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蓉 《学习论坛》2004,20(3):44-46
建立破产法律制度首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行的破产制度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破产法的修订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关于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即一般破产主义、商人破产主义和折衷破产主义 ,我国现行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实质上是一种狭义的商人破产主义。破产法的修订应当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改变现行的以主体身份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破产法律的做法 ,制定一部统一的破产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破产和解制度仍然实行双轨制,行政权力搀杂其中,和解分离并不彻底,破产和解程序缺乏监督机制,这就要求实行统一立法,建立法院对和解申请的审查制度,实行和解前置主义,努力完善破产和解程序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对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破产的深刘反思和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方向的理性建杓中,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呈现出了复兴之势。欧美理论界提出了诸多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新构想。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本质上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具有改良主义、折裒主义和空想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村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及破产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潮激烈变动的时期,社会主义及其它各种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新村主义在中国知识界曾经盛极一时,产生了较大的历史影响,但是很快又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放弃,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本文试图就其历史影响及破产原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慎明 《前线》2010,(4):21-23
<正>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疾向全球蔓延,不少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全球经济蒙受重大损失。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原因是金融监管不力,但根本原因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当代形态——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利益概念是利益观念分析的基础。唯利主义和非利主义是现实存在的各种错误利益观念的极端表现和理论抽象,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联系。利益人的正当性可以从人类本性、常识和思想史三个层面同时得到体现。唯利主义和非利主义对利益作用“过”与“不及”的认识,是利益人的正当性被忽视的主要表现。由此得出来的一个现实结论就是,要大力培育出合理的利益人群体。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刮起了一股“淡化主义”、“告别主义”之风,鼓吹什么“不要问姓社与姓资”、“不要管姓公与姓私”;“只要有钱有利,管它什么主义不主义”;“主义不能当饭吃,公有制也不打粮食”;人类走向进步“文明”,“趋同”已不可逆转。一些书刊公然附合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破产论”,以贬低马克思主义为荣,散布种种谬论;或者借口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而贬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或者借口发展而实际照抄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理论观点;在学习、宣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中,也出现了片面性、绝对化、实用主义等倾向,甚至把自己的不正确理解当成邓小平的原意或党的十五大精神。在这样的大是  相似文献   

8.
王晓华 《探索》2000,1(5):40-43
共产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具有丰富的意义空间,在不同的哲学视野中呈现出多元的图景。本文作为呈现共产主义概念多义性的尝试,在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上对共产主义概念进行新的理论考察后认为1、在人与人关系的维度上,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即个体主义社会;2、在人与社会关系的维度上,共产主义是公共主义社会;3、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上,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实现了和解的社会即生态主义社会,因此,共产主义社会是个性主义社会、公共主义社会、生态主义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答询     
关于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问题问答 主持人,我所在的工作了近半生的企业准备破产,前几天正式上报市政府待批。对此我心里很难过,我这个临近退休的人和以前离退休的人今后将如何生活。据说,国家对破产企业的离退休职工的今后生活保障有规  相似文献   

10.
丁兆增 《世纪桥》2008,(4):58-59
破产原因又称为破产界限,它是申请债务人破产的事实根据,是对债务人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和破产预防的法律事实。破产原因是破产程序开始的前提,破产原因的存在与否也是判断破产申请能否成立、法院能否受理申请以及能否作出破产宣告的法定依据。破产原因是破产法律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关系到破产程序的启动标准及启动效力、破产撤销权效力的起算起点、确定董事个人责任产生的时点等诸多破产法中的疑难问题,向来是破产法律中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对司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永坤 《学习论坛》2006,22(7):75-77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法律工具主义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法律工具主义是以主客体两元对立的哲学思想为背景的,是在人的法律属性分裂的基础上建立的,只有清除这种主客两分的法律工具主义,才能使法律工具主义真正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德育。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本质主义德育,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 近年来,社会上议论企业破产倒闭问题的多起来了。一提起破产,人们不禁想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以其财产变卖所得款项,按债额比例归还债权人。企业破产后,工人失业,老板潜逃或“跳楼”,屡见不鲜。资本家为了逃避自身破产或迫使对方破产,用尽各种狡诈手段,暴露了他们尔虞我诈的贪婪、伪善的面目。这些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社会主义企业是否存在破产倒  相似文献   

14.
王舒 《求实》2004,(Z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破产作为竞争的自然现象已为人们所接受 ,它是一种不得已而采用的制度。破产案件的处理结果往往给债权人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 ,给社会信用关系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在这一非常制度下 ,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冲突也十分剧烈 ,因而常有人以破产手段或乘破产之机谋取不当利益或企图达到其他非法目的。近十几年来 ,我国的企业破产是在产权交易市场、社会保障体制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这期间 ,我国的破产案件从无到有 ,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多。尽管实施企业破产制 ,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资…  相似文献   

15.
管理人是破产程序中的一个重要机构(组织)。大陆法系关于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学说有代理说、职务说、破产财团代表说等。英美法系独创性地将信托制度融入破产法中,视管理人为破产财团的受托人。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管理人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也没有规定以哪种学说来确定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因此,要依法完善我国管理人法律地位,必须明确规定管理人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应以破产财团的受托人来确定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1919年,革命先驱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所以谈主义是必要的。100年来,中国革命、建设和  相似文献   

17.
即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经多次修改,终于“破茧而出”。根据规定,在企业破产法公布之前形成的职工工资拖欠,破产人必须优先清偿给职工。破产人无担保财产不足清偿职工工资的,要从有担保的财产中清偿。法律公布后形成的拖欠,破产人优先清偿企业担保权人,职工工资只能通过无担保的财产中清偿。作为国有企业“最后保护伞”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将于2008年底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意味着,今后国企只能依据企业破产法,选择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原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年出台,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部法律无论从适用…  相似文献   

18.
徐桂芬 《党史纵横》2005,(10):62-62
阜新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枯竭,阜新矿区的部分企业实施了国家政策性破产。破产企业的工伤残人员自然成为阜新市矿区社会保障管理中心工作的重点、焦点、热点和难点,这是社会公认的弱势、特殊群体,他们松散,又极易聚众滋事,他们心里不平,又极易得到满足。如何托起这个特殊的大家庭,是我们管理人员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摸清破产企业工伤残人员的现状,我们从思想、生活、方面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一、现状分析原阜新矿务局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矿(以下简称“三矿”)破产以后,留下来的工伤残人员总计1666人。其中:…  相似文献   

19.
1999年9月,六枝局被纳入全国煤矿首批破产企业之一。是年9月4日,有关部门作出了六枝矿务局整体破产的决定。 按照“整体破产、整体变现、政策分离、多渠道安置、优化组合、转换机制、促进发展”的实施方案,各级党委(总支)着力处理好三个主要矛盾,一是稳妥处理人、财、物等物质基础的衔接,保证文书、帐册、印章等物品完善保存,杜绝了隐匿、私分、无偿转让、非正常压  相似文献   

20.
魏传光 《探索》2004,(5):109-112
当代道德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由于本身存在的流弊,无法解决道德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实践思维和“德育叙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