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科技政策和知识产权法律之间长期的逻辑隔阂与理念差异,使得我国大学在知识产权运用以及基于知识产权的技术转移受到了明显的政策限制。从科技成果管理体制与知识产权客体制度的概念差异、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转移的功能缺失与中介缺位、大学国资管理与知识产权利用的政策冲突和调整交叉、大学人事制度与权利利益分享的制度空白和机制失调等主要方面阐述了政策困境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技术转移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必须依赖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国际知识产权制度与环保技术创新、转移、利用之间具有紧密且复杂的关系。从发达国家促进技术转移的国际责任、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研发与转移的作用以及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诉求等方面看,我国学术界应加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够促进环保技术创新、转移与利用的知识产权战略与对策,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专利权申请与实施的现状,与其基础的科研地位极不协调,高校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是导致这种情形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科研成果的管理、专利权的检索、申请等事务;设立知识产权专项基金,改变由项目经费承担专利权申请与维持费用的情形,从而有利于专利的申请、维持、保护及转化;提高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并确定相应的程序保障规则;此外,应当将专利权的申请数量与实施效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与政策保障的内容,不仅体现在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中,而且存在于现行法律体系内的经济法、行政法、贸易法、金融法等部门法律及相应的政策中。其作用与功能主要反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系、决策与评估机制、财政补贴、技术转移机制、技术资金来源、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政府介入措施等方面。为了解决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应充分适用现行法律保障制度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变由于公共科研与企业缺乏有效合作体制和技术转移体系不健全而造成技术地位与科学水平不相称的状况,法国政府部长会议于1999年1月13日通过了“国民教育、研究与技术部”部长阿莱格的《技术创新与研究法》(草案),目前已提交参议院一读讨论。法国政府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科研法》来促进科技界与企业界的交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进程,拟采取的法律措施如下:一、加强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合作1.为研究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创建企业提供便h。允许研究人员参与企业的创建,他们可以毫无风险地以协作者、经营者和领导者的身份进入新企业…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知识产权限制与反限制的历史。知识产权制度同一国的历史背景和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其权利内容全面反映了该国研究开发的状况。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关注技术转移与技术开发,知识产权制度如何在我国现有的经济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发挥作用,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我们这样习惯于从法律或技术层面思考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学研习者,如何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研究知识产权与竞争市场及产业社会的关系,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日本著名知识产权家、技术史家  相似文献   

7.
杨喆  曹津燕  潘柯 《知识产权》2005,15(3):52-54
美国国会2004年6月出台的<合作研究与技术促进法案>(简称"创造法案")加强了美国社会技术合作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促进了其产业化的进程.本文从比较中关两国专利法在鼓励技术交流、促进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技术转移上的立法意图入手,结合对近年来我国专利活动的趋势分析,提出业界应充分利用我国专利制度的先进性,借鉴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经验,大力推动我国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孙玉红 《河北法学》2008,26(6):88-9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及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关键和保障。以技术创新过程中一体化模式下的知识产权特征分析为基础,在知识产权权利内容和知识产权运作标准下,从微观层面详细论述企业的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以及知识产权流失预防与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9.
《电子知识产权》2002,(7):20-2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与制度成为技术创新与贸易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与机遇。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处在重大调整时期,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如何在入世后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掌握、运用好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在内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升级,是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工作对于促进技术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中对发挥专利以及知识产权工作在促进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城市是企业、技术、人才密集地区,也是技术创新基地和专利以及知识产权的主要产生地,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开展城市专利试点工作,既有必要,也有条件,而且有极大的紧迫性,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开展围绕促进技术创新的城市专利试点工作。为指导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导则。  相似文献   

10.
何隽 《知识产权》2010,20(1):37-4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技术创新结合绿色技术的转让和广泛推广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为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努力中,知识产权应当成为催化剂而不是障碍。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考察并分析绿色技术的专利申请和专利许可的实践及发展趋势,论证目前建立一套因应气候变化的特殊专利制度的可行性,进而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一整套平衡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