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铁桥  朱柳宇 《传承》2012,(7):20-21
近年来,我国医患之间的纠纷频发,双方的冲突频繁走向极端化,从正常的医患关系走到言语暴力、肢体冲突甚至发生恶性事件,医患矛盾逐步升级的同时,暴露的是调处医患矛盾机制的低效和公信力缺乏。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在解决医患纠纷中,介入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为主导的“第三方”,创新性地把保险理赔和人民调解引入医患纠纷处置。通过独立、公正的“第三方”介入,增加医患纠纷处置的公平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建立了一套预防处置医患纠纷的新机制.被各地称为医患纠纷的“宁波解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急剧上升且呈恶性化发展态势。医生的法律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缺乏及医患沟通不畅等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医疗机构告知义务之履行,则是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防范医患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因医疗事故而引起的医患纠纷也不断出现。一些患者为了挽回自己无故而遭受的种种痛苦和损失纷纷前往法院请求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从而获得相应的赔偿。这就涉及到医患关系的法律性质、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举证责任以及赔偿等问题。正确地把握上述问题,对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护作为弱势的患者,平衡医患双方的利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医患纠纷数量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引发暴力犯罪,严重地影响了就医环境和社会安定。当前的医患纠纷有纠纷数量增加、规模增大,诱发原因复杂、纠纷处置反复持续,容易引发网络舆情、社会影响深广等特征。公安机关在处置医患纠纷时要树立法治思维,规范公正执法;依托法治手段,严打暴力犯罪;强化风险预警、建设"平安医院";深化协同机制、创新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频发且冲突强度不断升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医疗体制改革不到位、相关立法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医疗人员职业操守缺失、患方维权意识增强但医疗知识匮乏等,是引发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为解决好此问题,一要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二要完善相关立法,依法处理纠纷;三要创新医疗纠纷全过程处理机制;四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从医人员的职业操守;五要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创新医患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7.
高建伟 《小康》2011,(11):113
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医患纠纷绝不是医疗机构及其医生同患者之间的"私人恩怨",解决医患纠纷不能"以闹取胜",减少乃至防范医患纠纷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医疗纠纷一般是指医患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行为、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上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公安机关需要关注的医患纠纷,往往是指医患纠纷已经引发违法犯罪行为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特别是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类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医患纠纷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主要是大中城市不断发生且逐年增多并处于高发状态。有效遏制或减少医患纠纷,必须完善医患纠纷的立法调解和鉴定制度,从提高群众的医疗常识入手,不断提高医疗救治和医疗管理水平,形成医患纠纷化解长效机制。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必须修改,重新规范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从而为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医患纠纷的行政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竹蕊 《前沿》2011,(21):144-147
频频爆发的医患纠纷,不仅给医患双方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和危害,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是非常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对医患纠纷应同时采取刚性干预和柔性干预,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采取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控制和化解医患纠纷,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黄国林 《政协天地》2014,(10):24-25
听民声,提出命题 近年来医患纠纷频发、多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持续引发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医患关系"成为不少政协委员高度关注的话题,并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医患冲突加剧,亟待治本之策》、《关于对暴力伤医事件"零容忍"的建议》等多个提案,引起省政协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政协天地》2014,(10):26-27
尽快制定出台《福建省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这是在当前相关法规不配套的情况下,解决具体医患纠纷的首要措施。据统计,目前已有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重庆、甘肃、江西等10个省市出台了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办法或条例。  相似文献   

13.
医患关系:想说和谐不容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纠纷是医患关系日益激化的最直接体现。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近几年来,本市医患纠纷事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已达到每年干余件,反映了北京市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5月至6月,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利用其电话调查系统,就此问题进行了一项民众意见调查.过半市民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只不过对紧张程度的认知有所区别,对于医院和医生的总体满意度仅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13,(21):46-46
在张清炎眼中,医患纠纷的紧急程度绝不亚于一场火灾。所不同的是,医患纠纷的火燃烧在心里,无形而炽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和社会治安秩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给社会稳定带来压力。为此,如何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防止由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花菊香 《学习与实践》2006,(12):128-133
和谐医患关系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医患纠纷和冲突动摇了这一基础。本文从对医患关系的特性探讨入手,分析造成医患冲突的社会层面、医疗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等方面的原因,剖析了社会工作与卫生系统的关系,提出以社会工作的介入来润滑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龚选民 《政协天地》2014,(10):35-36
福建省首家医患纠纷专业性调解机构——南平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理中心成立近五年来,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均为100%,最快的3天调结,最长不超过一个月,没有一件反复,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医患纠纷处置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其经验被媒体冠以医患纠纷"南平解法"。  相似文献   

18.
医患困局     
《创造》2012,(5):12-12
当前,国内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医闹事件”不断发生。复旦大学校团委最近公布的—份报告显示,医患纠纷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学医产生了迷茫、排斥甚至畏惧的心理。 【热评】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医疗恶性事件,无论对医护人员还是广大患者,都是一种伤害。这些问题,痛在医患双方,但其实是病在政府。因此,要止痛的话,吃药的应该是目前的医疗体制。(医生张子谦)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患纠纷频繁发生,一旦处置不当,极易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医闹事件。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在分析当前医患纠纷特征、产生原因、处置难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法治轨道下处置医患纠纷的"四化"模式,即完善"三项举措",确保统筹运转高效化;强化"三种保障",确保基础支撑精细化;坚持"三个到位",确保应急处置专业化;狠抓"三个环节",确保打击处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吴明 《时事报告》2013,(5):27-27
医改进行了3年多,成效很大,但医患关系并没有相应改善。医务人员抱怨工作任务重,病人认为医生服务质量不高,原因何在?一是医生"好好看病"的动力不足。在我国,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医生多提供服务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的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