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当代党员》2010,(6):8-9
这个春天多雪、寒冷,但在神州大地,“尊严”一词却特别温暖人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一词,第一次以民生的名义,郑重地出现在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相似文献   

2.
坐忘时间     
“坐忘”,是《庄子》里的一个词,与“坐驰”相对。我很欣赏这个词,如果用成语来解释一下,“坐忘”大致相当于“心无旁骛”;“坐驰”大致相当于“魂不守舍”。人的精神,有自己的家舍。人守不住自己的精神,经常让它在外面浪游,不知归家,这样的人生,就是“坐驰”。  相似文献   

3.
晓史 《支部生活》2008,(10):36-37
除了生活在石漠化地区的人们之外,对学术界以外的公众来说,“石漠化”这个词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人们注意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总理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朱总理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22):50-50
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听到、想到和说到“底线”这个词。例如,升学招生考试的录取线,居民生活不能低于的贫困线,道德所不能突破的底线,法律所不允许践踏的底线,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1,(10):45-45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这里的“小康”是安康的意思,指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虽然此处所指并不是一种社会理想,但这个涵义却开启了后世儒家对“小康”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到1935年夏均被称为“突围行动”或“西征”。1935年9月12日,党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素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文件中第一次把战略转移称为“二万余里的长征”。但这个决定当时只传达到中央委员。9月22日,在哈达铺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在高度赞扬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时,再次提到了“两万多里长征”,于是“长征”这个词开始在红军中广泛宣传使用。IO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和部分红军指战员谈话时,第一次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概念。不久,他又写了《七律…  相似文献   

8.
刘刚 《党建文汇》2014,(12):54-54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神曲”已经成了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这个“神曲”绝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诗人但丁那部带着人们游历了《地狱》《人间》和《天堂》的旷世长诗,而是近年来形容某种音乐让人如洗脑一样着了魔的音乐概念词。  相似文献   

9.
题目中的这个“家”指的是老科技工作者之家,全名是“天沣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现在这个“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里的老同志们心情舒畅。而这个“家”能有现在这个局面,身为“大管家”的张国村功不可没。他是协会的法人代表,也是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10.
梁衡 《学习导报》2012,(16):59-60
小时候长在农村,食不为味只求饱。后来在城市生活,又看得书报,才知道有“美食家”这个词。而很长时间,我一直怀疑这个词不能成立。我们常说科学家、作家、画家、音乐家等等,那是有两个含义。其一,它首先是一份职业、一个专业,以此为工作目标,孜孜以求:其二,这工作必有能看得见的结果,还可转化为社会财富,献之他人,  相似文献   

11.
梁衡 《新湘评论》2012,(16):59-60
小时候长在农村,食不为味只求饱。后来在城市生活,又看得书报,才知道有“美食家”这个词。而很长时间,我一直怀疑这个词不能成立。我们常说科学家、作家、画家、音乐家等等,那是有两个含义。其一,它首先是一份职业、一个专业,以此为工作目标,孜孜以求:其二,这工作必有能看得见的结果,还可转化为社会财富,献之他人,  相似文献   

12.
别傲 《党课》2012,(10):22-25
当然,白宫的“信访办公室”来信,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信访。如果要把中文“信访”这个词翻译成英语,会发现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  相似文献   

1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在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中,钟爱杭州、眷恋西湖的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外,就数陈云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40年间,陈云来杭州不下数十次。尤其是从1977年起。他每年春季都要来西湖小住,长时数月,短时数十天。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8,(4):F0003-F0003
颖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西郊,规划面积24.32平方公里。古颍州西湖,春秋战国时始建女郎台、梳妆台等建筑,唐武宗李炎在做颍王时建有兰园,欧阳修在他的一生中八次来到颍州,并终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对颍州西湖的美丽风光情有独钟,早在做颍州知府时,就深情地咏出“西湖烟水如我家”的佳句。他写《采桑子》十三首,连用10个“好”字赞美颍州西湖。  相似文献   

15.
胡涵 《党课》2007,(3):30-31
党风即党的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性质和世界观在党的工作与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全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党风”这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最早在党的建设中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十月革命后,列宁也多次使用“作风”一词,批评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并且形成了一套党风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李惠 《求贤》2011,(5):29-29
1940年,美国出现第一家DQ冰激凌店。发展至今,最具噱头的产品是号称“倒杯不洒”的“暴风雪”。店员将这个产品送到你的手上之前,都会将它整个翻转过来。世界上几百种冰激凌都可以做到倒杯不洒.却没有第二家有胆量这样做给你看。这个胆量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解读为胆商。  相似文献   

17.
“福日”是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的简称,18年前成立的时候,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福日”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彩电在争论中渐渐走进国人的生活。当时,大多数中国的老百姓还只能围坐在9吋黑白电视机前观看渐次打开国门后外面纷呈的世界。彩色电视机,这个现代高科技  相似文献   

18.
江海 《广东党史》2008,(5):58-58
惠州西湖 位于惠州市市中心区域,是一个以山水资源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型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形成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  相似文献   

19.
一杭州西湖“鲍庄”,是一院旧宅,别号“一庐”,是西湖的名胜之地。旧宅的正堂雅名“君子堂”,君子堂里有一副对联,为明代大剧作家《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当年在浙江任遂昌知县时所撰: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相似文献   

20.
袁媛 《学习月刊》2012,(14):32-33
一、导言 数量结构“一顿”由动量词“顿”和数词“一”组合构成,近来这个结构突破了它的传统用法,在形式和意义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在电视和网络上摘录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