犯罪后的情况等方面进行犯罪人的人格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赵淑华 《世纪桥》2007,(8):72-72,86
刑罚制定个别化的实现是刑罚个别化实现的方式之一,对刑罚制定个别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涉及到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改造,宽严相济的重心应落在"宽"的政策上。刑法应树立教育刑理念和目的刑思想,刑事法律应确立"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非监禁性强制措施和司法转处为主要原则,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律应朝非犯罪化、轻缓化、非监禁化和非刑罚化方向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刑法有直接执行和间接执行两种方式。建立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法院,运用直接执行模式来认定国际犯罪裁量刑罚,人类为这一理想的付诸实践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走过了艰辛的历程。然而,当今的国际社会仍是一个主权国家林立的“平行式”社会,主权国家很难接受放弃作为国家主权重要组成部分的刑事管辖权的要求,使得国际刑法直接执行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国际刑法的实施仍需主要依赖于国内司法体系的间接实施模式,因此两种国际刑法的执行模式只有相互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国际刑法在惩治国际犯罪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刑罚是阶级社会用于惩罚犯罪的首要手段。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是行使国家统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任何国家和阶级社会都有符合自己需要的刑罚体系。由于社会的变迁、统治经验的丰富、法律文化思潮的演变和刑事政策的调整 ,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法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由于半个多世纪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特别是 2 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引起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革 ,自建国之初一直沿用至今的刑罚体系 ,在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历史传统、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期的国情特点,现阶段我国不宜实行教育型的刑事政策,而应实行报应功利型的刑事政策。在刑罚方面,犯罪私人成本和社会损失成本的对称、对等关系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静  周艳茹 《世纪桥》2007,(3):37-38,46
刑事政策的的概念是刑法研究中较为基础而又尚未取得共识的问题。我国传统法学中对刑事政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狭义的刑事政策观上,将刑事政策视为党和国家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刑法政策或策略。这样偏狭的理解决定了我们一度将“严打”作为基本刑事政策,同时这也严重妨碍了我国的对外学术交流,阻碍了我国科学地制定与执行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对重罪实行严打政策的基础上完善了对轻刑宽松的一面,渗透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从宽处理轻罪原则等内容;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对待不同的犯罪行为人,坚持区别对待的策略思想,该宽的宽,该严的严,宽严适度,宽严有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蕴涵着符合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深刻的政治要求,是刑事执法的灵魂,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同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中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的,是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实证学派与现代刑事政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政策思想的成熟始于实证学派,而现代社会防卫运动作为一场刑事政策运动,则源于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思想。社会防卫驰有对实证学派的思想进行扬弃的一面。社会防卫运动所表现出的刑罚个别化、人道化的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控制度自1997年刑法典修订后已初具体系。修订后的刑法典明确划分了三个刑事责任年龄段,明确规定已滿14周岁不滿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滿14周岁不滿16周岁的人犯罪只对8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增添了若干非刑罚保护措施,如刑法17条第4款;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刑事诉讼法修订后也明确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不公开审理原则、分别执行刑罚原则和必要辩护制度,等等。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些并没能改变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的趋势。与国外的法律防控制度相比,我国还有不小的差距。笔者认…  相似文献   

16.
管制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限制自由刑,符合刑罚轻刑化、开放化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管制刑在实践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适用率较低,由此引发管制刑的存废之争一直不断。管制刑在我国有其理论依据和社会基础,应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完善内容,增强惩罚性,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浅论未成年人刑罚制度——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未成年人刑罚制度概述未成年人刑罚制度是指由刑法规定的,由立法、司法及执行机关在对未成年人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刑法定罪量刑及执行刑罚的过程中,为达到惩罚、改造、感化、教育未成年罪犯,使其不再危害社会,早日回归社会的目的而设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方法的制度化有机结合,主要包括刑罚体系、刑罚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假释制度的刑法价值为视角,着眼于世界刑法轻刑化、刑罚非监禁化的变革趋势,从假释制度法律规定及其体现的刑法价值层面,分析比较了两岸假释制度的理论涵义、体现的刑法价值、反映的刑事政策,揭示了两岸假释制度在刑法价值方面的趋同与差异,并针对大陆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假释制度修改后所遗存的争议问题及制度适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若干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助益于假释制度的刑事立法及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顺应了现代刑罚执行理念,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社区矫正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但作为一种已经被西方司法实践证明为科学、有效、文明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必将推动我国刑罚执行制度改革朝着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是当前刑事司法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虽然从2009年才开始在实践中践行这项制度,但因为是在借鉴其他省(区、市)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积极的探索努力,在社区矫正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