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网络空间的主体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海兵  赵勇 《人民论坛》2012,(2):116-117
在网络空间里,传统社会中群体的身份认同被网络空间瓦解,稳定单一的认同也出现了危机。主体身份的电子文本化和流动性,充分反映了人的创造性,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使个体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得以在网络里重新整合。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自我认同不仅是能够实现的,而且是在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论虚拟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运用概念、思维来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 ,就是一个不断虚拟化的过程 ,网络虚拟是这种虚拟化进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虚拟和现实不是虚假和真实的关系 ,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作为人的两种生存空间 ,从来都是并存的。虚拟能超越现实社会对个体身份和角色的限制 ,实现个体的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人格的发展需要虚拟。保持虚拟与现实的适度张力 ,有利于现代人人格的优化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重要发现【1】一些个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被网络亚文化所支配,奉行其独特的语言使用规范和价值观念,反而对现实产生一种消极异化感和疏远感。【2】“网络社交”“专业内容创作”和“二次元”成为网络亚文化人群的聚集地。【3】网络疏离也是一种网络身份认同与现实身份认同的疏离,网络身份认同是现实身份认同的代偿。受访者普遍认为现实中的身份认同更为重要,但是多数的受访者在网络中获得了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网络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互动方式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环境条件 ,它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正面影响 :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网络所创造的虚拟社会给青少年提供了扮演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 ;提高了青少年社会化的自主性。负面影响 :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危害 ;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观实社会的认同危机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过分迷恋 ,会对他们社会化过程中完美人格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中传播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消费成为社会中占主导位置的力量,消费也成为人们构建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青少年期也是个体身份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在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过程中受到消费主义的极大影响。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消费彰显个性、品位,消费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身份认同的路径,然而青少年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加剧了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胡健  杨子 《求索》2014,(1):37-41
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将其行为扩展到网络虚拟世界而创造的数字化身份代表,这无疑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空间对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展,为人的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虚拟主体性与现实主体性相比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在于允许“身体缺场”。这一重要区别引发了虚拟主体性原本不具有的一些特点,即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载者,也是网络语言的缔造者。同时,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汇融合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的虚拟语言不断地成为了重要问题。由于网络地位不断上升,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重要,虚拟主体间性哲学以此为契机应用而生。  相似文献   

7.
国家应尽快构建网络空间虚拟身份管理领导体系;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网络虚拟角色身份认证系统,要从网络空间管理出发,对网络公民的身份和其他虚拟角色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整合资源,建设统一的"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既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又避免因需要使用网络电子身份证的应用服务令网民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数字身份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呈现出身份代码、数字化身和数据画像等多元面向,其在构建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实体身份遮蔽、身份安全危机、身份认同割裂等一系列伦理困境,危害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应将全周期管理模式融入身份监管行动,以“预控”调整身份运行行为,塑造权责相依的身份使用观念和虚实共在的身份发展理念,从而使我们走向数字身份构建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9.
名誉权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现实社会对名誉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比较完备 ,人们的保护意识也比较强。但在网络空间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网络主体特别是虚拟主体是否享有名誉权 ,则颇有争议。笔者认为 ,网络主体同现实主体一样享有名誉权 ,并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发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青少年亚文化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在与主流文化的揶揄抵抗中积蓄力量,试图与青年人建立认同,达成共识。解构网络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我们发现,在网络平台的促进下,青少年亚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存在断裂,试图在逃避中反抗主流文化,呈现虚拟中的真实。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正义取向的文化认同和话语权力的反哺教育是网络青少年亚文化在对抗主流文化的同时与主流文化共存的中国式关照。  相似文献   

11.
网络色情犯罪意识的生成是网络色情犯罪行为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意识的产生是青少年在不合理的人格需求结构基础上,在现实社会环境不良因素诱导下,特别是不良网络环境诱导下,为了满足个人需求,冲破内心道德的防控和在利弊权衡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青少年群体身份认知、群体社会认知与组织认同意识的相互关系发现,青少年组织认同还处于萌芽阶段。培育青少年组织认同意识,可通过构建群体身份培育体系,以发展青少年群体身份认同意识;构建青少年社会化发展培育体系,以发展青少年群体社会认同意识;构建青少年的同伴教育体系,以打牢组织认同意识培养的潜在基础;建立活动化教育策略体系,以丰富青少年组织认同过程体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便携通讯设备的结合,"基友"的称谓已经扩散至男同性恋者群体之外,并被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所泛用。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互动平台,网友对"基友"称呼的泛用,不仅是同性恋群体不断抗争而被逐渐"去污名化"的结果,也是新兴网络亚文化群体获取身份认同的需要。对互联网资料的梳理和访谈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基友"称谓从虚拟社区正逐渐向现实社会扩散,表明传统性别文化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生存时代为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三种历史语境,即自我身份认同关系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评价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实践的数字化语境。自我身份认同形成了独特的"游戏规则",信息构成了自我出场的路径、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及身份认同的机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自我身份认同的生成逻辑体现出了在场与缺场、业缘与网缘、现实与虚拟"二元交融"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主体间的平等是一种虚拟的平等,网络主体间实质存在着网际不对称关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际不对称关系有着内在联系。网际不对称关系弱化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降低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实施成本,从而对品性不良青少年选择网络道德失范形成激励。不同的网际不对称关系诱发不同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从“内教”和“外控”两方面着手,才能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优化网络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空间与现实空间日渐融合,网络社群的影响力超越了网络空间。网络社群不仅是一种虚拟空间的产物,而且在社群互动模式、地理社区的网络社群化、社会组织的去实体化等方面与现实社会产生融合。这种线下融合趋势客观上要求网络社群治理在思维方式与制度层面产生变革,应综合互联网治理和社会治理,构建多元化、协同化、智能化的创新型网络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主体间的平等是一种虚拟的平等,网络主体间实质存在着网际不对称关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际不对称关系有着内在联系。网际不对称关系弱化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降低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实施成本,从而对品性不良青少年选择网络道德失范形成激励。不同的网际不对称关系诱发不同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从“内教”和“外控”两方面着手,才能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优化网络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18.
角色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社区与网络角色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译为赛博空间,是基于电脑及其网络建立起来的人与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W·J·米切尔认为,cyberspace是cybernetics与space的复合,表示受控制的空间。网络空间为虚拟社区的滋生和拓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技术前提和物理条件。以电脑网络为媒介,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与互动构建了一个新的虚拟社区(virtualcommunity)。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英国学者霍华德·莱英古德,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与现实生活中的社区概念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算法推荐媒介和技术的双重属性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带来新机理,造成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愈发复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资本宰制风险增加以及"信息茧房"与"过滤气泡"效应叠加等新问题,使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效度、权威、共识凝聚和整合功能遭遇巨大冲击。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独特的群体特征以及高频的媒介接触使其更容易受到算法推荐的影响,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在批判性审视算法推荐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融通,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维护合理的网络信息秩序以及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社会需要管理,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共识。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设法探求和建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工作机制,成为一种现实的必要。依据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加快建设与强化管理相结合、技术控制与社会管治相结合、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要有效实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必须设法建构四类工作机制,即网络空间管理工作机制、网民群体管理工作机制、网络运营管理工作机制和网络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