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2.
翻开《人民公安》 2000年第 15期,一篇报道我国几个大城市火车站整治工作的文章跃入眼帘:《去火车站看看》。我神经一紧——可怕的火车站, 16年前的那一幕在我记忆中犹存,使我心中荡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有苦、有涩、有悲、也有喜……   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   1984年, 17岁的我在山东读书,刚放暑假,我便从荷泽匆匆登上了列车,前往郑州转车回贵阳。车上很挤,没有座位,我只好挤在了车厢连接处的一个角落里,不知是晕车还是身体不适,在车上我头晕眼花,迷迷糊糊,经过数小时的颠簸,总算到了郑州。刚出站,…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21)
<正>我来自东北一个小镇的普通家庭。记得刚记事时,爸爸是一家全民所有制水泥厂的采购员。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爸爸每个月都会去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枣庄市,河南省郑州市等地采购原材料,去北京、天津、上海的机会更多,基本走了个遍。那时我最高兴的就是盼着爸爸出差回来,每一次他都会带回来一些好吃的,让我们"饱饱口福"。太贵的东西,爸爸买不起,只是从他的差旅费中省下些伙食费给我们买点家里买不着吃不到的,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大麻花……爸爸都买过,现在想想那可能花去的是爸爸好几天的生活费啊。印象最深刻的是爸爸带回来的一盒蚕豆,之前我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种吃食。我和姐姐一人分到了半盒。  相似文献   

4.
开心乐园     
一误再误青年:“我的信……你有没有交给你姐姐?”孩子:”我姐姐不在家……我交给爸爸了。”青年:“哇!那你爸爸怎么说呢?”孩子:“我爸爸很生气……叫我退还给你。”青年:“那信呢?”孩子:“昨天你不在家……又交给你爸爸了。”我决定去买汽车的那天下着很大的雪,想到这样糟糕的天气里,销售商一定认为不会有顾客上门,我便信心百倍准备大肆杀价。正如我所料,当我进入展厅时,我是惟一的顾客。但销售商一开口,我准备狠狠杀价的希望便立即落空。“小伙子,”他快快活活地说,“你肯定想新车想坏了,这么糟的天气都跑出来买车。”一个盲人在人行横…  相似文献   

5.
我来自农村,父母亲都是农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温州,吹到了我家。1980年我爸妈开了个小店,一个不到15平方米的小店,一个承载着我们全家希望和梦想的小店。因为有了这家小店,姐姐才有机会上中专,我才有机会上大学,妹妹才有机会出国。同样是那片土地,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郊的一个简易电话亭刚开门,早已等候在外的小伙子陈华便一头闯了迸去,他急切地问女店主:“有我姐姐的电话吗?”女店主笑了笑说:“讶啊,一个星期来你天天守在我的电话机旁,有没有你姐姐的电话,你比我更清楚哇。”“对对对,我是急糊涂了。”陈华正说着,电话铃响了,他迅速抓起话筒,马上又失望地递给了女店主。陈华的姐姐名叫陈菊,今年21岁,原在荆州市一家纺织厂上班。今年春节过后她突然辞职,说是在外地找了个金饭碗,月薪2000多元。但是不知为什么,陈菊却一直将外出打工的事瞒着父母…  相似文献   

7.
踏进家门,小院静悄悄,我听不到爸爸亲吻孙子时的笑声,听不到爸爸的打字机的嗒嗒响声。只听到秋风含着悲鸣拂过葡萄藤上的叶子发出的沙沙声。好爸爸走了。他是出诊,还是去内蒙草原?不,这次——一九八八年十月三日,他永远地离开我们去那寂静的再也没有繁重工作的世界安息了。我走进爸爸的房间,案前还摆着他珍藏着的一些照片。我凝望着照片,犹如看到他历尽  相似文献   

8.
我是整个营里最小的学员,今年刚升初一。记得来报名的时候,爸爸去交款,我躲在背后,老师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走过来亲切地对我说:“到了这里要学会独立,坚强些,你一定行的。”我郑重地点了点头,但我真不想爸爸走,留在一群哥哥姐姐里,我该怎么办呀?但事实上事情没我想的那么难,他们  相似文献   

9.
骗术的终结     
一30岁的李炳炎出生在湖北安陆农村,家境贫困,但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除了姐姐和妹妹,他是家里惟一的男孩儿。然而,幸福时光并没有享受多久。7岁时,他父亲因患上了绝症撒手西去。不久,母亲也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不光是生活困难,没有爹妈的孩子还常常受人欺负,李炳炎隔不了几天就要和别人打一架回来。看着挂了彩、衣服也被撕破的弟弟,姐姐常常气得直哭,有时也不免把李炳炎骂一顿。这天,又打了架的李炳炎跑到火车站,扒上一辆拖煤的货车来到了武汉。于是,李炳炎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火车站附近一个常见的乞儿。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7年,这7年里他从没有…  相似文献   

10.
我爸爸是残疾人,他的职业是医生,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集邮,从他中学起,至今已有二十几个春秋了。每当新邮票发行,爸爸总是不辞辛苦地到邮局去排队,几十年如一日。爸爸有5本厚厚的老邮册,那是他多年的心血。其中有一本还是爸爸参加报刊征文比赛获奖得来的。可惜有些发黄。那是1994年的夏天,特大洪水淹了我们城市,爸爸单位也进了水,经爸爸及时抢救才保存下来的,上面留下了黄泥的痕迹。在这老邮册里,有两百多张邮  相似文献   

11.
天下事无奇不有。小偷偷走了钱,几天后,竟又原封不动地寄还回来。5月27日下午,家住武汉市的王某意外收到2500元汇款和一封信,信中说:“我虽是一个人见人恨的小偷,但我也有良知……在你的钱夹里面,我看到了那张医院的催款单,知道你的钱是救命钱,就按你身份证上的地址寄过去。”王某双手摸;着信和汇款单,不知是该感谢还是该痛恨。5月24日,王的女朋友突患急性阑尾炎,被送至江夏区人民医院动手术,可王某手头的钱不够,只好到武昌汉阳门其姐姐家借了2500元钱,匆匆往医院赶,在武昌火车站附近转车时,伸手一摸,钱已不翼而飞,裤兜…  相似文献   

12.
陈祖芬 《北京观察》2000,(11):48-49
香港中环一间人口密度最高的房间台北桃园机场入境口的上方,写着中华民国国籍和外国籍。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我也不是外国藉。那我在哪里入关?我一个个入境口看过去,一概地写着中华民国国籍和外国籍。5年前来台湾,一路都是朋友帮我办的手续,我糊里糊涂没头没脑地跟着去就是了。这次我和梦溪两人行,一切手续自己办,到了台北机场,就“找不到”自己的国籍了。这是傍晚六点来钟。我是早上六点来钟从北京家里去首都机场的。办完出境手续,三个来小时后到香港机场。又要办入境手续。排队不算短,我身后的几个上海人哇哩哇啦地用一种压低了的高音说:想——出境呵,就要有一点——耐心!又说:有这个时间呵——我们差  相似文献   

13.
问:我女儿赵英去年春上嫁到王老头家。王老头的儿子王均和我女儿两人是几年前在宁波打工认识的,过门后不久,小两口就到宁波去打工。才去几个月我女婿王均就打来电话,说我女儿赵英不幸因车祸死亡,王均也受了伤。王老头在县里请了一位律师一道去索赔,还复印了我家的户口本和我老两口的身份证(我妻子已56岁),并让我家老两口  相似文献   

14.
我叫文红梅,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孩子。虽然我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样蹦蹦跳跳去上学,但是,我也上学了,生活得和你们一样幸福。我家住在湖北当阳县的一个乡村里。一九七五年,我八岁的时候,眼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我对爸爸提出来,“我也要去上学!”爸爸摇了摇头。我对妈妈讲,妈妈没吭声。奶奶看看我这个样子,说:“孩子,你走不成路,怎么能上学呢?”  相似文献   

15.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16.
相望之手     
警校毕业的那天,我们几个好朋友相约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饭馆,点酒水时,女同学枚说我们女的喝饮料吧。我说不行!怎么能喝饮料呢,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见了,必须三杯过后你们再喝饮料。该我倒酒时,我察觉到枚的眼角在轻轻地扫着我,于是我从酒杯上抬起眼光来,毫不退让地看着枚,枚的脸一红,低下了头,在座的几位同学们就起哄,就枚没喝酒已经醉了三分。其实我和枚都深深地欣赏着对方,只是我们谁也没有说破……算起来这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对于我来说,仿佛就如昨天。当时枚和我没有分在一座城市,但也说不上远,三四百公里的路程,坐大巴车…  相似文献   

17.
马剑 《中国保安》2004,(24):18-21
夕阳刚刚落下,北京某高校的门口,刚刚上完课的大学生们正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就在学生们像往日一样,路过校门口的路牌时,一个正跪在地上的男孩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不时会有几个学生走上前去看上一看。“我家住在山东省xxx县,我妈去世了,我爸有病下不了地,家里一年只有几百元的收入,我和弟弟都想上学,可是没有钱,求各位好心人帮帮我吧!”男孩用白色的粉笔在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头也不抬地跪在那里,嘴里只是反复着说着四个字“我想上学!”并且伴随着不停的哽咽声。有几个女大学生蹲了下来,看了看男孩写的话,又问了问男孩,家是哪里的,男孩简…  相似文献   

18.
军装情     
有件事,30年了,仍记忆犹新。那年,村里一位军官回乡探亲,前来看望时任大队书记的父亲时,给我送了一顶军帽,当时我把那顶崭新的解放帽戴到头上时,那高兴劲就甭提了。戴了它,不知赢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不料乐极生悲:有一天,我去大姐家走亲戚路过一个知青队时,被几位知青团团围住,头上的解放帽在光天化日之下,硬是被他们抢了去。那年代,谁要有顶解放帽,就显  相似文献   

19.
电话求救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郊的一个简易电话亭刚开门,早已在外等候的陈华便一头伸了进去,急切地问:“老板,有我姐姐的电话吗?”被称为“老板”的女店主笑了笑说:“一个星期了,你天天守在我的电话机旁,陪着我上班下班,有没有你姐姐的电话,你比我更清楚啊。”‘对对对,我是急糊涂了。”陈华正说着,电话铃响了,他迅速地抓起话筒,马上又失望地递给了店主。陈华的姐姐名叫陈菊,今年周岁,原在荆州币一家纺织厂上班。1999年春节过后,她突然辞职不干了,只说是在外地找了个金饭碗,月薪2000多元。不知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某妈,牵女儿走在路上,后面跟了一串儿手持黑塑料夹的男女,一路追着唤:大姐,小姐,姐姐——叫这么甜,是想让她周末带孩子去上一堂免费的网络教育课。孩子妈坚决不停下脚步,抱定信念一直往前走。孩子死拉住妈,拖着哭腔喊:我要去!我要去!场面仿佛当年高玉宝喊:“我要上学。”这个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