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马克思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写的序言,系统地阐述了东方落后国家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突破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演进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开创了东方落后国家跨越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真理性,证明了中国所走过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学说,思考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曾提出过东方革命理论,即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  相似文献   

3.
百家言     
《求是》2010,(3)
<正>高巍翔: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成功范例,展示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卢静  董一冰 《世纪桥》2014,(10):37-38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对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解释,阐明了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吸收资本主义创造出的一切优秀成果的观点,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导人深刻领会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精髓,赋予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从而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上才能建立。事实上,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几乎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又如何来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对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难题。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通过同俄国革命的联系接触以及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观察了解,提出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艰险的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在保留和利用农村公社、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及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影响和推动下,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  相似文献   

6.
列宁东方理论是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特殊发展规律的理论,它主要包括民族殖民地学说、"迂回"过渡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学说。列宁东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分析和研究列宁东方理论,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就其思路来讲,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逻辑的一致性,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为以后的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探索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在探索东方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方面,新民主主义论的思路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一致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讨论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理论时,有不少学者都承认,东方社会可以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跨越“卡夫丁峡谷”,但生产力是不能跨越的,所以前苏联和中国在完成这种历史的跨越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成果,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当然不无意义。但从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来看,如果坚持生产力不能跨越的观点,又会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百年历史进程向社会主义提出了三大挑战。一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三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从本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给人们的历史启示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因为历史发展中出现的曲折,不因为论敌的攻击而消失。相反的,日益显示其真理的价值和顽强的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虽然还处于低潮,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和发展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世界社会主义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俄国如何进行法治建设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构想:法治完备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严格守法、执法、司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加强法律监督和权力制约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列宁关于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轨迹对于同属东方专制文化传统的中国实现依法治国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