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5,(4):29-30
全国人大代表许罗德:要通过上海自贸区建设,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金融的改革创新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是联动关系。要突出"四个加快",即加快发展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加强离岸金融和在岸金融的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金融市场人民币上海价格;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创新;加快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机制和信息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2.
许楠  万坤 《大连干部学刊》2016,(4):55-59,64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世界贸易及投融资领域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成效初步显现。同时,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等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离岸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打造离岸市场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陈策 《政策瞭望》2013,(8):54-54
最近.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国f上海1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包括:(1)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2)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3)上海自贸区也很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方式.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4)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rrPPl谈判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据了解,《方案》最终将可能落实到金融、贸易、航运等五大领域的开放政策,以及管理、税收、法规等五个方面的一揽子创新。在创新的政策领域中.金融领域试点最惹人关注.自贸区的试点内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产品创新等,也涉及一些离岸业务。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在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条件下进行,衍生出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促进资金回流的需求.台湾在经济金融发展遭遇瓶颈的背景下,希望借助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创造利益增长点.本文认为,台湾具有建设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现实基础,相对其他竞争者,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台湾方面如以清算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为定位,以人民币现汇市场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协调为手段,以加强联动监管、维护人民币汇率和离岸市场稳定为目标,或有条件成为继香港之后的第二个人民币离岸市场.  相似文献   

5.
离岸金融     
离岸金融与离岸金融中心 离岸金融是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没有什么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例如,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将总部设在巴哈马群岛,其业务活动却是从欧洲居民或其他非美国居民那里吸收美元资金,再将这些资金投放于欧洲居民或非美国居民中,该公司便在从事离岸金融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岸金融也就是不受当局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在境外。  相似文献   

6.
离岸金融是指有关货币游离于货币发行国之外或货币发行国金融循环系统之外而形成的、主要在非居民之间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邹建华  ;李江涛 《求索》2008,(4):12-14
与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相适应,人民币必将走向国际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将是利用CEPA框架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进而把人民币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价值货币、流通货币、储藏货币,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东亚国家首先以汇率联动机制EAERM(East Asia Exchange Rate Mechanism)货币合作机制向亚洲货币单位(ACU)合作形式过渡中,人民币国际化将以“共同货币篮制货币”中的重要权重货币,在未来亚洲货币一体化合作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化货币。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建设同样面临制度建设与国家金融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全球外商投资的30%都借道离岸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是避税胜地,长期以来欧美国家都听任其存在。即便到了今天,欧美国家对离岸金融中心的讨伐仍然是三心二意,欲说还休,欲进还退,首鼠得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就是一个避税地,为拉丁国家的权贵提供银行秘密账户。美国不仅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而且可以暗中掌握拉美政要和权贵的动向,是一石数乌的好买卖。  相似文献   

9.
10月20日,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发布和自贸区金融政策报告会公布,在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增长的164点指数中,金融创新贡献了88点。这与今年以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推出金融创新成果不无关联。上海自贸区挂牌半年不到,金融创新就已经在利率市场化、支付结算、融资、资金管理、对外直接投资、机构集聚等六个方面初步显现出“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毛一萍 《求索》2013,(9):F0003-F0003,49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作为一国金融全球化和货币国际化的有效手段,在全球经济与金融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离岸金融作为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而在中国迅速崛起、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的过程.从地域范围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应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周边化,其次是亚洲化,最终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本文从建设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与东盟的货币金融合作、与日本的货币金融合作三个方面剖析人民币区域化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2.
地区传真     
正南宁进驻第一家以自贸区命名的银行11月22日,南宁市五象新区进驻第一家以自贸区命名的银行——中国银行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支行。这标志着南宁市推进金融开放门户建设、金融集聚效应初现,是金融集聚发展服务自贸区建设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开端。中国银行广西自贸区南宁片区支行是中国银行为广西自贸区量身打造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从开户、注资、询证、存款到结算、融资、担保、投资、交易等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当天,中国银行南宁分行还与中国银行首尔分行携手成功叙做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进一  相似文献   

13.
刘春霞 《新东方》2011,(4):68-71
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困境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策,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和路径。提出现阶段推动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是扩大境外人民币的投资渠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刊综述 《创造》2013,(9):16-17
1979年"深圳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而今30年已过,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承载着众多责任,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8月22日被批准成立,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 上海作为金融中心优势明显 上海自贸区方案获国家批准,主要原因在于上海金融方面的显著优势,而金融是自贸区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2010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中心,显示中央支持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态度.上海自贸区方案获国家批准,是中央支持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等四大中心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正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对接、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可以分享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改革红利,主动受益"溢出效应";接受自贸区的产业转移,推动全省服务业转型升级;对接自贸区便利通关新模式,提高江苏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借鉴自贸区金融财税改革经验,助推全省金融改革创新;参照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助推我省探索利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自贸区企业的增多以及金融创新力度的加大,区内企业和投资者都将产生投融资需求,这就对区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自贸区的特殊定位,上海自贸区证券场外市场将是一个主要面向国际投资者和区内合格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在自贸区金融改革"先行先试"思路的指导下,要想取得场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势必要突破现有的瓶颈,以开拓融资和股份流转渠道为着眼点,探索建立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的场外市场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7.
离岸公司是近年在国际投资业中颇受青睐的一个重要领域。跨国投资者在离岸地设立离岸公司,凭借当地优惠的税收政策进行国际避税活动,这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离岸公司应该采取利用和限制相结合的态度,达到既利用离岸公司的外资投入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又规制离岸公司避税行为来防范风险的"双赢"局面。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从整合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受控外国企业规则和加强国际合作三方面来规制离岸公司国际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6)
正近年来,江苏积极主动学习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在投资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贸易监管与便利化改革等多领域进行及时对接和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后,江苏应继续复制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形成发展新优势,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中欧小国瑞士,以旖旎风光著称于世,但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等自然美景,还包括其特有的银行保密制度。正因为这项金融制度的存在,瑞士成为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即为各国政要、商业名流、黑帮隐匿离岸资金和不义之财的避风港,吸引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巨额财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美国、欧盟等合力围剿下,这项让瑞士人引以为傲的金融制度也渐渐松动,美丽的“避税天堂”开始褪色。  相似文献   

20.
刘彦华 《小康》2014,(9):24-28
上海自贸区一周岁了。在这一年里,自贸区有了过去我们所不能从事的产业,例如游戏产业,有了更为宽松的资本管制方法,有了联合产权交易所,有了上海黄金交易中心,企业从注册制发展成为认缴注册制,并将向全国推广——在这一年里,自贸区从呱呱坠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正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